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医药资讯
智慧医疗将“四面出击”

2016-04-20 07:56   来源:健康报

  尽管摸索多年,但从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发展来看,热的似乎只是互联网创业项目,真正的医疗主体对此多是持观望态度或浅尝辄止。业内甚至出现九成移动医疗企业将成炮灰的悲观论调,认为移动医疗项目只会烧钱圈地、不会赚钱求发展。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现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新”已经快穷途末路,投资进入冷冻期,过去的玩法现在快进行不下去了,需要在这个平台期反思过去的判断,探讨下一步该怎么走。于4月13日在京举办的第六届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第四届智慧医疗健康峰会上,与会专家对此提出了思考。

  目前,“十三五”智慧医疗发展与规划还没有发布。规划作为一个政策性文件,必须有清晰的目标、细化的任务分工和配套的政策措施。鉴于本人并未参与规划编制工作,仅从个人认识角度,围绕智慧医疗的进化与蝶变方向,谈一谈智慧医疗的走向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

  当今我们站在智慧发展的新起点上。过去的智慧靠的是个人英明,今天的智慧体系已经从个体扩展到团队,乃至全社会的参与,形成了智慧发展的大环境。毫无疑问,这些都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

  今年3月15日的围棋人机大战让我们对智慧的定义,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空间有了新的思考。当前,谷歌在人工智能、信息深度挖掘等方面已经遥遥领先,而我国虽然在电子商务、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在数据深度挖掘、计算机与人融合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回首过去,我们对智慧医疗的理解和认知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大约5年前,我们认为智慧医疗可能就是一个PDA(掌上电脑),它使分散在各个信息孤岛上的数据变得一览无余,随时能看到想看的信息就是智慧医疗。大约3年前,有些人认为智慧医疗就是医院信息化,因为医院是卫生信息化的主战场,这个领域人最多,数据最密集。今年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智慧医疗指向大数据、区域医疗。

  那么,今后5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智慧医疗发展的走向是什么?我想应该集中在4个方面:

  一是大众健康。

  我们要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智能化、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健康服务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无处不在的计算,无处不在的感知,无处不在的应用,这些技术条件已经奠定了基础,能让智慧医疗服务于全民健康,让居民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参与,共同促进健康。为此,我们需要实现以居民个人信息为中心的健康数据集成,把碎片化的、分散的数据进行集合,融入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医养结合、家庭护理和居民健康管理中。在这方面,美国政府启动了“蓝钮计划”,其目标是不管是社区医生还是医院医生,只要一按屏幕上的虚拟按钮,就可以将病人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健康信息提取出来。今后5年,这在我国也可能实现。

  二是支持医改。

  当前,我国医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如何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提升,费用合理控制,医疗安全得到保障等,都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撑。目前,世界各国都崇尚以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效果来衡定医生的收入。在新兴医疗技术发展,居民就医质量需求提升的社会背景下,各国必须建立支付得起且基于价值的支付体系,激励医生用较少的花费、合理的治疗,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三是健康社区。

  有一篇文章曾经论述,医疗活动对人的生存和健康影响作用不足20%,一个人能比别人少生病,能健康生存下去,不是由医生决定的,是由自己决定的,是由其生存环境——健康社区决定的。智慧医疗是不是应该让我们生存的社区更加有利于健康呢?让居民获得安全的食物、清洁的空气、干净的饮用水,以及更有保障的公共卫生服务。这样的健康社区,需要一个完整的信息支持系统,让我们可以监测和记录自身健康状况、健康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的环境状况,从而让大家意识到如何避免有害生存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四是医学科研创新。

  我们现有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包括基因检测以及基因知识在临床的应用,最精准的抗癌药物,机器学习能力提升诊断能力等,都应该与现有的医学相适应。这一方面应该在近期有很好的应用来突破。

  上述4个发展方向,也是对信息技术发展提出的要求,需要在信息技术上做好准备。首要任务是在技术上突破过去分散的、碎片化的数据瓶颈,重复利用各种数据,构建自主学习的信息系统。例如,目前市场上大量的医疗健康App数据是分散的,不能整合应用。

  当然,从现有的信息化基础来看,实现上面4个方向的技术支撑还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一是信息互操作方面的挑战。例如数据的语义一致性问题。电子病历中的数据是基于不同医生对疾病状态或治疗活动事实的理解所做的记录,不同医生认知不同,因此如何提取出含义一致的数据,如何让任何一个使用数据的人都能够理解数据生产者当时的含义,数据才能被挖掘出价值。

  二是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方面的挑战。居民的健康信息,一方面需要保护隐私,另一方面又要共享;一方面要让被授权的医生可以使用,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滥用。

  三是网络支撑的挑战。健康无处不在,健康信息需要无处不在的网络支撑,要覆盖所有地区,覆盖任何一个可能产生健康信息和使用健康信息的地方。健康信息网络一定是搭在互联网之上,在一个最不安全的网上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

  上述智慧医疗发展的任何一个走向,都需要一个学习型的卫生信息系统作为支撑,需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支撑,需要管理、业务和技术的协同配合和共同促进。

  智慧医疗已经上路,而且它将永远在路上。(本报记者王 丹整理)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