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国家医改
卒中疾病负担达400亿元 先治疗后付费写入救治政策规范

2018-10-31 10:14   来源:经济观察网

  10月29日,世界第13个卒中日,该卒中日由“世界卒中组织”设立。旨在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卒中疾病,行业有句俗语:病人中风,全家发疯。因为一辈子残疾人在家里了。

  也就是说,卒中致残率非常高。据该疾病学术研究,卒中急救死亡率是10%到15%,即100个病人10个到15个病人会去世,残废率则是3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出一倍。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已经上升为中国第一位死因,是成人致残的第一位病因。近二十年的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年死亡人数逾200万,年增长幅度达8.7%。

  全国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的调查,全国存活的脑卒中患者有3/4患有不用程度的残疾,这些正值盛年的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报告,脑卒中给中国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达400亿元。

  而救治方面来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主席刘建民称,是从预防到急救、到二级预防、康复、再到发病后的再急救,应该是一个闭环。

  在卒中急救方面,中国已有部分模式在全国推广,如杨浦区的脑卒中急救联盟。

  刘建民,事实上也是国家脑防委的秘书长,上海卒中学会的主任委员,他称,他最自豪的一件事是家门口建成了卒中急救联盟。

  刘建民透露,他觉得自己作为国家脑防委秘书长,有责任做好这方面的救治和知识普及的工作,那么想要全国在卒中救治方面有进步,就得先把家门口的事做好,

  刘建民号召首在杨浦区成立了脑卒中急救联盟。刘建民将杨浦区所有的医疗机构建成一个网络,每个机构的人员都要进行专业培训。刘建民称,当时他们的目标是任何一个卒中病人到达任何一个医疗机构都不会耽误,有条件的快速治疗,没有条件的快速转诊。到现在,一天24小时,任何一个卒中病人到达长海医院急诊室都是VIP服务,以最快的速度,标准化的制度进行黄金时间内的急救。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脑卒中病人来说,有效救治时间较短,只有在发病4.5小时内溶解血栓才能实施静脉溶栓,而现在发病后2小时内静脉溶栓比小于10%。目前中国卒中疾病的整体溶栓率仅为2%-3%,这与DTN(Door-to-Needle Time)时间过长密切相关。据了解,造成DTN时间延误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患者发病后由于缺乏认识或症状轻微未能及时就诊,造成院前延误;二是患者到达医院后,由于就诊流程繁琐、排队时间较长而造成院内延误;三是卒中疾病涉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和急诊等多个学科。目前中国的医疗体系中,学科的条块界限明晰,院内跨学科的合作变得难度更大。

  因此,一套专业的救治流程,无疑对于促中病人来说是最大的好消息。

  刘建民称,国家主管部门现在把长海模式作为一个模板在向全国推广,来自北京的很多医院都到长海医院参观学习。

  救治大环境来看,目前中国的整个卒中防控在全链条方面存在巨大的问题。刘建民介绍,按照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在过去五十年对卒中防控的经验看,美国前五十年重点在做一级防控,药物研发、各种基础疾病的控制,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这一时间非常长,用了三十到五十年,最后取得了效果,发病率逐渐下降。但是最近二十年美国做了另外一件事,即卒中中心及卒中网络的建设,这一方式使得卒中疾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大幅下降。但卒中发病率下降以后,救治效果依然不好。尤其是在血管堵塞后,静脉溶栓已经成为一个标准治疗方式以后,能够在有效时间窗得到治疗的病人太少。而动脉取栓,大血管堵塞以后,将栓取出来血管再通,就跟心梗一样,这一技术也是一个一线的最重要的治疗技术,能够获得这样治疗的病人更少,那么死亡率和残疾率很难降下来。

  那么,针对已经有成熟方法的情况下,怎样让更多病人获得这样的治疗,就涉及几件事,第一就是卒中中心建设。卒中中心建设当中核心是学科之间的融合,

  而目前,中国的医院中,学科都是各管一块,内科看完转外科,外科转完再转其他科,排队、拿药、化验,反反复复……。这对于慢性病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卒中,救治时间上不允许。

  刘建民认为,所以卒中中心建设的第一条,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要把所有卒中病人的救治,在院内的整个环节彻底打通,让病人只到他必须去的地方。其次,卒中救治网络建设中,转诊和记性救治环节要完善。

  刘建民称,此外就是网络两端之间的互联互通。不能等患者到医院,医生才知道有患者要急救,那这样的急救时间已经较晚,最好的救治时间是患者被抬上救护车时,救护车就要同志医院卒中患者的情况。如和飞利浦合作的卒中急救网络,当有一位病人呼叫急救时,发现是卒中,优先派车就卒中患者,并根据情况送到最近的网络医院。

  据了解,目前飞利浦在中国的卒中环节链条已经较为完善,从120急救一直到医院,整个沟通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对数据节点进行分析,流程较为顺畅。而这套急救方案,最终以人工智能对整个网络的建设有很好的技术支撑。

  飞利浦卒中网络建设的背后,事实上是其心血管业务的广泛布局。

  飞利浦大中华区副总裁、整体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陈胜裕透露,过去两年当中,飞利浦总共并购了将近17家各种不同的医疗技术以及设备创新的公司。这里面有将近三分之一是跟心脑血管相关的,涵盖了所有心脑血管从院前、院中到院后,包括像卒中的急救、治疗、人工智能、信息化、流程的优化等等各种技术的公司,在全世界各地。这不但加强了我们在心脑血管上面技术的丰富性,也更加强了我们对于心脑血管从急救一直到诊断治疗,以及到后面的康复,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撑。

  而一个理想的卒中中心,不仅挂号首诊、血液检查、影像科检查、内科用药、血管内治疗、多学科会诊、外科手术等多个环节通过构建“绿色通道”全部打通,且还要打通院前急救和院后管理,真正形成一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关护闭环,即:从健康管理和疾病预警、院前急救、院内绿色通道、诊断和治疗、神经重症监护到卒中康复和二级预防的每一个环节,人员、设备、数据都要被实时连接起来,通过智能互联,为患者提供“无缝连接”的关护,从而抢得了时间、实现更精准的诊疗、更好的术后和康复管理。

  刘建民认为,全国的卒中中心建设需要医院带头人的主持,因为救治过程中的学科衔接需要打破目前的各自为政。

  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张永巍教授透露,目前有关该疾病的指导文件中,已经把先治疗后付费写入了国家政策,如果出现问题有专门的救助基金承担。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