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北京医改
-->
院前急救 生死时速

2023-10-26 08:57   来源:北京日报

  近期,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本市全年急救呼叫满足率为99.5%,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新中国刚成立之时,北京的院前急救工作曾是一穷二白,70多年过去,北京已织就一张较为完善的急救网,时刻为百姓护航。

  新中国成立之时,北京的卫生急救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1950年,北京市公共卫生局成立了一个急救组,只有几位医生、护士和3辆旧美国军用救护车。当时的急救电话为5局5678(后改为55局、522局),沿用了好多年。
  
  1952年,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分会在东四区开办了10个群众性的急救站。这些急救站设在开业中医的门诊部或西药房里,每站备有急救箱、急救药品和担架等,并配有10至20名急救员。急救员来自受过训练的中医、中西药房职工和街道卫生工作积极分子,虽然他们不能经常驻守站内,但因为有健全的联络网,遇有急救任务时,10分钟内就能到位。急救站为群众解决了不少问题,像关节脱臼的孩子、煤气中毒的患者等都得到了及时救治,颇受群众欢迎。(1953年1月24日《北京日报》2版,《红十字会在东四区举办急救站》)
  
  急救站的经验迅速得到推广,厂矿、街道、学校、农村人民公社陆续有了急救站和急救员。据本报1954年5月26日2版《一年多来取得显著成绩急救了约五万人次》记载: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分会从1953年1月开始协助90多个厂矿、工地训练了1758名急救员,并根据厂矿、工地的需要和具体情况,协助他们成立了159个急救站。
  
  为了加强急救工作,保证急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1955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北京市急救工作暂行办法》,规定全市急救工作由北京市公共卫生局急救站统一管理。各区卫生科(卫生建设科)组织医疗机构和开业医师,按分区服务的原则,划分地段,担任急救任务。全市各医疗机构的救护车,受市公共卫生局急救站统一调度,并分区分组轮流值班担任急救运送工作。(1955年9月5日《北京日报》1版,《市人民委员会制定急救工作暂行办法》)
  
  然而,由于条件所限,市民的急救需求仍难以满足,尤其是一些郊区县。1959年,市公共卫生局开始建立京郊急救站,以县医院为基础,市急救站与当地共同组建,并将市里的一些救护车分配到远郊区县。当年,北京的郊区县都建立了急救站,其中,近郊海淀、丰台建成了市急救站的直属分站,初步形成了北京急救网络。可惜,由于历史原因,这个急救网络没能得以发展,一度只剩下市急救站、海淀急救站和丰台急救站了。(1998年9月6日《北京日报》8版,《北京的急救事业》)
  
  急救中心领衔立体急救网
  改革开放后,北京市卫生局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丰台、海淀新建、改建了急救站,危重病人的现场抢救和转运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急救体系已无法适应社会需要,建立城市急救网络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急救中心应运而生。
  
  1988年,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医疗急救中心——北京急救中心建成。该中心是我国与意大利政府合作兴建的现代化新型急救医疗机构,楼顶有直升机停机坪,楼内有设备齐全的高压氧舱、血透析室、CT室、脑电图室等。建成后,主要以院前急救为重点,承担北京急救和重大意外灾害事故的急救指挥、调度、统计和分析,并进行各种危重病人的现场抢救、转运及途中医疗监护。(1988年3月26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急救中心开业》)
  
  同年,设在北京急救中心的急救电话120开通。该系统由急救受理台和急救调度台两部分组成:急救受理台连接着全市城近郊区39个电话局,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拨叫120,即能直接接通市急救中心;急救调度台将全市7个区级急救站和27家中央、部队、市属、区级综合、专科医院连为一个三级医疗急救网,接到病人急救电话后,可直接与这些医院急诊室或急救站通话,通知其做好急救抢救、接收及现场抢救转运的准备。(1988年4月23日《北京日报》1版,《请拨电话:120》)
  
  北京急救中心24小时全天候服务,每当突发危急重症,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拨打120。过去,人们呼叫急救车往往只是作为特殊的交通工具,为了把病人从家里送到医院。自从120开通后,急救车赶到现场,紧急救护就已开始,因为车上有除颤机、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齐全的抢救设备,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机。
  
  到1996年,北京急救中心已与机场、铁路、地铁等交通部门实现了急救联网,京城初步形成了以急救中心为龙头,地上地下立体交叉的城市急救网络。(1996年4月7日《北京日报》2版,《拨通120 急救车即到》)
  
  120和999纳入统一调度平台
  2001年,我国第一家集救护、救灾、救助为一体的综合救援中心——北京红十字会999紧急救援体系投入运行,为京城增添了一条急救生命线,也打破了120急救独家垄断的格局。此后,120和999这两个急救体系保持各自运行,在竞争中促进了京城急救网络的发展。
  
  999开通时,全方位启用GPS卫星定位系统、电子地图和车载微型打印机,指挥中心的地图控制屏可以自动切换出报警电话的位置,从电话接通到急救车出发,整个过程不过2分钟。(2001年9月20日《北京日报》5版,《999牵起生命线》)
  
  很快,120也引入了卫星定位系统,呼救受理和调度时间由过去的3分钟缩短到1分钟之内,急救半径缩短到4至7公里。(2002年3月23日《北京日报》5版,《60秒内出动》)
  
  2003年,北京急救中心为10个远郊区县急救分中心安装了120远程调度终端,配备了车载电台,令京郊的急救半径缩短到10至15公里。(2003年12月15日《北京日报》5版,《京郊急救反应时间缩至一刻钟》)
  
  2004年,999急救中心在天通苑建立分中心,把生命的绿色通道铺进这个拥有20万人口的小区,为病人赢得了更多抢救时间。(2004年5月11日《北京日报》8版,《急救反应时间从半小时缩至5分钟》)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120急救网络在原来100个急救站的基础上又新增65个,呼叫满足率从奥运会前的92%增长到99%以上。(2008年11月18日《北京日报》6版,《急救电话10秒钟内接听》)
  
  2010年,999急救中心启用3G视频急救呼救系统,患者按下遥控器上的报警按钮,其视频就能立即发到999急救指挥中心,画面上同时还显示患者的家庭住址及电话信息。(2010年7月23日《北京日报》5版,《999启用视频呼救》)
  
  尽管120和999的竞争令不少患者受益,但也常有家属情急之下出于“双保险”心理同时拨打120和999,造成资源浪费。而且,120和999“各自为政”,双方的急救站也存在重复建设和空白建设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北京市对120和999两张急救网进行了整合。
  
  2011年,北京120/999院前医疗急救联合指挥调度平台启用,两张急救网实现统一调度指挥,人们无论拨打120还是999都能呼叫救护车,但如果两个号码都有拨打,系统便会有显示,避免重复出车。(2011年7月16日《北京日报》5版,《120/999联合调度平台启用》)
  
  如今,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呼叫号码统一为120,当然,人们还是可以拨打999呼叫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的。
  
  遇突发事件担当转运“急先锋”
  每当遇到疫情或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不可或缺,而院前急救则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转运“急先锋”大任。
  
  2003年,北京非典肆虐。为了控制疫情局部扩散,减少交叉感染,北京采取了随诊随收随治的方案。据本报2003年6月17日1版《战略大转折》报道,当时,2163名非典病人需要从各区县非定点医院转运到市定点医院治疗,120发挥了大作用。对于病情较轻的病人,120为每辆急救车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对于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120启用了专用抢救车,车上装有车载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痰机、一次性密闭吸痰管和吸氧机,有了这些先进装备的保驾护航,即使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也得以平安转运。由于计划周密,没有一例非典患者因转运出危险。
  
  2012年7月21日,京城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灾害。当天夜里,999急救中心共接到各类求助电话15000余次,出车631次。由于多个路段出现积水断路,急救车也被大雨围困,医护人员抬着担架徒步涉水,成功转运救治病人650余人。“为救治一名心脏病患者,我们当晚出动了两辆救护车进行接力救援,成功将患者安全送到医院救治。”时任999急救中心副院长田振彪说。(2012年7月23日《北京日报》7版,《雨夜999急救转运650余病人》)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北京急救中心担负着转运新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发热患者以及其他急危重症患者的任务。急救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高温酷暑中连续奋战,确保了相关人员及时安全转运。(2020年7月13日《北京日报》2版,《北京急救中心累计转运新冠肺炎相关人员2万余人次》)
  
  多年来,面对一次次的突发状况,院前急救始终牵着这条城市生命线,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立法促进院前急救体系不断健全
  近年来,伴随着急救立法,北京院前急救体系不断健全。
  
  2017年3月1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救护车人员要具备搬抬能力、急救车应当安装计价器等一系列规定,为加强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2016年7月23日《北京日报》2版,《急救机构应负责搬抬有需要的急危重患者》)此后,《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进行了修改,进一步明确了院前医疗急救与非急救医疗转运分类服务和管理制度,加强了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医疗急救的衔接,社会急救能力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急救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2018年,中国红十字999专业航空医疗救援机队正式成立。这支由两架空客H135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1架达索猎鹰2000LX、1架湾流G550专业航空医疗救援固定翼飞机、两辆航空医疗救援专用车以及10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航空医疗救援队伍,救援网络可覆盖全球。(2018年9月11日《北京日报》7版,《“空中ICU”可抵全球救援》)
  
  根据规划,到2023年底,全市机场、火车站、城市轨道交通站、交通枢纽、长途客运站、公园、景区、体育场馆、大型商超、影剧院、学校等重点公共场所将实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施设备全覆盖。届时,AED等急救设施设备信息将联通至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实现社会急救与专业急救的有效衔接。(2021年12月28日《北京日报》9版,《重点公共场所将实现急救设施设备全覆盖》)
  
  前不久,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本市全年急救呼叫满足率为99.5%,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16.04分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3年9月21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随着院前急救体系的日臻完善,未来,京城的生命救护通道将更加快捷、畅通。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