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各地实践
江西医改大覆盖 压药价让利患者

2017-09-08 13:59   来源:中国江西网

  9月7日,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从江西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到9月底,我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省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总数达到345所,其中城市公立医院121所,县级公立医院224所。这标志着我省公立医院将告别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以药补医”政策。

  【改革】

  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我省把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

  到2017年9月底,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新机制。为确保改革落地见效,对前四批试点城市有五个明确的量化指标,到2017年底,医疗费用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下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实行按病种收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这些指标直接或间接反映群众受益程度及公立医院改革后运行情况。

  到2020年,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将实现全覆盖

  2009年,我省选择4所公立医院,在全国率先探索取消药品加成试点。2012-2015年,我省分三批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覆盖全省80个县(市)的216所县级公立医院。2014-2016年我省先后有7个设区市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政府(含政府组成部门)和事业单位举办的公立医院、国有独资企业所属医院以及驻赣军队医院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已经改制或被社会资本托管的公立医院、已参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公立医院,暂不纳入公立医院综合范围。

  9月1日零时,赣州、抚州市已启动以取消药品加成为标志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9月9日零时,南昌市(包括省直医院在内)和吉安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也将全面推开,标志着我省公立医院将告别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以药补医”政策。

  据悉,此次南昌市28所公立医院参与改革,其中省直医院17所,市直医院9所,区级医院2所。全省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总数达到345所,其中城市公立医院121所,县级公立医院224所。

  【解读】

  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逐利机制

  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中央顶层设计,取消药品加成后,我省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据介绍,我省公立医院改革中建立财政兜底保障机制,省直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9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予以补偿,10%由省财政给予补偿。对产生政策性亏损的单体医疗机构,按照取消药品加成金额的5%为上限安排补助经费,政策性亏损低于5%的据实补助,对补助后仍有缺口的全额补助事业单位,由省财政予以足额补助。此外,我省还将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建立公益性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立”的本来定位,让公立医院真正姓“公”(改革核心内容见图表)。

  改革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一取消、三挤压、三调整、一增加”

  “一取消”:即取消药品加成,全面破除医院“以药补医”机制。

  “三挤压”:即挤压药品和耗材虚高价格、规范医疗服务。坚持以省为单位开展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实行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公开透明、分类采购,降低采购价格,并对高值医用耗材进行集中招标采购,挤压流通环节水分。通过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腾出的空间,主要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增部分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同时,按照“保基本”原则,调增的门诊诊查费以普通门诊新增价格额度为报销定额,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报销。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挤压过度医疗水分。

  “三调整”:上调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下调部分大型设备项目价格,下调部分检查检验项目价格。

  “一增加”:即加大财政投入。省财政对省直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部分按10%比例予以补助。比如,江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度售出药品进价总额(除中药饮片外)为47526万元,改革后医院药品将实行平价进、平价出,按20%加成率计算加成收入为9505万元,其中的90%即8554.5万元,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予以补偿;加成收入的10%即950.5万元,由省财政专项补助。

  我省对15种大病实施集中救治

  ●15种重大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1型糖尿病、甲亢、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及地中海贫血,实施集中救治

  ●实行按病种付费总额控制、定点医院救治、先诊疗后付费服务、“一站式”结算等措施

  ●在三级定点医院治疗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70%,民政救助20%

  ●贫困患者个人仅需负担2%-3%的医疗费用

  【分析】

  群众就医总体负担不会增加

  此次我省选择了价格矛盾比较突出、改革呼声较高、普遍适用性较强、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价格调整,所有调整的医疗服务项目均在医保目录范围内,并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例如,调价前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诊察费3元/次,加上原挂号费、初诊建档费以及病历本费,由群众自付5元。此次调整为16元/次,鉴于门诊是看病就医的第一站,也是群众感受改革成效最直观的窗口,增加的13元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报销,参保群众仍然只需要付3元,较改革前少付2元。

  省医改办相关人士表示,经反复模拟测算,此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群众就医总体负担不会增加,原因是:首先,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患者不用支付药品加成费用;取消加成后财政给予了一定比例补助,药品招标采购腾出的空间只用了部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两个渠道腾出的空间没有完全平移;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压低了药品价格,让利了人民群众。

  贵还是更便宜?不同患者感受不一

  由于此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的原则,经大数据平均分析和对特定人群测算,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后,患者看病就医总体负担不会增加,患者门诊次均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均有所下降,但不同患者感受不一,以药物治疗为主,涉及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检验化验较多的患者,医疗费用有所下降;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的住院手术患者、儿科患者、康复患者,医疗费用有所增加。

  比如,以市民李大爷患有2型糖尿病伴慢性并发症的患者为例,他1年治疗用药费用约为6000元,按20%计算加成率,取消药品加成后药费约为5000元,1年能节省1000元;以接受治疗和手术为主的患者费用可能有所增加,两者兼有的患者看病总费用变化不大。

  省城一三甲医院管理者说,随着我省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最终从根本上、长远上、制度上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举措】

  调整1279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此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遵循“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基本原则和“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基本路径。省直医院共调整了1279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其中综合医疗服务类58项、医技诊疗类119项(下调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检验项目111项)、临床诊疗类1032项、中医类70项,升的是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降的是以物耗为主的大型设备检查、检验项目价格。同时,运用增补特异性调价项目、放开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及时受理审核创新类医疗服务项目定价等政策工具,避免政策性亏损。

  年底前至少100个病种按病种收费

  为实现人人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障,我省将重点推进四个方面改革:健全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今年我省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20元提高到450元;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针对不同医疗服务特点,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对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

  另外,2017年起,我省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年底按病种收费的病种数不少于100个。到2020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及医疗服务,按项目收费占比明显下降。

  在全国率先创新医务人员岗位设置管理

  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和执行者,调动其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事关医改成效甚至成败。

  过去各地按照医院编制数而不是岗位数核定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导致部分医务人员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长期聘用不了,严重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省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在全国率先创新岗位设置管理,以服务人口合理确定县级公立医院的床位数,按实际开放床位数、病床使用率等综合因素确定县级公立医院岗位总量,彻底解决了医务人员职称晋升问题,打通聘用人员职业上升通道。

  实现大病基本不出县 常见病就地就近就医

  医疗事业发展离不开医疗人才的培养,到2020年,我省将培养聚集100名医学领军人才,选拔培养200名优秀学科带头人、5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卫生人才,保障重大疑难病症基本不出省。

  另一方面,实施“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4亿元,着力提升县级尤其是贫困县医疗服务能力。用三年时间选送1200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到北上广等地64所全国知名医院进修,邀请江西籍知名医学专家返乡帮扶建设600个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或临床薄弱专科,逐步建成覆盖省、市、县、乡的四级远程医疗体系,实现大病基本不出县、常见病就地就近就医。

  【利好】

  我省基本医保今年实现全国联网结算

  医保结算难是长期以来困扰跨省就医患者的一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省就促进异地就医结算出台相关政策,也加快各地市政策落地速度。

  据悉,我省要加快建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机制,年底前实现我省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满足群众合理的异地就医需求,方便群众看病结算,减轻就医者的奔波之苦和资金垫付压力。

  贫弱人群优先受益改革

  全省2016年因病致贫家庭总户数由2015年的29万户减少到18.2万户,减少10.8万户,减幅37%,占全省脱贫户数的44.7%。

  目前,我省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医疗保障线”,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下;从2009年开始,我省先后组织开展10种大病免费救治,累计免费救治大病患者81.6万例,免费救治病种数量和患者数量都是全国最多的省份。此外,对全省贫困家庭10种大病继续实施免费救治,按每人每年不低于90元标准,为全省346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保险。

  【成效】

  加大财政投入群众就医负担减轻

  与改革前相比,我省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三降两升”的改革成效。

  “三降”:即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增幅由19.5%降至10.65%;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药占比由46.82%降至38.67%;群众就医负担逐步减轻,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32.47%降至28.54%。

  “两升”:即政府投入不断加大,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由8.1%提高至12.06%;医务人员收入水平逐年增长,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由27.15%提高至33.01%。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