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关注物价 > 重点商品物价关注 > 关注食品价格
生猪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到2017年

2016-11-07 14:50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今日生猪价格呈现出了滞涨调整行情,各省生猪出栏价格小幅波动为主,部分地区出现小幅回落的态势。此次猪价的震荡回落主要是需求端支撑力度尚未火力全开,而且屠宰企业亟需稳定住目前持续上涨的态势,压价倾向明显,加之南北价差的缩窄和天气因素对生猪的调运有抑制作用,因此猪价近半个月的持续上涨之后迎来此番行情。但这并不会形成实质性的下跌走势,养殖户需理性对待。

  而且,目前生猪供应依旧偏紧,屠宰企业采购仍有一定压力,供需博弈持续。不过下周即将迎来立冬节气,这对提振猪肉消费可谓是再添一把火,南方腊肉制作需求也将逐步开启,而一旦腊肉制作开启,猪价也将迎来涨势。目前来看整体市场等待需求旺季提振,短期国内猪价窄幅调整行情为主。

  持续反弹态势不改 供需博弈激烈

  本周生猪价格一直处于持续反弹的态势,虽然这两日屠宰企业压价明显,供需博弈激烈,而且今日出现了滞涨调整的态势,但是后市基本上涨势主基调,因此在需求旺季未来临之前,持续反弹小涨的态势不改。

  本周北方地区涨幅略好于其他地区,整体回归8元以上的价位,南方地区稳中伴涨,等待腊肉制作的提振。而且本周全国大范围迎来降温天气,刺激猪肉市场消费有所好转,加之养殖户压栏惜售情绪的上升,市场适重猪源偏紧,屠宰企业收猪难度加大,被迫提价。不过屠宰压价意愿依旧较大,昨日也出现了压价动作,其直接结果是猪价出现调整和微幅回落,但业内认为猪均是瞬间的结果,后市猪价利好逐渐增加,预计短期内猪价将持续反弹小涨态势。

  生猪屠宰企业交易的主体地位难以动摇

  一直对屠宰企业的压价能力“佩服有加”,从这几年的压价手段和成果来看,其逆转占据的能力趋势让人惊叹,尽管我们认为他有失公平。但是需求市场本来就是强于供应市场的。放眼望去,目前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规模依旧较小,而且有实力的大企业很少,而生猪屠宰企业已经具备较强的实力,虽然现在生猪企业发展加速,但是奈何屠宰企业根基家底丰厚,所以生猪屠宰企业交易的主体地位难以动摇。

  而且下游市场比上游市场距离市场的距离更近,而且纵观猪价走势,有多少的时间是养猪人说了算的呢?大部分时间是由生猪需求方决定,养殖者只能被定接受或者仅做小幅调整。随着对私宰、定点屠宰的不断整治,屠宰企业的实力其实会不但增强,那么需求方的议价能力自然会提高。所以无论是行业转型还是构建生猪期货,提高供应市场的议价能力应该重点考虑。至少可以距离平衡的状态更近一点才好。

  生猪市场:风水轮流转 养殖户需惜“行情”

  猪肉价格来看,由于冷空气席卷全国,刺激猪肉市场消费有所回升,加上猪价持续反弹,肉价跌幅收窄。而生猪价格保持持续反弹的态势,养殖户开始惜售,市场适重猪源偏紧,屠宰企业采购压力增加,压价力度减弱。市场供需博弈激烈,卖方市场稍占上风。而仔猪价格随着猪价持续反弹,跌幅较之前收窄,加之秋冬季疫情风险增加,仔猪成活率降低,行情发生了些许的转变。而目前玉米价格已处低位,短期涨跌两难,整体来看,本周猪粮比为9.34:1,较上周微幅上涨。

  目前来看,后市生猪市场涨是主基调,而起后市利好猪价涨势的因素逐渐强劲,猪市或再次迎来卖方市场,屠宰企业压价力度减弱,同时保持着博弈态势,伺机而动。对于养殖户而言除了关注市场动态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和疫情防控,同时更要珍惜行情,保持博弈、适度出栏、理性压栏。

  生猪期货为何至今难以面世

  生猪期货已经是业内讨论依旧的事情了,生猪期货对于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规避猪周期带来的暴涨暴跌的行业地震行为。但是,在中国,生猪期货至今难以面世,而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难以完成的。

  原因何在?主要是生猪养殖业还不具备这个条件。目前,我国的生猪养殖业处于规模化以及产业集中化的快速转型时期。我们面临的背景依旧是传统的散养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可以说饲养方式还未发生根本转变,虽然现在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和10年前相比提高了1倍,但是距离建立生猪期货的条件依旧差的远。现在生猪市场面临着一大堆沉疴痼疾:如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质量不高、品牌竞争力低;疫情风险大;产品不易标准化,也没有国家标准等。所以说建立生猪期货,不是没有机会,还是我们的条件还不充足。

  集约规模化程度不高 生猪养殖业依旧是个不成熟的行业

  生猪市场“猪贱伤农,猪贵伤民”的问题由来已久,而且至今也没有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养殖户也只能是在猪周期暴涨暴跌的漩涡中饱受煎熬。

  其实,养猪人常常用“水深火热”来形容养猪业,常常说猪市如股市,可以看出,养猪业的“暴躁”、“不安定”的特性,正是因为如此养猪人也是如坐针毡。

  业内表示,由于我国养猪业是以散养粗放饲养为起点的,直到目前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依旧是如此,可以说集约规模化程度不高,生猪养殖业依旧是个不成熟的行业,这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

  养猪群体和猪市本来就是相互作用的,养猪群体的不成熟自然不会有成熟的猪市,而猪市的不成熟自然难以造就成熟的行业。显然我们的目标是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显然未来养猪业必然是大资本、农牧巨头主宰的,显然,散养的时代终将告别。

  业内:生猪存栏量还是维持在一个稳定数值内的

  散养进入退市时代,自然会腾出大片的市场空白,但是这并不能作为供应缺口大小的唯一标准,正如业内所说的,缺猪不代表缺猪肉,散户退出并不代表存栏减少。确实现在供应存在缺口,但是以上的论断也不无道理。

  生猪行业规范化和集中度提升,规模化的发展将代替散养成为主要的生产力,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禽畜养殖环保的防治监管,导致全国各地大量养猪散户因环保不达标被淘汰,养猪门槛大幅提高。可以说环保倒逼了转型,同时也清楚了一条规模化之路。

  虽然,淘汰的数量较大,但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在提升,而且很多大型养猪场和农牧企业趁机整合扩张,存栏上升补足了这部分缺口。所以说,生猪存栏量还是维持在一个稳定数值内的。况且,进口猪肉也在发挥着影响,因此,猪价的暴涨和供应的短缺在后市难以明显的表现出来。

  生猪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到2017年

  自从6月份生猪价格出现暴跌继而维持了近5个月的下跌态势之后,业内对猪周期已经走下坡路的看法支持者甚多,但是也有部分专家人士表示,能繁母猪存栏进程恢复缓慢,加之生猪养殖业进入散养退市时代,而且环保的整治存在阻碍作用,所以生猪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到2017年,上涨猪周期并未结束,只不过涨势已经放缓而已。

  猪周期其实是由能繁母存栏猪数据决定的。可以说,目前为止这个数据是最权威的。8、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均是下滑的,那么对应10---12个月后生猪的出栏量,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大量的来自其他供应源的冲击和操纵因素,猪价难以大幅下跌。业内表示截止明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还是在近期范围内的,因此养殖户不要过喜过悲,保持理性,根据自身实际调整存栏结构。

  接下来生猪价格保持小幅度回升概率大

  生猪价格从10月中旬起有所反弹,随后止跌反弹的态势逐渐蔓延,并且带动养殖利润回升,当前养殖户自繁自养头均盈利水平也重回600元以上。北方生猪价格也全面反弹至了8元以上的价位区间。而且,随着冷空气入侵全国,猪肉消费出现回暖态势,北方猪价尤其是东北地区涨势明显,南方猪价稳中小涨,局部调整。

  本次供需博弈也是卖方市场占据上风,虽然屠宰企业压价心切,但是难见成效。而且降温利好消费,9月份进口猪肉环比下降,相对减轻了国内市场供给压力。加上当前生猪产区供应轻略有减少,养殖户压栏惜售,也提振了猪价。业内认为在需求旺季来临之前,生猪价格还会保持小幅度回升,但是指望回到像年中那样20元/公斤以上的高位其实很难。估计在供应端没有大的减损的晴朗下难以出现暴涨行情。

  明年依旧是景气年 但或难现今年高位

  今年生猪价格的走势可谓是一波三折,尽管是有“史上最强猪周期”的庇佑,生猪价格在年中出现高点以后依旧持续了将近5个月的跌势。但是这并未妨碍这个行业正在经历的景气周期年。之前生猪行情低迷了三年,加之目前能繁母猪存栏进程恢复缓慢,甚至可以说供应缺口还是在的。整个行业景气周期仍将维持至2017年,只是明年价格可能难现今年高位。所以养殖户不要过度看悲后市。

  尽管今年二季度猪价出现阶段性下行,而起跌势轰动,但整体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无论是生猪市场还是仔猪市场的价位走势都比去年同期高。而且此轮猪价涨势比去年早了近二十天,加之后市需求旺季的支撑,后市三个月的猪价走势基本上涨势主基调。只要养殖户能够保持适度的压栏和出栏,不给屠宰企业压价的机会,养殖户的盈利空间还是不错的。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