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各地实践
用制度建设 让患者“息怒”

2012-09-11 03:33   来源:深圳商报

  昨天,本专栏谈到“医生不是万能的”,希望让患者理解医生。今天,我们想从患者的角度谈一谈,如何通过制度建设,让患者“息怒”。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中国老百姓就像愤怒的小鸟,随时会愤怒,随时会爆发。这种状况,当然与个人修养有关,但是,除了提倡大家提高个人修养以外,我们必须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改善大家的就诊体验,让大家平息怒火。因为患者的愤怒未必有道理,但一定有原因,不重视其中的原因,仅仅呼吁让患者理解医生,矛盾就不可能解决。
  首先,我们要通过制度建设,对看病的预期进行管理。现在,一进医院,大家就陷入了一连串的不可预知,不知道起个大早能不能挂上号,不知道请半天假看病够不够,不知道看病要花多少钱。而不可预知最容易引发愤怒,因为一些患者会对就诊过程产生各自的预期,这些预期一旦和现实发生冲突,就会引发愤怒。所以,医院不仅要为大家看病,还要管理大家的预期。比如说,像滨海医院那样的预约制,就能解决大家对挂号的预期;在很多医院实行的单病种限价制,就能解决大家对费用的预期。总之,如果医院多想些办法,让大家对看病每一个环节的预期都与事实相近,大家怎么会愤怒呢?就像在香港迪斯尼游玩,有的游戏要排很长的队,但园方在队伍中设立了“半小时”、“一小时”的等候提示牌,大家排队前就对等候时间预期明确,结果也就不会等到愤怒。
  其次,我们要通过制度建设,让医患矛盾的防火墙更加坚固,更加醒目。这次发生在鹏城医院的事件中,砍人凶手并未进行任何形式的投诉,这当然有其个人的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应发生作用的医患矛盾防火墙在这起事故中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现象,本身就值得我们反思。比如说,我们对于投诉渠道的告知,能不能更清楚、更醒目呢?我们能不能把相关投诉电话贴在医院最显眼的地方呢?我们能不能把所有的医患矛盾解决渠道印在病历本上呢?同时,这道防火墙不仅要醒目,而且要起作用,要让患者用起来真正感到方便,这样,才能让医患矛盾当中的患者摆脱无助感,进而避免走向极端的冲动。
  当然,更为重要、也更为根本的制度建设,是要大力兴办非营利医院,特别是推动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医院。现在,大量的医患矛盾发生在民营医院,由于这些医院有较大的营利压力,同时这些医院服务的人群又往往是中低收入群体,就成了矛盾的高发区。正是看到了这种状况,年初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长陈竺提出“十二五”医改需要突破的8个关键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今年4月,深圳拟定的《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提出,“引导社会医疗机构从资本运作向举办卫生事业转变,对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以美国为例,80%以上的医院是民营医院,民营医院90%以上是非营利性质,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社会团体、个人以成立基金会的形式进行资助,而营利性医院主要面向高收入群体。如果我们的民营医院也能多数成为非营利机构,那么就会大大减少医患矛盾产生的土壤。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