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关注物价 > 分析预测
多数专家认为2016年将保持宽松货币政策

2016-02-26 00: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报告:

  多数专家认为2016年将保持宽松货币政策

  为及时把握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自2013年8月首次联合开展每年2次的“年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走势直接相关的问题,最终收到121位专家的答复。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专家们关于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势以及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问题的最新认识和判断。现将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大部分专家认为

  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恐进一步下滑

  调查结果显示,76%的专家预期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全年增速在“6.5%-6.8%”之间;12%的专家预期在“6.8%-7.0%”之间;8%的专家预期“小于6.5%”;3%的专家预期“大于7.0%”。因此,超八成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呈现进一步下滑的态势。

  2015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14年上涨1.4%。63%的专家预期2016年中国CPI增长在“1.4%-1.8%”之间;22%的专家预期在“0.9%-1.3%”之间。考虑到2015年CPI比上年上涨1.4%,因而超过四分之三接受调查的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物价水平将呈现一定的上升态势;但也有近四分之一的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物价水平将持续下降,通缩压力将进一步上升。

  2015年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较2014年下降5.2%。40%受访专家预期2016年中国PPI增长在“-5.2%— -4.2%”之间;26%的专家预期在“-6.2%— -5.3%”。有七成接受调查的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PPI将呈现上升态势,但仍有三成的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PPI将呈现持续下降态势。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改革,截至2015年12月31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按中间价为6.4936,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下跌约6%。当前人民币贬值预期依然强烈,那么,2016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变动趋势和幅度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45%的专家预期按中间价2016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贬值,贬值幅度在3%左右,约为6.6884的水平”;35%的专家预期“继续贬值,贬值幅度在6%左右,约为6.8832的水平”;10%的专家预期“基本保持稳定”。另外,有6%的专家提出不同的观点:如贬值至7.0的水平;继续贬值,贬值幅度在4%左右,约为6.73的水平;继续贬值,贬值幅度在10%左右,约为7.1的水平;先贬值后趋稳,约在6.85—6.40之间的水平。因此,超过八成接受调查的专家认为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呈现一定的贬值趋势。

  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2%(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9%(实际增长7.5%)。调查结果显示,53%的专家认为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2015年8.2%的水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2015年8.9%的水平”;21%的专家认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2015年8.2%的水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2015年8.9%的水平”;19%的专家认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2015年8.2%的水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2015年8.9%的水平”。总的来说,超过一半的专家认为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呈现下降趋势,但也有二成的专家认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呈现上升趋势。

  201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总额约为55159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那么,2016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如何呢?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2%的专家预期2016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2015年名义增长在“9.0%—9.9%”之间;26%的专家预期在“10.0%—11.0%”之间;16%的专家预期在“11.1%—12.0%”之间;17%的专家预期在“12.0%以上”;9%的专家预期在“9.0%以下”。考虑到201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名义增长10%,因而有近六成接受调查的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固定资产增速将保持上升态势,但也有超过四成的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继续保持下滑态势。

  2015年按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总额比2014年下降2.5%,增速下降明显。那么,2016年中国出口总额增速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35%的专家预期2016年按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总额增长在“-2.5%— -0.1%”之间;35%的专家预期在“0%—2.5%”;26%的专家预期在“-5.0%— -2.6%”之间;2%的专家预期在“-5.0%以下”之间;2%的专家预期在“2.5%以上”。由于2015年按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总额比2014年下降2.5%,因此调查结果表明,超过七成接受调查的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将保持一定的上升态势,但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将持续保持下滑趋势。

  多数专家认为

  2016年将是宽松货币政策加稳健财政政策

  2015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M2)余额为139.2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3%。调查结果表明,43%的专家预期2016年M2比2015增长在“13.3%—14.3%”之间;29%的专家预期在“12.2%—13.2%”之间;14%的专家预期在“11.1%—12.1%”之间;14%的专家预期在“14.4%以上”;2%的专家预期在“11.1%以下”。考虑到2015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M2)比上年增长13.3%,因此调查结果表明,近六成接受调查的专家认为2016年M2的增长将保持上升态势,这意味着2016年中国政府将可能持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5年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1.72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81万亿元。那么,2016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的变化趋势如何呢?调查结果表明,70%的专家预期2016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大于11.72万亿元”;18%的专家预期“小于11.72万亿元”;12%的专家认为“无法判断”。总的来看,有七成接受调查的专家认为2016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保持增加趋势,这进一步预示着中国央行在2016年将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月8日结束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那么,实施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调查结果显示,83%的专家认为是“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67%的专家认为是“继续运用抵押补充贷款、中期借贷便利、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65%的专家认为是“通过政策法律约束,令小贷公司、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等规范发展,真正打通银行间交易市场”;62%的专家认为是“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提高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在财政政策方面,我们对2016年财政政策可能实施的空间进行了问卷调查。85%专家认为是“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和市场主体留有更多可用资金”;66%专家认为是“阶段性提高赤字率,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相应增加国债发行规模”;63%专家认为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按可持续性、保基本原则增加基本民生支出”;61%专家认为是“加大统筹财政资金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使用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55%专家认为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处理好化解债务风险与稳增长的关系”;52%专家认为是“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运用PPP模式支持交通、公用事业等基础实施投资”;45%专家认为是“加快推进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进行营改增,降低企业有效税率”;39%专家认为是“扩大长期建设债券发行规模,通过贷款贴息、资本金补助等措施,引导银行贷款和民间投资方向”。

  八成专家认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宏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那么,改革的重要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72%的专家认为“通过提高产品品质改善供给产品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优势产能,化解产能过剩”;69%的专家认为“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和互联网+,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通过推动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创造经济增长的新极点”;67%的专家认为“改善当前需求产品结构和供给产品结构不匹配、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64%的专家认为“加快推进垄断性领域改革,允许民营资本以独资或混合所有制形式进入垄断行业参与竞争”;62%的专家认为“进一步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生产率的提高”;61%的专家认为“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让市场有能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淘汰效率低下的‘僵尸企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60%的专家认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简政放权,约束政府治理边界,交由市场支配资源”;52%的专家认为“加快实施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40%的专家认为“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还有专家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创新能力等。

  从微观层面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打通要素流通通道,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那么,改革的重要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83%的专家认为“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铁路等领域,引入新的投资者,鼓励和加强竞争”;81%的专家认为“着力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培育人力资本,改造金融支撑体系等”;72%的专家认为“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71%的专家认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由粗放经营转向精致生产,提高附加价值比重,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65%的专家认为“通过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挤出过剩产能,按现有产能将减产配额分配到各地,同时允许配额交易,积极推动优势企业主导的市场化兼并重组”。此外,还有3%的专家提出了其他观点,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民营经济,把产权制度改革与资源配置机制再造、消化过剩产能结合起来等。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