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京津冀一体化 > 环境
环保部:提前启动应急减排措施能达到“污染削峰”效果

2017-11-07 09:29   来源: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近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环保部获悉,根据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显示,11月4-8日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等地将出现一次中到重度污染过程,京津冀中南部部分城市有可能达到严重污染。11月6日上午,北京市在蓝天白云中发布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天津市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部分城市也陆续发布橙色预警。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网表示:“今年3月下旬以来,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散乱污’企业整治、燃煤锅炉治理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下,北京市长达200多天没有出现重污染过程,这是2012年开展大气PM2.5监测以来前所未有的。”

  “近几年,根据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经验,提前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在污染累积前就把排放强度降下去,从而达到 ‘污染削峰’的效果,是重污染应急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多家科研单位空气质量模拟分析都表明,提前1-2天采取应急减排措施,能够更好降低PM2.5峰值浓度。”该负责人说。

  根据预测预报和历史资料分析,这次京津冀区域重污染过程主要是在持续偏南风和大气扩散条件转差情况下,污染物排放逐步积累、传输和二次转化所致。

  从气象条件上看,4-8日期间京津冀区域将有持续偏南风,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和河北中南部等地的污染物向太行山沿线城市传输,期间大范围的逆温也将加速污染累积,同时NOx、SO2等气态污染物发生化学转化,生成硝酸盐、硫酸盐等二次颗粒物,推高局地PM2.5浓度。

  从污染物排放上看,京津冀及周边工业、柴油车排量还很大,并且随气温下降,京津冀部分城市已陆续启动冬季采暖,在农村地区也出现了自采暖现象,造成区域上污染物排放量增大。

  据介绍,针对2016年12月16-21日的重污染过程,管理部门基于提前3天对污染过程发生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的精确预测,北京市在12月15日的蓝天白云下提前32小时向社会发布通告,于16日20时起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北京市PM2.5浓度下降15-25%左右,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重污染的不利影响。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今年11月4-8日重污染过程,各地一早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启动应急减排措施,就是为了及早防控PM2.5污染,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今年7月初环保部就启动了 ‘2+26’城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各地应急预案有了很大进步。”

  “一是对涉气企业应急管控覆盖度大幅增加,由修订前不到1万家增加到现在近5万家;二是规范了应急减排比例,新修订的预案是在全社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础上,规定各级别减排比例,大幅提高了减排要求和实际效果;三是严格落实企业 ‘一厂一策’减排要求,修订后的预案措施明显提升了可操作性,便于督查人员核查核算,使减排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上述环保部负责人说,今年8月底发布实施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也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济观察网了解到,11月4-8日各地启动橙色预警期间,强制性减排措施将包括钢铁、水泥、铸造、家具、矿山开采等行业的停限产,国Ⅲ及以下的机动车限行,重点企业错峰运输,施工和交通扬尘管控等。

  另外,环保部派驻“2+26”城强化督查组400余人将督查各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发布、启动和落实情况,重点就采暖锅炉启炉和运行过程达标排放、企业重型货车错峰运输、“一厂一策”工业企业停限产等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秋冬季攻坚方案要求开展错峰生产的城市,重点检查错峰生产企业准备与落实情况。“2+26”城专家团队也将针对各个城市重污染过程开展来源成因和措施效果分析工作,为当地重污染天气应对提供技术支持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