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各地实践
龙头集聚带动重庆中医药跑出新速度 千亿市场待凤来

2017-12-20 11:15   来源:华龙网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古老的中医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年7月,我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中医药法》正式施行,为中医药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小到建立中医馆,大到打造产业研发平台,在重庆,不论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抢占千亿级市场。

  打通“经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突破口

  12月15日,开州区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小小的诊室里,王青松正忙前忙后,为村民把脉问诊,针灸按摩。

  靠墙竖着一个药柜,每个小抽屉内都摆放着两三种中药。村民高淑华刚刚抓完药,她说,家中老人这段时间肠胃不适,打算熬点中药调理下,“吃过好几回了,有效果,价格也不贵,一包才19块钱。”

  同一时间,位于主城的重庆中药材市场,不少市民正在选购中药材。随着寒冬到来,冬季进补、保健养生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不少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健脑明目等功效的中药材开始走俏。

  如今,越来越多的重庆人愿意走进中医诊室,或治病求方,或养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他们寻求中医药服务的一大平台。

  在开州,基层卫生室的村医都经过严格培训,能熟练开展各项基础中医服务。2012年至今,开州依托区中医院已先后培训基层中医药人员1000余名,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业务骨干进修近300人次。

  在垫江,当地将不低于10%的卫生计生工作经费用于中医药高级人才津贴、从事一线中医药人员补助及中医传承带教工作。如今,垫江已建成中医药类国家级重点(特色)专科2个、市级重点(特色)专科8个,中医参与治疗率达到84%,医疗服务有效覆盖了周边区县,外地接诊患者达20%。

  巴南将同步推进中医改革作为医改的一大重点。目前,全区建成各具特色的中医馆22家,22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100%的村卫生室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建设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区级医院中医药服务占比达45.04%,镇卫生院达49.68%,村卫生室达57.69%。

  随着覆盖区县乡村的中医服务体系逐渐形成,重庆中医事业发展的“经络”得以打通,成为中医药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市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重庆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仅2016年,全市就新增三甲中医院6所,二甲中医院9所。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有一半以上享受过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调养等健康服务。

  打造龙头 带动区县医院提质增效

  前不久,重庆市第四届膏方文化节在市中医院开幕,除在市中医院设主会场外,还在合川中医院、丰都中医院、潼南中医院、巫山中医院等多地设立了分会场。活动期间,该院组织多位专家深入社区义诊,服务数万人次。

  市中医院院长左国庆表示,之所以能连续组织如此大规模的中医文化活动,主要得益于该院实施的58项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的措施,包括院级名中医评选、中医药处方点评、严格落实“中医参与救治”硬指标等。

  为“筑巢”留人才,该院还设立人才基金1000万元,用于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截至去年底,该院博士增加至81人,硕士生导师增加至46人,博士生导师增加至3人,国医大师也增加至2人。

  系列改革措施成效显著。2016年,市中医院门诊中医参与率较2011年增长了24.02%,出院人数、门急诊人次从2011年的2.5万和103.6万,增加至6.85万和218.7万,使得市中医院已从“中医药特色不明显、无力实施重大疾病救治”的弱小医院,发展成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中医药发展的龙头。

  在自身升级同时,市中医院还发挥资源优势,带动下级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去年6月,该院与丰都县中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根据合作协议,市中医院将选派2名具有医学高级职称的管理专家和6名技术专家,分别到丰都县中医院工作1年、半年,从医院管理、落实医疗核心制度、队伍建设、新技术新项目等方面进行帮扶。

  一年多以来,丰都县中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外转病人逐渐减少,85%的病人在院内治疗,门诊量同比增长11.5%,并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建设等22项新技术新项目。

  产业集聚 千亿级医药市场待凤来

  11月24日,22个中医药类项目集中签约重庆南川,签约金额达221.45亿元,签约公司中不乏中国中药公司等医药行业代表。

  近年来,南川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已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的重庆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六大产业。此外,中国金佛山中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已建成投用,有望成为西部地区主要的中药材集散地。

  去年,中医药龙头企业康美药业与重庆市政府签约,投资50亿元人民币,包括在南川建设1000亩中药材种苗培育基地,建设西南地区最大中药深加工基地,打造西南地区最大中医药研发平台,投资设立中药材大宗现货交易中心等。

  武隆区政府也投入1000余万元支持中医药健康养生行业。兼具医疗、康复、养生、保健等多种功能的仙女山中医馆已经建成,仙女山健康养生休闲步道和药林初具规模。下一步,当地还将打造融中医健康养生与绿色环境为一体的国际健康旅游休闲胜地,将绿色氧吧与中医养生文化充分结合。

  聚焦效应背后,是政府政策支持。为支持医药企业入驻,重庆专门出台了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中医健康养生、中医健康旅游、中医特色康复、中医健康养老、中医药健康产品、中医药服务贸易等列入重点任务,去年成立的8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中,就有10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医药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各区县也制定了本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具体意见,力求在产业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重庆市医药工业投资达202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工业总产值692.7亿元,同比增长15.4%,比全市工业和全国医药工业平均增幅分别高5.2和6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全市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386.4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800亿元以上。

  种种数据显示,在全市工业体系中,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至2020年,全市医药制药业产值将突破13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将呈现出跨越发展的态势。

  随着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市场不断成熟,重庆中医药健康服务大格局已铺开,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千亿级医药市场正加速崛起。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