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热点评论
“取消门诊输液”是医改的自我“免疫”

2016-08-16 10:13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为“最后的给药方式”,输液是国际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也是公认的医学原则。多年来,这个基本原则在中国却出现了重大偏差:各大医院的输液室人满为患,“吊瓶森林”蔚为壮观。(8月15日《新京报》)

  据调查,其实绝大多数门诊病人根本不需要输液,然而如今各大医院早已不约而同地形成了“来者不拒皆输液”的医疗常态,且呈“毒瘤”式疯狂发展。江苏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提出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这无疑给如今的“小感冒大输液”的“病态”医疗方式下了一剂猛药。

  在笔者看来,“取消门诊输液”无异于医改的一剂“免疫针”,通过自我“免疫”,让医疗体制更“健康”。其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节约了医疗的开支。“砍掉”了曾经的“吊瓶森林”,既解决了医院医疗设施浪费的问题,也节约了医院人力资源浪费的难题,最重要的是给广大患者带来了不可限量的方便。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即有利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当一些病人的病情通过口服药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采取输液才能更好地治疗,而其又不愿意住院时该怎么解决呢?一方面,在政策实施中,卫生部门应加强督查,逐步消除地区间、级别间、专科间存在的差距,最大程度地避免管理中出现重视程度下降、懈怠情绪滋长、管理措施放松等现象;另一方面,如果确实需要输液的,但是又不需要住院的情况,则可以到社区输液,充分利用好基层的医疗资源。

  俗话说“有时候,停止亦是前进”。“取消门诊输液”就是医疗改革历程上的一次大前进。目前,江苏省已率先实行,由此可见我国的医疗改革仍然“任重道远”。愿不久的将来,如此惠民的政策能在全国普及,广庇天下病患。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