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关注物价 > 分析预测
制度多元挑战金砖银行

2014-08-12 10:41   来源:东方早报_ccud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称“金砖银行”)以及应急储备安排的成立,肯定是一个大事情,也许可以视为与二战之后构建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平行的体系。

  但是一个挑战就是,金砖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是一个全球代表性的金融安排,成员国有亚洲的、非洲的和南美洲的。

  全球代表性的金融安排跟以前的亚洲开发银行、拉美开发银行这种比较区域性的金融安排的特点不一样,而且我们这个安排是既带有开发银行的性质,又带有货币体系的性质,应该是跟之前的尝试都不同,但恰好是它的全球代表性会带来一些挑战,因为金砖五国内部国家的异质性还是蛮强的,中国跟南非、俄罗斯是不一样的。

  在这种代表不同经济体的性质的前提下,要能够取得无缝运行,对管理和策略方面的挑战是比较大的。无论世界银行也好,IMF也好,本质上是西方的体系在主导,西方体系内部对一些原则的认同度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这个新的体系的认同度和一致性的程度可能不像IMF这么高。

  由此带来的一个挑战是,我们中国的基建和银行贷款的模式是比较成功的,我认为这种模式是金砖银行实践背后想要推广的东西,或者是可以带给我们好处的东西,比如印度多修一点铁路等。但是中国模式的成功,可能有一个前提,对基建类的投资,最大的挑战是,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有一个鸿沟,基建投资能够带来很多社会收益,但很难直接落实为项目投资人的收益。

  而在中国,通过基础建设的投资,有一个特殊的制度安排就是我们的土地国有化,这种情况下,基建所带来的发展可以通过土地升值对当地政府、银行都有一个回报,但要在土地私有制的国家推动基建投资,它带来回报的挑战可能就比中国大一点。

  这样的话,金砖银行对这些国家基建进行贷款支持时,其运营和管理的难度是比较高的。因为在此之前,世界银行或各地的开发银行都做过很多尝试,为什么各国家的基础设施贷款还是落后于需求?是有这些困难在里面的。金砖银行这个政治意义要能够延续下去的话,需要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合理性,经济上合理性在技术上需要克服的难点,就是怎么样在土地私有的国家去推进这个基础设施建设时,能够做好这个项目的识别,做好风险的管控,以保证贷款的归还。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应急储备安排。清迈协议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没有被动用,国际学术界也是有非常多的讨论,我们的新的应急储备安排能否超越清迈协议的制度安排里面的某一些失效点,能够在未来发生金融动荡的时候,真正地让储备安排被利用上,我觉得在制度的设计上面,还是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地方。

  IMF的贷款被诟病非常的多,之所以IMF把它的贷款和很多的条件挂钩,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有一定的经济合理性在里面,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的时候,出现的流动性问题和支付性的问题有时是无法事先进行区分的。如果是流动性的问题,有一个临时性的流动性的提供者,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如果是有支付性的问题,可能提供贷款的人就会三思而行。

  但是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无法截然地分开到底是流动性的问题还是支付性的问题,尤其是没有一些条件相挂钩,逼迫各国进行痛苦改革的话,可能就没有动力去做这个改革。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我们的储备安排,如果仍然和IMF挂钩的话,有它的意义,而且有相当正面的意义。

  但是实际上我们这个安排是承担了更多的风险,而没有得到IMF所具有的安全性,所有这个安排里面是有一些风险与回报不对称在里面,所以对于这个安排,我之前也做过一些研究,我是强烈地主张,要更多地依靠央行的互换来解决这个问题。

  换言之,这个贷款所发生的危险要由各国的央行来承担,而不是储备资金来承担,由于央行具有对本地货币无限发款的权力,如果是央行来选择对自己国内的金融机构来贷款,由它来承担对这个贷款的风险的话,可能会比由这个机构直接向各国机构贷款要更安全一点。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