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发布
国务院:5月起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

2018-04-13 07:29   来源:新浪综合

  3月2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要较大幅度地降低进口税率,对抗癌药品力争降到零税率。仅仅23天后,抗癌药进口零关税政策便迅速出台。

  据央视报道,李克强4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决定从5月1日起,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顺应民生期盼使患者更多受益;部署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农村孩子提供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明显降低急需抗癌药价格

  会议指出,从5月1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

  这对于长期使用进口抗癌药的患者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不过,微芯生物总裁兼首席科学官鲁先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进口药的关税一般为4% ~6%,零关税政策对患者会有帮助,但影响药价的因素有很多。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的进口药可通过招标、流通、谈判采购等流程进入各省医院或零售药店,具体品种能否及时纳入医保、流通环节能否简化,都直接影响着进口“救命药”最终到达患者手中的价格。

  对此,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将研究综合措施,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将进口创新药特别是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等方式,并研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多措并举消除流通环节各种不合理加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急需抗癌药的价格有明显降低。

  会议同时指出,加快创新药进口上市。将临床试验申请由批准制改为到期默认制,对进口化学药改为凭企业检验结果通关,不再逐批强制检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化学药设置最高6年的数据保护期,保护期内不批准同品种上市。对在中国与境外同步申请上市的创新药给予最长5年的专利保护期限补偿。强化质量监管,加强进口药品境外生产现场检查,严打制假售假。

  对此,鲁先平表示,通关方式的转变可以明显加速进口抗癌药的审批过程,总的来讲一定是对患者很好的事情。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执行总裁康韦对记者表示,国务院这些举措毫无疑问将进一步降低中国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措施。

  对于抗癌药进口实现零关税对国内抗癌药市场格局的影响,鲁先平认为,因为效果比较好的进口抗癌药,多多少少已进入医保范围,或者外企已经采取慈善措施,因此新政策对行业格局的冲击应该会相对有限。未来国外出现的创新药,进入中国的流程有望明显提速,这对患者是非常好的事情。

  进一步缓解看病就医难

  除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外,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让患者少跑腿、更便利,使更多群众能分享优质医疗资源。

  会议确定,一是加快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允许医疗机构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二是推进远程医疗覆盖全国所有医联体和县级医院,推动东部优质医疗资源对接中西部需求。支持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城乡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专线保障远程医疗需要。三是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与药品零售信息共享。推行医保智能审核和“一站式”结算。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加快信息互通共享,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和信息安全防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分级诊疗、远程医疗以及医联体的建设正在我国逐步推进,部分地区和企业也在通过三者结合的方式,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同时为基层医生提供医疗实用技能的培训,提升患者的就医质量。从政策层面看,早在2016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确定了发展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措施,并提出通过“互联网+医疗”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有分析认为,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对于提高健康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扩大健康医疗资源的供给,增加居民对健康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具有重要作用,也必将带来健康医疗服务模式的重大变化。如今,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措施,将进一步缓解患者看病就医难题。对从业企业而言,如何吸引更多的医院及医联体加入平台建设,如何打通医院的数据关卡,确定盈利模式及应用场景,仍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