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热点评论
遏制食品谣言需对症下药

2017-06-19 13:47   来源:健康报

  从海南省食药监管局获悉,尽管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有关“棉花肉松”的视频已被证实是谣传,但屯昌县两名居民近日仍然跟风发布屯昌版的“棉花肉松”视频,分别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3天、罚款500元。据统计,今年以来,海南有5人因发布食品安全谣言被行政拘留和罚款。(6月16日《法制日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微博、微信、论坛为传播载体的谣言此起彼伏、屡禁不止。特别是和民生相关的食品药品相关话题,更是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知微传播分析平台和中山大学对1000多条社交媒体的谣言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九成以上的谣言与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和健康养生有关。

  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感性多于理性,有误解和疑惑时,科学权威的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到位,舆论场就会被相关谣言迅速填补。而谣言与健康联在一起更可怕,它会直接对人的身体带来伤害,或者听信偏方,延误治疗;或者混淆视听,激化矛盾,给已经很脆弱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或者诱使公众去购买没什么实际用处的产品,造成经济损失等。实际上,造谣传谣者背后往往有着很强的商业利益驱使,不少公众号通过造谣文章博取点击率出售广告,甚至直接推销产品。

  当谣言遇上了网络,搭上了微信朋友圈等新出现的网络工具,它的传播能力就被放大了。人们不但要相信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法律,还要相信谣言止于责任,也就是止于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网络素养亟待提高,转发之前多想想、多查查。另一方面,对健康谣言的干预应该未雨绸缪,权威机构和专家应增加主动性,学会利用新时期的传播媒介,加强与媒体的交流和沟通,在健康传播中不失声,让谣言失去生长的土壤,给公众带来正确的卫生和健康知识。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