清馨企业的环保镜像:供应链的“绿色”选择
2012-08-08 08:4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绿色供应链也被称之为环境意识供应链,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被提出来后,十多年来已深入到大部分企业的发展体系中,绿色成了它们的主动选择。

  但不可否认的是,亦有部分企业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依旧仰赖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尤其是当守法成本大于违法成本时,这些企业便会“铤而走险”。

  因此,为了全面翔实地了解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状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历时数月对一些企业开展了有关供应链的问卷调研,结果较为乐观。

  无论是从物料的获取,还是加工、包装、仓储、流通乃至到产品的报废处理,企业在整个链条中主动选择“绿色”,越发成为其产品有力竞争的筹码。

  供应链被“绿化”

  成立于1995年的富士施乐 (中国)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全国17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其相关负责人称,他们自始至终“以节能环保”为己任。

  该负责人称,“我们建立了包括从产品研发、生产、零部件采购、物流、客户使用、回收及循环再利用的整个供应链的节能减排机制。”比如,该公司每年都会与合作的企业签署协议,确认他们是不是按照富士施乐所要求的程序进行最终的处理,每年双方都会就执行情况进行确认。

  另外,富士施乐会保留一份单据,每次产品的处理都要进行比对,而且这些数据也会输入到公司的数据库中,使信息可以追溯。

  在零售行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家乐福,其供应链管理已经影响到上下游,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内企业的绿色发展。

  据家乐福介绍,目前它们对过度包装进行了控制,公司通过农民直供等措施,减少中间环节,优化了供应链。公司目前与全国500多家农民合作社合作,百万农民直接获益。

  同时,家乐福在采购过程中对非节能产品,比如灯泡、电器、非可回收利用产品、没有环保包装的产品等品类上都有谈判的附加条件。

  而事实上,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加工和生产基地,很多跨国公司将产业链延伸到了发展中国家,供应链的绿色选择,也在深刻影响着成千上万的下游企业。

  不被“外包”的污染

  并非每家跨国公司都有良好的供应链,去年深陷污染漩涡的苹果公司,由于其多家供应商存在的污染问题,最终导致国内环保组织对其长达数月的“发难”。

  最为典型的个案是,为苹果公司提供零部件的苏州联建公司的部分员工,由于使用正己烷代替酒精擦拭手机触摸屏致使中毒,花去了高昂的治疗费用。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供应商发生工人中毒和环境违规,显示苹果公司在供应链环境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苹果公司不再保留自己的工厂,小到一颗螺丝钉,也完全依赖代工厂进行生产。然而,苹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伤害问题,却并没有因为苹果外包生产就消失。”马军说。

  据记者了解,一些企业的品牌管理并未随着产业链的延伸而延伸,部分企业对外声称只对自己一级供应商的环境问题负责,但是对层层外包的其他链条并未纳入管理体系。

  有业内人士称,许多供应商在理念、资金和技术上都比较欠缺,其本身生存条件就不好,更难有投身绿色的能力,这就需要政府、民间组织等机构在内的各界对他们的通力支持。

  亦有环保人士指出,目前解决企业供应链环境问题的最大关键,既不在技术也不在资金,而是缺乏一种公众参与下的监督动力机制。

 
·应对天气变化 新发地市场全力保供 ·春节倒计时 年货备好了吗?多地出...
·供应“接力” 北京保供跑赢 ·保供应稳物价,北京家乐福10种蔬菜...
·蔬果肉蛋供应充足 ·全省各地多部门联手稳供应稳物价 ...
·最大限度保障各类生活必需品供应 ·北京物美连续奋战保供应
·供应过剩 蛋价半月跌1元 ·俄计划明年7月起从远东地区向中国...
京ICP备08003934号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