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各地实践
唐山:助力分级诊疗建设促进新医改持续深化

2017-09-28 10:15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经国务院审核通过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要重点加强基层和临床服务能力,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和诊疗资源下沉,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覆盖了全市740多万城乡居民。目前,全市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7所,乡镇卫生院179所,村级医疗卫生机构7193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0所,民营医疗机构5123个,全市基本建成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三位一体的卫生服务网络。在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中,我市注重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网络,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但由于受配套政策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以及服务能力不强等“软件”短板的制约,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医疗资源配置“头重脚轻根底浅”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状况不容乐观。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持续深化新医改、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抓手。为此,我们一定要坚定目标方向,明确工作责任,强力推进。

  1.做好顶层设计,合理配置资源。以政府为主导三医联动,协同做好分级诊疗的顶层设计,破除制度壁垒,横向上制订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推进,纵向上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完善实现。尽快修订医保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支持分级诊疗签约服务的具体措施,引导基层首诊,进一步提高参保人在基层选定医疗机构就医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加大二、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价格的差距,建立具有专科特色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费减免和专科特色等政策,引导病人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各级医院床位规模限制,遏制大医院盲目扩张,改变大医院对基层医疗人才和患者的“虹吸”效应。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为重大改善民生项目列入政府考核体系,细化工作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健全问责机制,通过柔性的政策建立起引导到基层就诊的“刚性”机制。

  2.提升社区医生素质,提高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一是加快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对紧缺、高层次人才的招聘和使用自主权。二是强化上级医院对社区医院的技术帮扶。可考虑采取“考核+绩效”的激励方式,鼓励医生到基层带职工作,并作为职称晋升的条件。同时注重发挥团队的作用,帮助社区完善就诊流程,修正就医理念。三是鼓励基层医院在抓好基本医疗的同时积极拓展特色服务,想方设法把病人留在基层。四是进一步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强全科医生和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培养,由市卫计委统筹管理全科医生教育示范基地(联合市级三甲医院、医学高等院校等),服务示范指导全科医生师资培训,切实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和服务能力不强的短板。

  3.积极推进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通过家庭医生组与居民建立契约关系,建立以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为核心、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居民健康责任体制,对居家病人实施远程监护和上门诊治护理,对居民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慢性病防治。要正视目前存在的优秀医务人员不愿到基层工作、患者参与社区家庭医生赴诊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设置和家庭医生医保支付体系,改革家庭医生的收入方式,激发人员活力,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层工作。同时,注重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考核评估体系,促进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4.由政府主导,探索建立“医联体”协作框架,以期实现未来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之间的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互补。可以先在唐山市区试点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各区三甲医院、二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私立医院等医疗机构组成纵向联合体,实现大、小医院资源整合。探索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联合模式,充分发挥大中型医院人才、技术及设备优势,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优势,建立各级医疗机构间分工合作机制,全科医生团队归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中管理,“医联体”为全科医生团队打造资源共享的支撑平台。三甲医院相关科室专家可以分批进驻二甲、私立医院定期坐诊,进驻专家可实行“预约制”,市民通过先预约后看病,建立信息共享系统,方便专家远程会诊的进行。

  5.借助“互联网+”搭建分级诊疗技术协作平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进一步普及和完善网上挂号方式,合理分配优质医疗资源;探索建立分级诊疗转诊网络平台,以期实现患者转诊的全程高速联通和无缝对接;按省统一部署,开发建设远程医疗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实现上与国家、省远程医疗系统,横向与市直医疗机构,下与县(市)区医疗服务平台对接,提供远程会诊、影像、病理和心电诊断等服务,实现信息的管理、统计和查询服务;积极推动移动医疗服务发展,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6.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提升百姓的健康素养。把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医生执业和百姓生活的必然和自觉行为,使百姓充分认识到基层医院对感冒、高血压防控等常见病、慢性病和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并不差,明白这些病在当地医院就可以解决。同时,由政府层面通过建立医保的浮动制度来推进健康宣教工作,通过医保的调控手段,强制百姓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