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解读·评论
北京大力建设通州 市政府要搬这是否是真事儿

2015-06-17 07:39   来源:一财网

  从北京地铁6号线最东端终点站“潞城站”出来,黑车司机、卖房中介便拥了过来。抬眼望去,在地铁站台两边,绵延着数十米密密麻麻的私家车。
  当地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些私家车主每天开车到这里,然后乘6号线进城上班。
 这里是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东小营村,地处北京市域东端,离东三环地铁车程一小时;再往东,就是北京最著名的“睡城”——超过60万常住人口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
  眼下,流传了十余年的“北京市政府东迁通州”正大规模发酵,尚无权威部门证实这一消息。通州这个离北京最近的郊区,又站到了喧嚣的中心。
  多村拆迁进行时
  “传言说北京市政府将搬至通州,从我高中到今天,已经整整十年了。”一位通州区潞城镇东小营村村民告诉本报记者。
  最新的流传版本是“北京市政府搬迁通州步入倒计时”。潞城镇一带是传言中北京市政府的迁入地。
  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处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网络传言不可信,以权威部门正式发布为准。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东小营村服务中心玻璃门上看到的一则通知称,为确保潞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中“转非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开展对本村农业户籍人口的信息采集工作。落款时间是6月9日,要求完成期限是6月15日。
  6月16日,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这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同样的农业户口信息采集中心工作,也在潞城镇古城村进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古城村村委会的一街之隔看到,为拆迁小组进驻准备的临时住宅正在建设中,主体已基本完成。
  此外,本报记者获悉的一份文件显示,古城村已经在2015年5月29日暂停了一系列事项的办理,包括“新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审批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办理入户和分户”,“改变房屋、土地用途”等。暂停期间持续到2016年5月28日。
  东小营村村委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这次拆迁涉及潞城镇17个村。
  此前有消息称,包括东小营村在内的17个自然村已暂停新建房屋、办理入户等业务。
  前述东小营村工作人员表示,数次“北京市政府搬家”传闻中,这是第一次进行信息采集。
  而一旦此次搬迁消息为真,在此居住的外来打工者可能将另觅他处。
  多年来,依傍与北京相邻的区位优势和低廉租金,潞城镇的这些村落,吸收了大量从北京外溢的中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
  村落各处可见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着“房屋出租”的广告。当地人称,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了“公寓”出租给来京务工者,大的公寓有上百个房间,月租金几百元不等。
  一位来自东北的租户已经在古城村住了20年,经历了古城村前后多次拆迁。他说,这次村子拆了就搬走,再找别地住去。
  在农民工打算搬离的同时,市场开始传言通州房价即将上涨。
  不过,《第一财经日报》记者16日走访发现,通州新楼盘价格并未出现传闻中的普遍上扬,有些受访楼盘在酝酿新的营销政策,多数则保持原有优惠。中原地产等代理机构的数据显示,近期通州商品房成交价格仅环比上涨1.6%。
  关于“搬家”的内部争论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通州为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也是北京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
  目前,通州区的相关配套正在推进过程中。
  比如教育资源方面,中国人民大学东校区落户通州区潞城镇,主要发展人文社会学科,配套的人大附中、附小、幼儿园等也将随之迁入;此外,北京电影学院也将整体搬至通州。
  今年4月,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通州调研时表示,通州是城市副中心,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桥头堡位置,要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有更大作为。
  他强调,重点要深入研究通州在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中的地位和作用,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要坚决清理掉一般性产业特别是带有污染的产业,同时吸纳、发展“高精尖”产业,实现“吐故纳新”。
  通州的发展规划远景值得期待,只不过,尚无权威信息证实北京市政府是否将迁入通州。
  在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领导曾表示,北京城市总规划正在修改,但目前没有计划要将市政府等政治功能搬往通州。
  部分资源的外迁能否缓解北京“大城市病”?这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方塘智库区域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五明认为,从中长期维度来看,北京部分功能迁移能带来多个层面的利好,一是直接带动迁入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的供应能力;从更长远来看,更多的人口有了更大的消费空间和人力资源,也就有了更广的产业空间,也就能吸引更多的业态。
  但对于“大城市病”能否彻底缓解,张五明存疑。他认为,造成北京内城拥堵的要素中,北京市行政人口只是少部分,更多的是直接涉及“首都功能”的人口和央企人员。
  况且一旦搬迁,出于对学区、医疗和城市环境的考虑,北京市行政人员有多少人愿意过“候鸟生活”是个未知数。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北京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就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抱怨,“现在还没有下发最终搬家的通知,但是我们内部已经争论很久了。真的搬过去,医院、学校、商场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荒地。”
  不过,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北京方迪智库首席专家赵弘向本报记者表示,通过行政资源的搬迁带动更多资源向副中心集聚已有很多成功先例。比如日本东京为了解决“城市病”,建立了新宿、涩谷和池袋三个城市副中心。其中,东京市政府迁至了新宿。现在看来,东京市政府的搬迁对于完善新宿的配套服务、增强新宿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成效巨大;而且行政资源的迁移具有很强的信号作用,表明政府疏解中心城市功能的决心。
  赵弘强调,要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需要“组合拳”,有建设也有限制,产生治理城市病的“合力”。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