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资源环境

天津市废物回收模式加速创新 多种方式让“变废为宝”更高效

2025-11-19 08:38 来源:天津日报

  “箱门打开,请投放……”在和平区锦中大厦楼下,一台黄色的智能回收箱正发出清晰提示,这台刚投入使用一个月的智能有偿回收箱,已成为居民口中的“环保好帮手”。与此同时,在东丽区云栖路与东六道交口处,运行两个多月的中国资环社区回收驿站也因便捷高效深受周边住户欢迎。记者近日走访发现,我市正通过智能设备、社区驿站和线上回收等多种模式,构建起更便捷的废物回收网络,让闲置废物“变废为宝”的路径更加多元,也让居民参与环保的成本更低、方式更多。

  【 社区智能回收箱下楼即可投 】

  “小区新添的这个智能有偿回收箱,真是太方便了。”锦中大厦的孙奶奶笑着说。这台回收箱能收纸箱、书籍、塑料瓶、金属制品、旧衣服,只要按照要求把废品放进去,就能有偿回收。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居民拿出手机,“扫码、开箱、投入、关箱、到账”,不到一分钟便完成回收并获得收益。“‘双11’拆快递留下的纸箱堆成了小山,以前得攒够一大摞才叫师傅上门,收益还没那么高。”居民苏女士说,现在可以随时投放废物,不用再费心囤积。更让她惊喜的是,6岁的小孙子受学校环保教育影响,比她还积极,主动将家中废物分类整理投放,在培养环保意识的同时,还能用积攒下的收益购买文具,这也让孩子充满了成就感。

  “以前有的居民会将废物堆在楼道,既影响通行,又有安全隐患。”和平区兆丰路社区党委书记赵旭表示,智能回收箱让居民“随有随投”,有效解决了废物囤积问题,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助力。

  据智能回收箱运营企业天津地区负责人储百琐介绍,截至今年9月,我市已累计铺设智能回收箱2000多台,累计回收7.1万吨,累计减碳12万吨。

  【 社区型回收驿站更“能装” 】

  在东丽区云栖路与东六道交口,一座红色的厢式驿站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中国资环在我市投放的首批社区型回收驿站,投用两个多月来已“圈粉”上千户居民。“驿站辐射周边五六个大型社区。9月试运行以来,日均接单量达300单,日均回收总重量600公斤—700公斤。”驿站负责人刘先生说。

  在这里,居民只需将废物放在电子蓝牙秤上,打开回收小程序,工作人员通过线上平台登记,就可完成交易,实现“随访随走”。交易完成后,收益实时同步至手机,让低碳行为融入日常生活。除了附近的居民,周边商户以及废品回收行业人员也是驿站的常客。

  “废旧物品每天会由移动回收车统一运送至绿色分拣中心,进行后端的分类处理与再生利用。”项目负责人董永学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点—站—场”的三级回收体系,形成完整的回收链条,推动资源回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运营,助力改善行业“小、散、乱”的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回收功能,该驿站还提供诸多便民服务功能,配备了饮用水、休息座椅、棋牌、爱心雨伞、打气筒等便民用品,为附近居民、新业态从业者提供小憩场所。

  【 互联网回收 受年轻人青睐 】

  除了线下回收站点,移动端线上入口回收也愈发普及。如今,市民打开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就能下单预约,专业人员上门取件,这种模式填补了传统回收模式的找渠道难的空白,成为许多年轻人和上班族的首选。

  记者近日实测发现,在微信小程序、支付宝中搜索“环保回收”关键词,各类回收服务即刻呈现。大件家电、大件家具等不易搬运的物品均可回收,用户选择回收品类、上传物品照片,系统会快速初步估价,确认订单后,最快30分钟即可预约回收人员上门,当面核对结算。这种“互联网+”式的便捷回收模式,不仅整合了分散的回收资源,更让低碳环保融入指尖操作。

京ICP备0800393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625号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