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解读·评论
着力提升质量打造“专利强国”

2016-11-25 08:39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中国在由“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进军的过程中,必须将提升专利质量放到优先的地位,尽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受理专利申请达到了110多万项,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并且成为首个全年申请数量超过一百万件的国家,总量甚至比美国和日本加起来还多。毫无疑问,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从过去大多只能依靠模仿、追随的国家一跃成为专利技术的申请大国,也为尽快实现从“创新型大国”向“创新型强国”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专利申请量的快速增长,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推动转向创新驱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1年,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39%,到2015年,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55.1%,国家创新能力在世界的排名迅速提升至前20名。在创新成果的支撑下,中国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孕育并迅速发展。据统计,2015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8%,技术出口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的增长点。

  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专利申请量的快速增长相比,我国的专利质量提高却显得相对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部分的专利申请发生在国内,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相对偏少。2015年,在我国收到的110多万项专利申请中,只有42000余项是国际专利,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比重不到4%。另一方面,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高的专利少,在关键产业和核心领域的专利占有率低。目前,我国发明专利在专利申请总量中的占比偏低,大多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上。在光学、发动机、运输、半导体、基础通信程序、音像技术、医学技术等7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与国外差距明显,特别是在光学和发动机领域,国外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国内的1.6倍和1.5倍。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专利申请获得专利授权的数量不高,而专利技术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更低,这也是我国专利效率低下的最重要表现。目前,我国专利技术的市场转化率平均不到5%,花了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出来的专利技术最后只能“束之高阁”,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因此,中国在由“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进军的过程中,必须将提升专利质量放到优先的地位,尽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首先,进一步加大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科技进步法规政策的执行力度,认真抓好科技创新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尽可能实行全方位的“普惠制”。其次,重视以金融创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天使投资、信贷贴息、贷款担保和风险补偿,让真正好的科研成果有其施展身手的机会。最后,尽快建立跨区域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使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市场化运作获得它们所需的创新成果或知识产权。惟其如此,才能快速促进我国目前存在的“闲置专利”、“公职专利”等知识产权资源更好地向市场转化。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邓浩)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