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国家医改
从行政管理走向评价认证

2017-09-25 13:59   来源:健康报

  “我们不能只用行政手段管理医院,与国际接轨建立医院评价认证体系才是出路。”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管理咨询中心主任陈晓红说。

  新评价侧重“辅导”

  国际医疗品质大会(ISQua)是医院管理年度顶级盛会之一,每届会议都吸引众多国际权威卫生机构及世界各地医院管理者参加。2016年10月,在日本召开的第33届年会上,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用15分钟的英文报告,讲述了中国医院评审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这是中国人首次在这一级别的医院质量管理讲坛上发声。

  自信源自新一轮医院评审带来的改变。陈晓红介绍,目前我国32个省开展了医院评审评价,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2016年,一共评审、复评、评价了3210家医院。不少地区的医疗质量管理都有改善,如云南省在短短4年的评审中,二级医院质量管理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从2013年开始,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陈晓红带领团队开始了医院评价新模式的本土化实践。和评审与医院等级认定挂钩不同,医院评价更多地带有“辅导”性质,倡导对质量问题持续改进,实现医院水平“逐步提升”。“新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借鉴了台湾地区和JCI的精髓,以患者为核心,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进行评价,采用追踪评价方法,并引入PDCA质量管理模型。”陈晓红说。

  “以往的检查更多地关注制度措施有没有,现在更注重考察做的情况。”参加过70多家医院实地评价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童德军解释说,比如核查一家医院的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以前一般会看是否建立制度、考核对象和周期;现在则会从分级授权备案的医师入手,倒推这一制度的实施情况,在专业评审员的“连环追问”下,做或没做,一目了然。

  评价认证体系需顶层设计

  多位专家建议,应尽快对我国的第三方医院评审机构认证平台开展顶层制度设计。

  “认证的本质一是传递信任,二是通过第三方的审核和证明,可以告诉行业和社会,一个组织的管理、产品和服务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监管部认可处处长王孝霞说,医疗领域涉及的产品、服务质量、内部管理体系、评审人员等,都需要专业化管理。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医疗认证领域还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制度,医疗认证到底包含哪些要素还有待明确。

  王孝霞透露,标准化法即将发布实施,目前被誉为我国认证制度发展的最好时期。“医疗认证应该广泛地把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几方面有机结合,把现有的医疗评审做出‘底线’和‘高线’,这是国际上认可的认证手段,也是新的发展方向。”

  王孝霞说,医疗相关认证需要认证主管部门和医疗行政主管部门来共同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如职能分工、认证制度的推广范围、政府的采信和支持等。

  在现有体制下,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不是卫生行政部门一家的责任,医院能否健康发展受多因素牵制。因此,浙江省一直在积极探索医院等级评审与相关部门工作有效衔接的方式。浙江省设立了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委员会,由卫生计生、财政、物价、人社、科技、编办等部门组成,实行主任委员领导下的民主评议制,这让医院评审更具权威性,更容易获得当地政府和社会的认同,也更能够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参与评审的积极性。

  “同质化评审员的培训培养也很重要。”陈晓红目前正带领团队开展相关探索。她指出,评审员一定要具备专业性、管理能力和审核技能,既要有丰富的医疗质量管理知识,也不能脱离临床实践,准入门槛非常高。

  医院自我评价成新趋势

  近日召开的第三届医院评价与品质促进国际高峰论坛上,2017版医院评价标准已完成修订的消息,赚足了行业眼球。新一轮医院评审评价要求构建4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即医院自我评价、专家现场评价、医院管理统计评价和社会评价。建立医疗机构自我评价的意识和文化,正在成为新趋势。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利用近3年参加新一轮医院评审评价的时间,初步建立起一套基于PDCA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比如医院有病人摔倒事件发生,要追踪摔倒的原因,是地滑,是护士照顾不周,还是医生医嘱下错护理等级?或者医院管理中就没有防止病人跌倒的制度设计?如此重重分析,就会抓住引发问题的‘罪魁’并持续改进。”该院院长王建跃说,目前医院已经改进了200多个PDCA项目。

  “现阶段,还有许多医院尚不清楚如何建立与评审评价相匹配的内部全面质量持续改进机制。这从医院内部综合质量管理评价机制的主管部门多由评审办、三甲办等临时性机构担任,就可一窥端倪。”清华大学医学管理研究院中外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刘庭芳建议,加快建立由院长直接领导的内部评价综合管理中心,将医院内部评价上升到医院文化管理、战略管理的新高度,以期构建医院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刘庭芳说,目前我国正处在由政府主导的“第一方”评审向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化评审评价转换的过渡期,未来医院评审主体会呈现多元化发展、互为补充的局面。但这个过渡期要分步骤、分阶段走。“对医院来说,无论是哪种评审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