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医药资讯
-->
北京多家医院新院区陆续投用开诊

2024-01-08 08:54   来源:北京青年报

  看病就医是市民最迫切的民生需求,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本市医疗领域新动作不断,可谓亮点频现:北京儿童医院顺义院区、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等多个院区正式开诊,推动诊疗能力扩容提质;“京通”小程序健康服务模块接续升级,110家三级医院已全部实现医保移动支付以及检验检查报告和医疗影像的共享查询,打造便利“指尖就医”;持续培育医务社工项目,让医疗服务更有人文关怀……一系列革新举措事关百姓急难愁盼,带来的是最直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多个新院区开到百姓家门口
  
  过去的一年,本市有不少医院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2023年4月7日,经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批复同意,北京儿童医院增加执业地址,地点位于顺义区顺康路1号。5月29日,北京儿童医院顺义院区启用。该院区主要承担儿童血液肿瘤住院患者的诊疗功能,医护人员全部来自北京儿童医院总院区血液肿瘤团队以及医技等辅助科室,总院区200张血液肿瘤床位迁至顺义院区后,血液肿瘤住院患儿在顺义院区完成诊疗。
  
  2023年5月29日,位于本市东部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正式开诊,新院区总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预计日均门急诊量6000人次。开设包括内、外、妇、儿科在内的全部学科的门诊、急诊急救以及住院病房,同时配套建设科研及教学。该院区可满足周边民众及津冀地区民众医疗救治需求,承担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重要任务,更是将努力成为国家急诊重症医学中心。
  
  2023年12月18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正式启用,这是目前大兴区唯一一家三甲综合医院。新院区占地面积21.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1200张,其中儿科床位400张、妇产科床位200张、其他综合床位600张。新院区将充分发挥自身医疗资源优势,与大兴区现有医疗资源形成深入融合,在地区结构上形成“技术支撑、上下转诊”的深度合作,让更多群众享受全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在全市范围上将与中心院区、密云医院“连珠成串”,贯穿起“南北呼应、辐射京畿”的医疗资源卫生服务带。
  
  2023年12月22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全面开诊,急诊医技楼正式启用。二期开诊后,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总床位数达到1050张,消化内镜中心诊疗服务能力可提升至前期的三倍,急诊科、血液净化中心也扩增床位。
  
  一系列新医院开诊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各医院立足自身优势、辐射周边居民,不仅缓解了核心城区的就医、交通压力,也让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
  
  信息化建设持续升级更便民
  
  打造指尖便利就医新体验,本市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正在持续便民。本市以政务服务平台“京通”小程序为依托,全力打造“健康服务”模块,建成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覆盖27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京通”小程序功能不断升级、推出新服务。近期,为解决群众排队缴费不便问题,平台持续扩大医保移动支付覆盖医院范围,110家三级医院已全部实现医保移动支付。北京医保患者通过“京通”小程序(支付宝端、微信端),即可进行预约挂号费、门诊费用医保线上支付,医保报销费用在线结算,同时“京通”小程序(支付宝端)也可为家人代付,实现预约挂号、缴费、医保报销等全流程掌上办理,让看病就医更加顺畅便捷。
  
  检查结果也能在线查看,110家三级医院已全部实现检验检查报告和医疗影像共享查询,患者可及时收到报告生成提醒,通过微信、支付宝、百度进入“京通”小程序“健康服务”模块,点击“报告查询”,便能查询、下载检验检查结果。不仅可以自查,还支持他人代查,无需排队打印报告和携带传统胶片。
  
  为持续改善线上问诊服务,依托“京通”小程序,全市统一的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新增北京儿童医院。目前已有12家互联网医院入驻该平台,实现“多医院、一入口”。患者通过“京通”小程序即可访问入驻平台的医疗机构,一站式享受线上问诊、开处方、药品配送到家等服务。平台还新增“疫苗接种”服务功能,既可预约儿童免疫接种,也可预约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接种,接种记录随时查看,接种地点自由选择。此外,22家市属医院正式上线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患者就诊缴费后可通过“京通”小程序直接查看医疗收费电子票据。
  
  医务社会工作初见成效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不仅要有专业性,更要彰显人文理念。医务社工服务项目是改善医疗服务、彰显医学人文的重要形式,也是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有力抓手。探索医务社工发展模式、构建医务社工发展体系、拓展医务社工发展格局、加强医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过去的一年,本市医务社会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根据市卫健委此前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8月,全市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有101家,其中,三级医疗机构54家,较2019年增长184%;全市共有医务社会工作者306人,其中三级医疗机构194人,较2019年增长131%。
  
  本市已在哪些领域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结合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工作,去年,市卫健委遴选培育了25项医务社工示范项目,在医院病房、急诊、门诊等不同场域,覆盖传染病、儿童血液病、唇腭裂、产科、认知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等不同病种,融入康复管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多学科诊疗团队等,立足患者及家属需求,结合临床路径、嵌入管理流程,利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等专业方法,为有需求的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困难救助、社会支持等人文服务,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让医学更有温度。
  
  去年10月,市卫健委又启动了本市医务社工多元培育服务项目工作,最终确定45个医务社工多元培育服务项目,并公布名单。本市卫健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对项目给予精准培育,通过扩大医务社工覆盖面,力图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改善就医体验。这些项目有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儿童癫痫患者共同照护服务项目”、北大人民医院的“髓爱同行——血液病儿童全程照护模式”、同仁医院的“医务社工介入公立医院眼科老年患者全病程服务模式探索”等等,涵盖了缓和医疗、慢病管理、器官移植、精神康复等多个领域,让就医服务更暖心。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本市将围绕卫生健康重点任务,从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治理能力高度,创新发展思路、健全发展机制、开拓发展局面,全力推进北京医务社会工作,助力首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