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北京火箭大街主体封顶: 3 月 17 日消息,亦庄新城的北京火箭大街项目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即将进入幕墙安装和内部装修阶段。该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工,2026 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 14.6 万平方米,地上约 11.5 万平方米,涵盖科技互动展厅、标准厂房等功能区。目前 5 栋钢混结构厂房已封顶,科技互动展厅预计 4 月底主体完工,下半年开放。三栋总部研发中心将吸引商业航天企业入驻,首层层高 7.9 米,每平承重 1.5 - 3 吨,已有十余家企业签意向书,未来预计百余家企业入驻。
东四环路大修及环境提升工程开工: 3 月 16 日起,东四环路(四元桥南 - 十八里店桥西)大修及环境提升工程全面开工。四环路建成超 20 年,存在结构强度不足、交通效率低等问题。此次工程采用一体化融合设计,多部门协同,减少施工次数。计划年内完工,夜间施工,日间恢复交通,完工后道路桥梁状况指数达最优 A 级,通行效率提升 15% - 20%。
京唐城际铁路北京段进入轨道精调阶段: 3 月 17 日,中铁十四局承建的京唐城际铁路北京段进入轨道精调阶段,误差需控制在 0.5 毫米内,每公里采集近 3 万个数据。京唐城际唐山站至燕郊段已通车,2.4 公里长的北京段通车后,旅客可从北京城市副中心直达唐山,提升京津冀城际通道运输水平。?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土建工程完成50%: 近日,北京轨道交通 22 号线河北段 “笃行号” 盾构机刀盘出洞,第三个双线盾构区间贯通,河北段土建工程完成 50%。22 号线是首条京冀跨省域轨道交通线路,全长约 81.2 公里,河北段长约 30 公里。目前河北段 3 座车站站房完成主体结构建设,3 个盾构区间双线贯通。
西郊线上线重联列车并开启 “出站免检”: 随着气温回升,为满足市民和游客踏青赏花出行需求,西郊线上线重联列车并开启 “出站免检” 便捷措施,受到广泛赞誉。
【产业发展】
氢能产业: 3 月 17 日,北京市科协与房山区政府主办的 “第四届科协智库区域行暨京津冀氢能产业与安全发展研讨会” 在房山举办。活动通过主旨报告、标准发布等,聚焦氢能产业链协同与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张来斌发表相关主旨报告,现场发布 6 项团体标准。目前,房山区正着力构建氢能全产业链,欲打造国内领先产业基地与应用示范区。
宠物经济产业: 3 月 20 日,北京(平谷)宠物经济产业园集中开工。自 2 月 24 日揭牌后,平谷区加速项目落地,已吸引 6 个全产业链项目,其中 5 个开工,总投资超 1.5 亿元。
医药健康产业: 3 月 20 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透露,2024 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 1.06 万亿元,同比增 8.7%,成全国首个破万亿城市。2025 年前两月,7 款创新药械产品获批上市,数量全国第一。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 3 月 21 日消息,据 “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透露,爆火的 Monica 在京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2024 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超 2.2 万亿元,同比增 7.7%,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 10.1%。
脑血管病药械研发领域: 3 月 21 日,由北京市科委和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脑血管病药械研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挂牌启动。该实验室依托北京天坛医院,联合顶尖科研机构与高科技企业,针对脑血管病药物研发前沿及 “未来医疗” 开展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