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打造中西部地区低碳奇葩
2010-11-19 08:35
来源: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我国方兴未艾。作为水电之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定位于世界水电旅游之都、身处三峡的宜昌,要积极抓住低碳经济这一战略性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在特色水电能源、产业结构、森林碳汇、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低碳经济基础和比较优势,在“十二五”走出一条宜昌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争创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发挥在中西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领导和示范作用。

  争创具有宜昌特色的低碳经济示范区

  1、着力低碳科技创新和应用

  依托市高新区、市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平台,逐步形成官产学研资于一体的低碳技术创新及应用机制。在化工、建材等重化工领域,通过试点和示范引导、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广电机系统节能技术、炉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等;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大力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成套产品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垃圾发电、沼气发电、高能锂电池技术及其应用推广;在社会生活领域,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绿色照明技术。“十二五”期间,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外部智力,重点攻关森林碳汇、湿地、水生态等项目相关技术。

  2、加强森林碳汇能力建设

  宜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林业的多层次立体布局和全方位发展。要加强对现有碳汇资源的保护、监测计量。通过积极申请绿色碳基金、试验林业碳汇项目等发展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等林业碳汇项目,进一步扩大全市森林碳汇总量。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活木蓄积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工绿地面积达到8.4平方米以上。

  3、完善以水电、太阳能为主导的多元清洁能源体系

  宜昌能源结构中90%以上来自水电,它构成了宜昌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核心优势。要进一步拓展太阳能、沼气发电、垃圾发电、高能锂电等清洁能源形式,特别是要依托现有的猇亭太阳能光伏产业基础,发展太阳电池及组件等太阳能产品、太阳能应用系统产业群,发展太阳能半导体城市照明与景观亮化系统,努力扩大太阳能光伏产品的本地化应用规模。

  4、壮大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目前,宜昌三次产业结构为12.1:55.1:32.8。要消除宜昌的重化工企业比重较大、煤耗高对低碳发展产生的压力,一方面要通过调整重化工企业的能源供应结构、升级改造现有的燃煤锅炉、动力设备及生产工艺,促进高碳产业低碳化;另一方面要开拓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继续大力发展柑橘、茶业、木本油料等绿色产业,延长绿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利用现有的能源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复合消费型、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大旅游”思路转型升级旅游业,振兴宜昌文化产业;培育壮大低碳性、生活性服务业。

  5、强化低碳消费模式

  首先在区域规划上,要充分融入低碳发展理念:城市布局力求紧凑混合型布局,以最大限度节约空间资源、减少居民外出的“碳足迹”;道路交通建设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设计;城市绿地建设强化扩大多样化生态体系;二是市政建设方面,努力提高城镇集中供热覆盖面;加快淘汰现有高耗能的路灯及景观灯;通过推进运力结构调整推进交通节能,推进环保公交和出租车投入到公共交通系统之中;加快城市充电设施布局,以提高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完善城市建筑节能标准的法律法规建设,大力推广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普及应用。三是公共行政机构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促进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自觉主动地向低碳模式转变。

  齐心协力加快建设低碳宜昌

  “低碳经济”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公众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重在求真务实,贵在自觉行动,离不开宣传发动、行政推动、科技驱动、市场拉动、重点促动的多方合力。

  政府及其新闻媒体要自觉践行、宣传低碳行为方式,引导公众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协作及与其他低碳试点、示范城市的合作交流,科学制定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城乡规划、产业专项规划及政策;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要依托有科技支撑的重点项目,多方融资、内外结合、重点突破;低碳配套政策要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低碳经济领域流动;做好重点项目招商和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推广、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重点低碳项目,有步骤地培育和申报一批低碳企业、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园区,积累试点经验,促进宜昌低碳的科学、有序、快速发展。

 
·宜昌市深化医改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 ·湖北宜昌: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宜居之城
·宜昌两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每天可处... ·“十二五”宜昌节能建筑年增130万平米
·宜昌市将建大型能源电池生产基地 ·宜昌:可再生能源项目补助标准出炉
·宜昌带叶蔬菜小涨 ·湖北宜昌发布妇幼健康服务地图
·湖北宜昌推进长江岸线腾退复绿 ·丰台区:200吨宜昌蜜橘进京热销
京ICP备08003934号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