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国家医改
智慧医疗:界限不清 “坑”与“机”并存

2017-12-01 10:5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健康产业生态圈中,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先后进场,将智慧医疗频频推到镁光灯前。在“2017中国大健康产业峰会”上,智慧医疗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中国互联网医疗走过了起步期,既有初入市场时春雨医生、丁香园等先后推出在线问诊服务引爆的流量之争,也有2014年资本热潮时高额投融资消息接连爆出。但从去年开始,互联网医疗不断出现裁员、寒冬等现象。

  到了2017年,跟风、热炒的声音少了,如何探索商业变现、盈利路径成了关注焦点,行业投融资也渐趋理性。互联网医疗老牌企业、新晋创业者们纷纷寻求智能化、智慧化技术和服务。自此,智慧医疗社区、医疗人工智能、智慧健康城市成为高频词出现在大众视野,每家企业都对智慧医疗有自己的理解与定义。

  独角兽工作室创始人刘谦在“2017中国大健康产业峰会”上指出:“我在做智慧医疗研究时,中国的医疗信息化、数据互联互通做得很差,医保、商保不发达,医疗体制改革、多点执业也都处在早期,这就是当时的现状。”

  智慧医疗之惑

  谈及智慧医疗带来的作用,从业者们给出的答复集中在辅助决策和提升效率方面。

  平安万家医疗董事长范少飞讲述,智慧的定义应该是基于数据一种决策、分析、干预,基于信息、数据做出更有效率、更正确的决策和措施。而健康998电商集团董事长蒋志涛则认为,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它应该由系统、智慧评测、智慧加强系统三者结合,通过互联网等技术,将个人、医生、社会形成一个闭环,最终结果是提高诊断效率和医疗质量。

  在智慧医疗兴起之前,互联网医疗和信息化建设从院内、院外两个维度对决策和效率有所助益,但大多游离于外围,难以看出成效。其中,在线问诊最早成为一股风潮,直至现在依旧盛行,但更多作为一种标配。

  “有的人是轻问诊,好大夫是重问诊。我们平台95%以上都是咨询类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解决掉了,之后医疗体系的承载力,受到的压力都会有好转。”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CEO王航说道。据悉,好大夫在线在“2018年战略发布会”上公布2017年1-10月的成绩单,其平台上的医生总计为社会贡献了166万小时业余碎片时间。

  药品领域则是医药电商的兴起,如今的趋势是,医药电商企业纷纷转型布局医疗,在线问诊、药店和医院等都在布局之列。健客总裁助理、副总裁郝建垚提出打造智慧电商,他说:“大家买药要买几盒,什么用量,治疗周期多长,过去我们通过慢病管理中心定期给用户打电话,现在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把疾病相关的周期性、依从性的管理放到系统里,实现精准用药和健康管理。”

  随着在线问诊和医药电商走入烧钱买流量、难以深入诊疗核心等怪圈,线下自建诊所、医院,搭建互联网医院,一度成为转型潮流。

  但医联创始人兼CEO、企鹅医生CEO王仕锐认为,布局线下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实现智慧医疗,而是填补空缺。“并不是把东西做得更高精尖,例如中国没有家庭医生,这种情况下与其追求智慧医疗,不如追求那些一定要做的事。”

  王航坦言:“智慧医疗也是我的一个困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医疗之间的边界并不清楚,当时说大数据的时候,我就觉得大数据是个框,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现在的智慧医疗也一样。”

  关注变现路径

  虽然对智慧医疗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关注医疗的智慧化,俨然成为众多从业者的共识。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成了智慧医疗浪潮中最大的水花。目前影像诊断是人工智能应用最多的领域。

  从事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发的健培科技创始人程国华如此定义人工智能与智慧医疗的关系:“实现智慧医疗首先是做医疗,懂医疗行业之后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医生,这个主次现在是很容易混淆的,所以很多成果没办法落地。”

  不过,新技术的应用并不容易,广受吐槽的是训练医疗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医疗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存在获取难、购买成本高、质量差等问题。国内目前获取数据的渠道主要是跟公立三甲医院合作,但医院与医院的数据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区域数据没有共享等“数据孤岛”现象的存在成了主要绊脚石。

  而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大量资金,尤其是作为一项服务推入市场时,需要围绕患者、医生、医院进行市场教育。这也是互联网医疗发展多年仍没有解决的问题。

  “整个医疗行业最大的机会之一在于服务变现,帮助医生将他们多年经验或知识给予合理展示。但网上很多东西是免费的,很多竞争对手可能也倾向于免费或者非常低的市场价格,那么能否烧得起这个钱,用户习惯能否教育过来?”刘谦说。

  王航也坦言,付费模式是很大的痛苦。今年上半年,好大夫在线在付费购买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因为医生的费用很高,没有一个付费收入的话,那医生服务热情又难以为继。

  “所以我们不断地去推一些标准,来帮助这个行业的一些医生去转变。当这些服务能力越来越提升,服务越来越多的时候,向服务接受者收费这个行为就合情合理。”王航说。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