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热点评论
“网教补牙”凸显消费者理性缺失

2018-04-04 09:53   来源:健康报

  近日,在网络购物平台上,一些店铺出售医疗器械并教人在家补牙,但并未挂出经营许可与相关产品注册证。有消费者反馈,产品缺少包装与说明书,操作之后出现了牙痛、发炎等症状。专家提示,不安全的产品与不规范的操作手法,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消费者应该提高警惕。

  医疗器械虽然被允许网上销售,但并不等同于普通商品,依然受到严格的限制。根据规定,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须依法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经营许可或者办理备案;医疗器械销售的对象分为医疗机构和个人消费者,视医疗器械用途及性质,对销售给个人消费者的在许可中明确限定;医疗器械销售给消费者个人的,须提供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标注安全使用的特别说明。此外,网络出售医疗器械还受到《广告法》等法律的规制。

  网上出现销售医疗器械并教人在家补牙等相关乱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监管的滞后、线上管理与线下管理的脱节。网售医疗器械的备案、第三方平台的审查规范和日常管理以及行政对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日常监测监管的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对医疗器械网络销售把关作用并不明显。这样的漏洞还需尽快补上。

  消费者的理性同样不能缺失。医疗器械不是普通商品,关乎医疗安全与身体健康,网购医疗器械虽然便利,价格相对便宜,但是却有相当大的风险。比如,口腔疾病因病因不同,治疗的方法各异,单纯的补牙操作也许普通人稍加练习可以掌握,但牙病通常需要综合治疗,相关治疗行为,未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人显然难以胜任。此外,补牙在操作上要求消毒、无菌的环境,还要防止交叉感染,自己补牙难以达到上述要求。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消费者不能只被购买的便利所吸引,更不能被低成本治疗的噱头所忽悠,否则,很有可能陷于安全与权益的泥淖。医疗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做。规范网购医疗器械,也需要消费者修补认知的漏洞,多一些医疗常识,多一点对公共卫生服务的信任,给自己健康设个安全防线。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