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热点评论
互联网医疗“看上去很美”背后并不轻松

2018-05-10 11:34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就在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不到一周时间,互联网医疗平台——平安好医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互联网医疗第一股诞生。据悉,微医和春雨医生两家互联网医疗公司也即将上市,互联网医疗迎来发展新机遇。

  《意见》的发布对于一路在争议中走来的互联网医疗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不过,每一项利好政策的推出往往会伴随着“一拥而上”的现象,互联网医疗会不会也是如此?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医疗的特殊性,线上医疗服务不仅需要依托线下医疗机构,还被限制只能针对复诊患者,而且相关部门考虑到线上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在此次《意见》中也弥补了国家在监管方面配套政策法规的空白。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提到如何对“互联网+医疗健康”进行监管时补充解释说,一旦发生不良医疗事件,除了主体医疗机构要承担责任外,还要加大互联网企业办的互联网医院的主体责任。通过加大主体责任,让互联网企业对提供的服务和诊疗行为主动履责。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互联网医疗的野蛮生长。因此,在“互联网+”后,互联网医疗行业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突破。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医疗”平台主要包括三种模式:以春雨医生、一呼医生、名医主刀、北大医信、平安好医生、腾讯微医、好大夫在线等为代表的B2C模式;以阿里健康、华佗驾到、医联、唯医等为代表的O2O模式;以及以医蜂云服、景联科技等为代表的在线供应链模式。

  虽然在政策利好下互联网医疗前景被看好,但其一路走来却并不轻松:不少老牌互联网医疗企业被曝大批裁员,创立于2011年的春雨医生曾历经过倒闭的假消息,于2014年上线的百度医生更是在去年4月1日关停……

  除了行业本身存在的天然痛点外,互联网医疗如何盈利是关键,首先应确定的即为“谁来收费”的问题。据了解,目前的费用收取主要由第三方互联网公司进行,收回的费用再分别分给上级医院、下级医院和互联网公司三方。在费用分配比例未有相关政策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互联网公司存在“暗箱操作”的风险。这是互联网医疗在今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的地方。

  此外,《意见》中“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医疗机构可使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的提法引起笔者注意:这是否会加剧大医院的“虹吸现象”?其实,这也是此前国家没有大范围允许公立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的一个原因,担心此举不利于分级诊疗的推行。不过,政策不应孤立地看,《意见》在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的同时,希望以此促使优质资源下沉,从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但前提是要遵循分级诊疗制度。

  也是在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的通知》,确定将地方申报的全国113所三甲医院纳入工程项目储备库。今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对入选名单的医院加大投入,每个项目的中央投资补助最高不超过1.5亿元,帮助其提升疑难病诊治能力。这不妨可以理解为大医院在做分级诊疗“减法”将资源下沉到基层的同时,政策上的资金支持又为其实现疑难病患者诊疗这一“加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许,未来无论是医院搭建的互联网医院,还是企业搭建的互联网医院,都将具有各自的特色和定位,为不同的患者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不过眼下,互联网医疗还需稳扎稳打,一一击破行业面临的痛点,而非盲目跟风。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