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京津冀一体化 > 民生
京津冀三地“大专家”服务“小社区”

2020-07-09 15:05   来源:燕赵晚报

  怎样才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社区?保定市竞秀区应对新形势下社区治理的多元化需求,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形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他们依托街道社工站,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等京津冀7所大学的13名社会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团走进基层社区,开展特殊困难群体专业服务、培养本土社工人才、孵化社区社会组织,有效破解了新时期社区治理系列难题,构筑城市中和谐人居的风景线。

  “很多居民长时间封闭在家,无法出外打工,孩子上网课,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我们一个一个耐心进行了心理疏导。”昨日,从疫情防控开始一直面向竞秀区社区居民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的天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辉感慨地说。

  创建全省首家区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管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城市发展呈开放状态,城市与农村的流动性日益增长,市民吃饱穿暖的同时,社会诉求在提高愿望在升级,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型,各种需求和矛盾对社区治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保定市区,竞秀区是一座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区,总人口43.4万,共有89个社区600多个小区。在竞秀区的社区中,老旧小区较多,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占到了四分之一,这给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600多名社区工作者需要管理服务40多万人。社区工作人员少,承担着繁重的社区事务,在居民日益增加的多元化需求面前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竞秀区民政局局长胡春华告诉记者。

  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和谐社区?竞秀区民政局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们通过学习深圳、杭州等社会转型期社区管理先进经验,决定在社区治理中引入专业化服务。

  从2016年开始,竞秀区民政局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形式,投入资金260万元,先后开展公益创投、社会组织孵化等多项社会工作服务。2017年,阳光水岸社区建立了全市第一个社区社会工作室;2018年,该区民政局在全市第一个探索以“街道”为平台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后来增加社区志愿者称为四社联动)的服务模式,为辖区特困群体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2019年,他们在万和城社区建成了全省第一个区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指导成立了82个社区社会工作室,并实施“五个一”的标准化建设。

  今年5月,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的领导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调研后给予了积极肯定。“原先是社工组织能提供什么服务政府就购买什么,今后我们是居民需要什么服务就让社工组织提供什么服务,要让社工服务不断完善更接地气。”胡局长说。

  京津冀13名专家组成专家团

  记者采访发现,“善和社工”的成员都是具备了高学历、丰富专业技能和社工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不但为竞秀区社区提供了养老、青少年、救助帮困、社区治理、组织孵化等多项专业化服务。为了更好开展这些工作,他们制定了首位责任制、风险把控和应急预案、投诉等多项制度。

  “京津冀13名专家组建了后援专家团,为提高我们团队的专业性,拓展实践形式,丰富交流手段,提升服务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保定市善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心总干事韩盛说。这些专家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等7所省部属高校。

  怎样保证这些钱这些项目花得准、买得值,社会组织、创投资金、公益项目的“蛋糕”越做越大,成为考验民政部门的一道题。为了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保障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竞秀区民政局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公益创投”“社会组织孵化”“四社联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发展方向,让社会组织逐步适应项目发布、竞标、评估的新常态,进而推动基层公共服务项目化、标准化,为“四社联动”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这类项目主要为想做社区服务的热心居民、社区骨干提供服务指导,协助他们设计和开展服务项目。”负责公益创投项目的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刘雪莲告诉记者。2019年,竞秀区民政局投入资金20多万元,专门用于首届公益创投大赛的组织和实施,8家社区社会组织带着他们精心策划的项目走到群众身边。“幸福来敲门” “家庭教育优化提质”“护蕾”社区儿童青少年群体支持服务等项目成功入围。在大赛过程中,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进行有效沟通对接,不断挖掘出政府需要、群众期盼的‘金点子’‘好种子’。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加强社区治理,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在推动志愿服务方面,截至2020年5月底,竞秀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了66833人,占常住人口比例的20%多,居全市首位。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完善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志愿服务记录等制度,落实“谁招募使用志愿者,谁负责安全保障”的主体责任,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并建立社工+义工(志愿者)“两工”协作志愿服务模式,引导和带领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和专业社工服务项目。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找准党政关注、群众急需、志愿者所能的结合点,围绕社区流动人口、留守人员、老年群体、困境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积极开展社区救助、优抚、助残、为老、就业、公共安全、环境卫生和文化体育等志愿服务和邻里互助活动。

  “京剧社”成了居民融合的情感纽带

  怎样才能让社区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呢?阳光水岸社区建立了全市第一个社区社会工作室,社区书记马艾对此体会颇深:“小区居民天南海北流动性很大,仅外来的人员就占到了五分之一。我们只有7个工作人员,要管理9000多人,要做接地气有温度的‘土味’社工,充分利用居民自己组织的京剧社把大家牢牢融合到一起,各种矛盾就容易化解了。”

  社区水岸华韵京剧社就是一支有代表性的社区社会组织,共有13名骨干人员,平均年龄65岁,这些人员中多是市区原有居民,也有涿州、蠡县等地后来搬到这里居住的居民。“我们每周二的下午举办京剧票友会,社区不但为我们解决了场地,社工室还帮助我们申请了公益创投项目解决活动经费,为我们添置锣鼓铙钹等演出器材。”京剧社的负责人刘宝香告诉记者。时间长了,小区内十多名孩子也开始跟着这些爷爷奶奶学京剧。去年在广场演出,吸引了上千名观众。

  “在社工室的陪伴和带动下,京剧社不断壮大,30多人的文艺小分队初见雏形。”马艾介绍,这些文艺骨干经常在一起吹拉弹唱跳广场舞吸引了大批粉丝。“别小看这些组织,他们传播文化的同时,成了居民融合的情感纽带。外来的居民最大的问题是举目无亲,经常参加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帮助他们很快融入这座城市找到了归属感。这些参与者每个人都延伸进一个家庭,社区矛盾大多是鸡毛蒜皮,小矛盾积累多了就容易酿成大矛盾。大家经常在一起玩,增进了感情成了朝夕相处的朋友,很多生活矛盾迎刃而解,这些活动的开展成了居民和谐相处的催化剂。”马艾微笑着说。

  龙泉社区的朝阳小区是个老旧小区,这个由多家单位职工宿舍组成的大杂院,五六年前物业公司撤离后,大大影响了小区居民生活质量。去年4月到12月,龙泉社区的社会组织“和谐家园守护者”通过居民协商会议、各类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实施了“ 共创洁净家园” 社区环境治理项目。这不但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水平。“今年疫情发生后,我们组织了百十个居民志愿者严防死守进行防控,大家24小时轮流值班秩序井然,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朝阳小区居民魏广顺感慨地说。

  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林顺利认为,竞秀区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专业性、系统性的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孵化培育社会组织、指导全区社区社工室建设,对于深化“四社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重点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室建设,激发基层社区持证社工的专业潜能,打造与社区居民之间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并将居民反映的需求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技巧加以解决,有效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需求,对于进一步推进本土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