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国家医改
第四批国采中选结果正式公布

2021-02-09 14:47   来源:赛柏蓝

  2月8日,经过4天的公示期,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第四批国采正式中选结果,意味着牵动行业的第四批国采落下帷幕,预计全国患者将在5月用上此次集采降价后的药品。

  综合来看,相比拟中选结果,第四批国采的正式公布结果并未出现太大变化。数据显示,第四批集采共纳入的45个品种80个品规,最高采购规模超过250亿元,预计每年节约药费124亿元。集采品种范围覆盖糖尿病、高血压、呼吸道疾病、精神治疗、肿瘤用药、真菌感染、麻醉疼痛、滴眼剂等领域,包括7个国家医保甲类药品、35个乙类药品、2个非医保药品(分别为布洛芬注射液、注射用比伐芦定)。

  对比最高有效申报价,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2%,齐鲁制药的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实现了最高降幅,达96%。

  从最终结果来看,原研药企的参与积极性依然不高。在跨国药企中涉及产品最多的企业依次是诺华、勃林格殷格翰、、阿斯利康。5家外企的5个药品拟中选,且仅2个为原研产品。

  从第三批国采开始,原研药企业的陪跑心态就日趋明显,不少外企报价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等同直接放弃集采市场。而在第四批国采的45个品种中,原研外企仍然保持消极对待态度,此时内资药企可以以中标的方式共同瓜分公立医院用药的大蛋糕,加速进口替代。

  这一点可以很明显的从中标结果中看出,内资药企积极参与,国内龙头企业成为集采主力军——齐鲁制药、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和复星医药都有6个品种中标,东阳光药业、江苏豪森和科伦药业均有4个品种中标,江苏恒瑞则有3个品种中标。

  与之对比明显的是外资药企的谨慎参与:共20家外企参与41个品种的报价,最终仅5个品种中标,且两个为原研产品,分别为赛诺菲的氨磺必利片、费森尤斯卡比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报价均处于第一顺位,优先选择供应区域。

  2

  执行后,迅速实现进口替代

  随着第四批国采5月份的正式落地,会实现多大市场的进口替代呢?45个通用名药品,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额550亿元,其中有21个药品销售额超过10亿元,泮托拉唑注射剂以66.7亿元领跑,氨溴索注射剂以59.8亿元位列第二名。

  而45个品种在2019年样本医院销售额最高的前10个品种中,有9个品种的最大生产企业为外资药企。

  米内网数据显示,21个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集采药品中,20个药品的原研厂家已获批进口。而在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中,11个药品的原研厂家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缬沙坦氨氯地平Ⅰ口服常释剂型、索拉非尼口服常释剂型两个药品由原研厂家独占市场。这些品种销售基数大,仿制替代原研的效应将更加明显。

  有研究机构认为,在此前国采续约的实践过程中,已经显示过一致性评价产品对原研药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原研药若失守国采份额,必将加速布局院外市场或标外市场,渠道或进一步分化。

  3

  常态化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药品集采的常态化机制。

  主要亮点包括:

  1、重点将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逐步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做到应采尽采。对通过(含视同通过,下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纳入采购范围。

  2、符合条件的药品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即启动集中带量采购。

  对此,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曾在相关吹风会中明确了这一点:启动一批集采要积累一定的「量」,简称为「篮子」,不会一个一个品种的招,选择的条件重点是医保目录内、临床必需、用药量大和金额高,由此来形成集采的触发机制。

  3、探索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相似、不同通用名药品合并集采;

  生物类似药、包括中成药的大品种纳入集采,这是制度性的要求,但规则会更为优化、更有针对性、质量更符合药本身的属性。可以归结为两句话:纳入集采是毫无疑义的,质量一定是优先考量,规则一定更符合市场要求。

  4、推进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国家、省、市分级开展。

  风云药谈曾经分析测算,按着时间轴与事件逻辑,2021年二季度开始全国各省以500大目录+地方大金额、大销量为基础的二次带量采很快会落地,第五批带量采大概率会在6月份如约而至。

  一定程度上,第四批集采在5月执行,按照以往惯例,意味着第五批集采也就不远了。随着国采的常态化,规则和品种选择都已经摸得着头绪,可见药企不能放松,做好准备了。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