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各地实践
从“被动坐诊”到“主动服务”——重庆基层医改一线见闻

2020-01-15 11:05   来源:新华社

最近,重庆城口县庙坝镇中心卫生院收治了一名心脏疾病患者。接诊医生立刻给病人佩戴远程心电监护设备,相关数据被实时传送到县级医院。短短10多分钟时间,相关诊断结果就出来了,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近年来,重庆有针对性谋划医疗“强基层”,改善医疗服务,补齐基层医疗短板。

  

去年以来,重庆市梁平区财政投入1600多万元,为辖区内的基层医疗机构配齐了彩超、DR、救护车等设施设备。

 

“政府履行办医职责,保障财政投入缓解了医院的生存压力,配强设施设备增强了发展动力。”梁平区双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晓红对政府强化医疗卫生投入带来的变化感受明显。

  

医院环境、医疗设施设备的改善,受益的是群众。记者最近在双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访时看到,不少家长带着接种疫苗的孩子可以自主取号,有序排队,秩序井然。

  

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刚投用不久,对患者而言,通过自动取号、顺序排队,疫苗接种更加方便、规范。

  

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城镇15分钟,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重庆化“被动坐诊”为“主动服务”。

  

在重庆大渡口区锦凤社区,70多岁的周大爷患有脑梗,长期卧病在床。因为病情加重,一年多来,春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曹新伟每周要上门两三次,给周大爷提供服务。

  

“老人家你有低蛋白血症,平常要注意多吃些高蛋白食物,但饮食也不要油腻,不然容易拉肚子。”曹新伟在给周大爷清理坏死组织、为压疮部位换药的同时,会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提出建议。经过细致的护理治疗,周大爷的病情有了明显缓解。

  

“这些年来,通过强化投入,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有了很大增强,但不少地方还是门可罗雀,究其原因,还是群众不信任。”春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鲍教洪说,要重建医患信任,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是重要突破口。

  

大渡口全区有60多支家庭医生团队,活跃在社区一线。“我一般上午在医院看门诊,下午就可以为签约对象提供上门服务。”曹新伟说,“不坐等病人上门”,而是“给病人送服务上门”,这正是社区医生的优势。天天在社区跑,“曹大夫”的名字也越来越响亮,大伙儿有个头疼脑热,都愿意找他。

  

化“被动坐诊”为“主动服务”,既方便了患者,基层医疗机构也尝到了甜头。春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患者需求,推出了10种家庭医生增值服务包,包含中医理疗、针灸、慢病调理等。“因为医生对患者病情比较熟悉,增值服务包的设计有针对性,推广效果很好。”鲍教洪说。

  

建立紧密合作机制,依托医联体让基层医院做大做强;共建远程信息平台,让患者“就近”享受专家资源……构建市-区-镇街医疗网络,让患者能及时看病、看得好病,也是重庆医疗“强基层”的重要手段。

  

在荣昌区吴家镇,不少患者现在可以“足不出镇,享受专家‘就近’坐诊”。近年来,吴家镇中心卫生院配置了远程影像会诊平台,患者可以通过系统,与上级医院专家实时连线,实现科学诊治。吴家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易强介绍,依托临床影像、心电查阅等信息平台,荣昌区级医疗资源可辐射到乡镇,不少多发病、常见病在基层都能获得诊疗。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