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医药资讯
“限输”后门诊输液量“拦腰砍” 但个别患者坚决要输液

2016-12-26 11:03   来源:中国江苏网

  气温多变,连日雾霾,感冒、咳嗽接踵而来。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如今有个头疼脑热,想请医生开张输液单,已经行不通了。

  去年11月,省卫计委明确要求,除儿童医院外,从今年7月1日起,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今年年底前,门诊全面停止静脉输液。“限输令”实施近半年,我市二级以上医院门诊输液量大幅缩水,各大医院也结合实际情况,提前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明年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的内容。

  “能不挂水当然是最好的,能防止抗生素滥用。”对于“禁输令”,不少市民表示认可,不过,也有人对于门诊输液“一刀切”的做法提出质疑,并提出希望兼顾特殊患者,逐步引导公众合理用药的看法。

  作为曾经被普遍接受的治疗方式,医院如何确保门诊限制输液不流于形式?“禁输令”实施后,急诊、社区医院是否会成为输液“主阵地”?

  1.“限输令”实施后输液室“降温”明显

  下午两点多是医院的输液高峰期,前天,在江大附院输液中心,一排“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宣传海报隔挡着部分成人输液区,另一侧输液区域,不时传出咳嗽声和孩子的哭闹声。记者在输液室走了一圈发现,除了儿童,成人输液者只有6人。

  患者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因为急性支气管炎咳了一个礼拜,连续吃了三天药都不见好转,这才到急诊挂水。经过两天的输液,他感觉“已经好得差不多了”。“生病能不挂水当然最好。”对于大医院停止门诊输注抗菌药物的做法,周先生表示赞同,认为这样可减少抗生素滥用,对患者有好处。

  江大附院医务处主任徐永中表示,今年年初,该院就根据省卫计委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要求,进一步控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通过宣传,病人普遍愿意接受“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理念,目前,门诊日输液量已经从原先的300多人次降至100多人次,同比减少50%以上。

  这样的场面,在市一院、市四院同样发生。昨天下午,市四院急诊大楼二楼输液区冷冷清清,80多张输液坐椅,绝大多数都空着,急诊输液室护士长郦珍芳告诉记者,“限输令”实施前,该院就对医生和患者开展了大量宣传,今年年初起,输液数量就明显减少,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四五成。

  2.认为吃药效果不好仍有患者但求一“输”

  “医生,您给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晚上都咳得睡不着,遭罪呢。”前天下午,30多岁的刘小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江大附院呼吸内科就诊,经过医生初步检查,刘小姐是患上了急性气管炎。

  “以前吃两天药就能控制住了,这次都四五天了,还不好,医生,要不给我挂个水吧,这样是不是能好得快些?”就诊过程中,刘小姐和家人多次向医生提出输液的要求,希望“速战速决”。

  医生指了指电脑背面张贴的“输液请换急诊内科号”的告示,向她耐心解释:“门诊医生现在没有开输液药品的权限了,我先给你开点药吧,如果还不好,建议再到急诊,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输液。”综合刘小姐的身体情况,医生还是先给她开了药,请她第二天病情还不好转再考虑输液。

  一名医生受访时表示,以前,有不少患者想要早一点控制住病情,会主动要求医生给自己输液,近年来,随着科学观念的普及,这样的患者越来越少,但要求输液者仍然存在。市四院呼吸内科主任赵东利就不止一次遭遇这样的情况,“门诊上很多患者都认同能吃药就不输液的看法,但也不乏个别患者,在不必要输液的时候,坚决要求输液。”赵东利告诉记者,医院一直非常注意合理用药的问题,但是仍有患者对此不理解,认为医生光开药,不给输液,就是不负责任。

  “取消成人门诊输液,主要是为了尽可能避免抗生素过度使用,为市民树立正确就医和用药观念。”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能吃药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是世卫组织很早就提出的用药原则。据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统计显示,静脉注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占不良反应总数的57.8%。然而,由于受“输液好得快”的传统观念影响,我国输液量一直居高不下,更有人无论大病小病,都将输液作为治疗首选。据统计,2010年中国平均每人输液8瓶,门诊输液率高达60%-70%,超出国际标准。

  一位医生表示,从“限输”到“禁输”,其实也传递一种正确的用药观,目的就是规范所有治疗,减少输液量,希望市民能够理解。

  3.“住院输液”有门槛市民呼吁不要“一刀切”

  虽然医院门诊输液量大幅下降,由于急诊、住院部、社区医院等不在此次“禁输”之列,那么,新政实施后,输液主战场是否会转移?

  对此,徐永中坦言,取消门诊输液后,的确会有一部分患者直接到急诊挂号,从统计数据看,江大附院近几个月来,每天到急诊输液的患者比以前多了十余人。不过,他也表示,这些患者确实符合输液指征,医院也会严格把握急诊要求,真正发挥急诊作用。至于想要入院输液,也必须达到相关指征,不会因为普通感冒、咳嗽就收治入院。而且按照相关规定,住院前必须先做血、尿、胸透、心电等常规检查,这也为“住院输液”设了一道坎。

  记者走访多家社区医院发现,“限输令”的执行其实没有给基层医院带来“输液负担”。前天下午,四牌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内,座位大多空置着,只有几名老人在挂水。该中心主任方铭告诉记者,虽然“限输令”只在二级以上医院实施,但不表示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能“任性”输液。社区医院医生开抗菌药物处方同样有严格的分级管理,即便是口服药物也有严格管理,“我们的日输液量一般十多人次,‘限输令’实施以来,这个数字几乎没有变化”。

  对于门诊即将停止输液的做法,有些市民也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曾有学医经历的李先生就表示,“一刀切”地叫停门诊输液,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药只能通过输液给药,而有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虽当时未达到输液指征,但药物治疗起效也不大,容易拖延病情,假如禁止输液,既不利于降低看病成本,患者又难以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在他看来,除了此次不在限输、禁输之列的儿童,还应兼顾一些其他的特殊情况,由专家综合评定后,对允许输液的人群和药品归类,减少执行难度,更快推进新政。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