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聚焦新医改 > 北京医改
养生节目“扶正”需建立行标

2014-10-29 02:01   来源:北京商报

  近日《健康365》、《杏林好养生》等节目被禁播,实际上很多电视养生节目以传播中医养生科普知识为由,穿插推销各类保健品、药品等过分商业化推荐,诱导消费,损害老百姓利益。对此,中国保健协会科普教育分会副会长张立认为,要建立中医药养生标准和科普人才的培训标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荧屏养生乱象的问题。

  养生节目要规范到细节

  “不论是大健康科普知识,还是中医药养生知识,传播给老百姓,提高其健康素养,指导老百姓如何健康地生活,都是很必要的。”张立讲述,比如说中医养生知识,冬天吃火锅,夏天吃苦瓜,春天喝蒲公英,秋天喝百合粥,子时要休息,晚上少吃饭等,菊花加冰糖去肝火,加枸杞可以滋阴,这样的养生方法简单、好操作。这些对于普通人群的健康养生具有指导意义。然而,如果通过电视养生节目向老百姓推销药品或者保健品,这显然不妥。

  媒体目前都是企业化运作,有的是公司承包电视栏目,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把养生节目做得很商业化。“这就存在如何正确传播养生知识的问题,首先是传播的人才必须是专业科普人才,相关监督机制也要流程化。”张立认为,电视台养生节目的监督流程化,需要把规则细化到“接电话”这样的细节,有的节目当场打电话给观众,如果想做养生项目,首先加入会员等需要交大笔费用,有欺诈的嫌疑。

  要建立科普人才培训体系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电视台做节目、讲养生知识的,如何使科普人才专业化、正规化,这需要有相关培训,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都可以承担这个功能。”张立认为。

  据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与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日前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要在规范从业人员技术服务标准化培训方面进行合作。“行业协会做中医养生科普人才的培训,建立培训体系,进行相应的考核符合现在的养生市场需求。另外,长期以来西医西药对人引起的认识误区这些也需要传播,但如何做到在传播过程中不夸大、不传播错误理念,这就需要进行相关培训。”张立讲述。

  养生方法缺乏行业标准

  对于中医药的非药物疗法,现在老百姓接受得越来越多,但是拔罐、艾灸、足浴、按摩等这些非药物疗法没有行业标准。“有的养生节目讲得很好,但是缺乏行业标准,这些方法老百姓在生活中无法实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推动标准的建立。”张立认为。

  向老百姓传播健康知识,需要教授简单的非药物疗法,比如说灸足三里可提升人的免疫力等,但需要制定标准,明确距离皮肤多远、多长时间。手脚寒冷灸哪些穴位、简单的穴位配置等,需要出台标准细则。“大众健康和小众健康是有区别的,有的人需要个性化的高端养生,比如对于经常脱发这样的亚健康现象,需要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个人体质进行亚健康调理,这就属于小众健康的范畴,可以咨询相关中医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张立表示。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