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视界 > 第10期 北京地铁禁食 > 延伸阅读
删除“地铁禁食”条款体现管理善意

2014-05-22 15:32   来源:京江晚报

  “地铁禁食”条款之所以引起关注,原因不仅仅在于执行难。如果只是执行的问题,想尽办法总是可以解决,或是增加执法的人力,或是加大处罚的力度,总是可以让一个技术层面的执行难,迎刃而解。实在不行,可以采用人海战术、运动战术,一段时间之后,地铁上不敢吃早餐也可以成为一种自觉和风气。

  更重要的原因是,“地铁禁食”条款涉及乘地铁者的苦衷与无奈——在繁忙的都市中,在漫长的上班路上,他们没有时间和心情,享受一个惬意的早餐;尽管他们也想,但他们更习惯的是,在上地铁之前或在地铁上吃早饭,这可以节约时间,可以让自己上班不至于迟到。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现实中,就会认同这是一种生活的无奈。

  当然,在地铁上吃早饭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大的问题是,可能导致造成洒、倒等各种情形,可能产生安全事故。可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小的问题是,可能导致地铁里气味异常,让那些不习惯者感觉不舒服。这时,一个权衡就要作出:是不是为了地铁的气味,就以管理之名剥夺人们在地铁里吃早餐的权利?禁止的结果自然是地铁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后果却是很多人不能在地铁里吃早餐,他们的生活成本或生活压力、生活不便被增加。显然,与现实的生活相比,地铁的气味属于可忍耐的范畴。

  从这个角度看,删除“地铁禁食”条款体现出了明确的管理善意:管理不是管制,管理的边界是权利不受影响;管理也不是外部审美,管理的出发点是被管理者的生活状态得到改善。正是因为这种管理善意,人们看到了在地铁上吃早餐是一种忙碌时代的权利,尽管这种权利的使用可能导致很多问题,但是这种权利不能轻易被管制。如果,一个群体的权利因为另一个群体的意见,或管理者的喜好就随意地被否定,则权利就是一种虚置的权利。而且,任何人的权利都可能得不到保证。

  当然,管理善意也不是回避问题,躲避争论,以息事宁人的态度,放任自流或粉饰太平,而是以更合适的方式和手段,更符合管理对象需求的思路和方法,恰如其分地做好管理工作。以删除“地铁禁食”条款为例,条款删除并不意味着管理的缺失,只是换了另外一种柔性的手段而已——以引导的方式,将其纳入乘客的手册,以宣传的方式,引发、制造舆论的压力。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