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规划 > 区县规划
北京西城区腾退47项直管公房文物

2016-12-20 02:42   来源:

  “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将投入过百亿,力争完成47项直管公房的文物腾退。19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西城区两会获悉,西城区启动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文物腾退保护计划,包括浏阳会馆、云南会馆、梁诗正旧居等多处文物,总建筑面积达到53800平方米。

  浏阳会馆明年启动腾退

  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介绍,该区现有363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作为“大杂院”用于居民居住、处于不合理使用状态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可移动文物共有165处,除了私人产权和中央单位、部队、区属单位和其他社会单位所有的文物外,有47处都是西城区的区属直管公房。“西城的文物主要集中在大栅栏地区、什刹海地区、阜景街沿线,以及菜市口以南地区,建筑以清代为主,这47项直管公房的文物现在都被居民当作大杂院居住,急需修缮保护。”

  这47项直管公房将在“十三五”期间启动腾退,是西城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文物腾退保护计划,力争在2020年完成,建筑面积达到53800平方米,整体投入过百亿,明年将启动浏阳会馆、谭鑫培故居等14处。这些直管公房文物都采用“文物腾退”的方式,由文物部门出具公告,依据公告和租户解除租赁合同,并予以补偿。

  “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居民配合意愿度高,沈家本故居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46户居民就全部完成了腾退,比征收腾退的时间要短很多,程序也相对简化。”除此之外,西城区还将协同、推动一批社会单位管理、处于不合理使用状态的不可移动文物腾退保护,并将按照必须以有利于文物保护为前提,以服务公众为目的,以彰显文物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的原则,加强腾退后的文物管理使用。“实现腾退出来的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传播的最大化,让文物‘活’起来。”孙劲松表示。

  煤市街以东打造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

  西城规划分局局长倪锋介绍,今年将继续统筹推进大栅栏、白塔寺、什刹海、宣西北、天桥北、大剧院西、珠粮街区等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和功能疏解,积极探索渐进式旧城街区保护新模式。对于“新三片”珠粮街区的改造,大栅栏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末,煤市街以东将打造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

  具体而言,珠粮街区的改造共涉及八至九条胡同,包括整体风貌、胡同机理的梳理、产业布局的调整、人口的疏解、人口的调整等多个方面,700多名居民将采取自愿式疏解的方式,在“十三五”末有望腾退30%至40%,并利用腾退空间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这一片区的改造,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保护、提升的模式。”而在这一区域的改造范围内,还包含了8个直管公房文物腾退项目,包括钱市胡同、聚顺和栈南货老店旧址等,涉及居民183户左右,均已列入“十三五”期间47项直管公房文物的腾退计划,也将采取文物腾退的方式。

  地安门百货改造明年完工

  地安门百货在地安门外大街中段西侧,北侧与烟袋斜街相邻,西侧为前海东沿,南侧则与火德真君庙相邻。在上世纪50年代,“地百”开始营业,逐步成为北京市的知名百货商场,经营日用百货、针织纺品、服装鞋帽等,还配有超市、休闲酒吧和电子游艺厅,为了保护京城的中轴线景观,地安门百货商场的降层施工已持续有两年时间。

  昨天,什刹海阜景街建设指挥部介绍,目前已经完成地安门百货的所有低端业态的疏解,现已对“地百”商场沿街立面进行局部“削层、退台”的改造,突出传统建筑元素,较好地恢复历史街区的沿街风貌,完成整体改造,将提升什刹海地区周边景观。目前项目仍在进行之中,预计明年可以完工。改造后的“地百”,将引入文创企业、科技企业、文创书店等,在地百四层还将引入文化交流中心,重现什刹海地区昔日文化及商贸产业的繁华。改建后的“地百”,地下停车场也将扩容,将有百余个停车位,未来还考虑为周边居民提供错时停车。

  此外,位于西城区德胜门桥西南角的德胜门对景工程建筑项目也将在2017年底与市民见面。德胜门对景与德胜门城楼相对应,古建筑将按照明清四合院建筑风格建造,总建筑面积19200平方米,预计明年4月开工,将成为老北京传统文化的展览馆。

  月坛体育中心变身滑冰场

  西城区体育局局长包川透露,“十三五”期间,西城区将积极推广可拆卸仿真冰雪场地建设,在有条件的学校、街道建设20处仿真冰场地,同时规划建设月坛体育中心滑冰场。

  据介绍,月坛体育中心滑冰场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预计2018年开建,2021年可以建成投入使用。包川表示,月坛冰场的建成,将形成与冬季什刹海、北海、陶然亭天然冰场相结合的,辐射全区的南北呼应的冬季体育健身圈,努力打造全天候运行的冰上场地供给。

  探访

  浏阳会馆仍有20余户居民

  “浏阳会馆”坐落于菜市口地区的北半截胡同,“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在此居住,因而这里又被称作谭嗣同故居。菜市口路西高坡下方就有一块“浏阳会馆”的石碑,与蓝色的垃圾桶并排而放,抬头就可见一个坡上的小院,北面墙上挂着1991年3月原宣武区文化文物局立的“谭嗣同故居”牌。

  现在,会馆原大门已改为房间,如今的大门为后开,一眼望去院子已经看不出当年的规制,100多年前灰色鱼鳞瓦的房檐上面长满了枯草,大小不一的房间在院里丛生,最窄处的过道,一人还要侧身通过。院子里的房间大都没有窗户或者窗户不能打开,杨奶奶在这里居住了65年,年轻时嫁来北京就一直居住在会馆中,现在院内居住了20多户人家,西屋里也有四五户人家在居住。

  著名作家肖复兴在《蓝调城南》中写道,北半截胡同和南半截胡同交叉像裤裆,南半截胡同往西撇了出去,扩路的时候,南半截胡同和北半截胡同的西边的一部分保留了下来,浏阳会馆正好在西边41号,不过原来它藏在胡同深处,掩映在古树之间,现在暴露在了喧嚣的大街上。从9岁到13岁,谭嗣同在这里住了3年多,直到1989年8月21日重返京城,再到这一年9月25日从这里被捕送往不远处的菜市口杀头,他在这里只住了36天。浏阳会馆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因为会馆呈不规则的坐西朝东走向,西房成了正房,所以当年谭嗣同曾将这里的五间西房作为自己的书斋,并自题为“莽苍苍斋”,当年谭嗣同许多诗文、信札都在这里写成,不少维新志士亦曾在此聚会商谈。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