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角下节约型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
2013-01-06 00:00
来源:光明日报

  建立在资源、能源大规模消耗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我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振兴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树立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管理理念

  政府管理创新离不开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设计。当前,我国政府的施政理念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经历了从“控权”到“服务”的变化。但面对生态危机的巨大挑战,传统的政府理念显然难以适应“低碳时代”的要求。而政府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者,也是低碳发展的主导者、引领者和组织推动者。在指导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和发展模式,把低碳经济理念作为指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源泉,确立低碳经济发展思路。

  为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需要将环境保护的考量因素深入到政府理念,贯彻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决策和具体执政行为中;各级政府要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与工作举措,明确低碳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基本原则、工作重点、保障机制;在政府自身管理上,要树立绿色生态绩效衡量标准,完善绿色问责机制,带头做好节能减排和绿色采购工作。

  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建设节约型政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走低碳经济之路,是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在此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建设节约型政府,引领社会风气,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进程。

  搞好政府部门自身的节能工作,减少行政成本支出。建设节约型政府,就要减少包括会议成本、通讯成本、招待成本、车辆成本、建筑成本、设备及其他易耗品成本在内诸多不必要和不合理的支出。要通过推广电子政务,切实提高行政办公的信息化水平,同时,要从细节着手培养公务员的节约习惯,比如尽量使用自然光、实行双面打印、外出办公关闭电源、进行公车改革等。

  控制好公共投资项目成本。发展低碳经济,政府既要明确自身职能定位和能力限度,又要综合利用好社会公共资源,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功效。要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民生等领域,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供给公共产品,避免公共资源被用到虽能在短期内增加财政收入但有损生态的领域。

  鼓励政府采购低碳产品,鼓励低碳消费。政府采购的数量大、品种多,对消费市场能够起到引领作用。为了发挥政府采购调节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需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明确政府采购对环保产品的支持,规范采购实施过程。要通过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推广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和家电用品,并优先采购带有环保和节能标志的产品,加快环保型和节约型政府建设。

  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政府、市场、公民三方互动的低碳治理模式

  治理模式的选择是政府与市场博弈的结果。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政府行为与市场作用是一种互补关系,单纯的政府行为与市场调节都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实现低碳发展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从国际上来看,利用市场手段实施减排已是大势所趋,各国都积极建设发展相关市场,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国也可以积极研究和试行。例如,可以建立一个节能减排的可供交易的市场,通过交易机制发挥市场优化环境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体现排放权的稀缺性和价值,有效确定排放权价格;由政府主导的价格机制,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导向的价格机制,在能够形成有效市场竞争的领域,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增强市场主体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和压力。

  实现低碳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制定规则和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政府要制定低碳发展的社会目标与政策,引导经济向低碳的方向发展;政府要通过立法与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推进低碳经济运行;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制度;政府应在经济政策、信贷、税收等方面支持和鼓励企业的清洁生产,促进企业引进低碳技术与开发低碳产品;政府要加快职能的转变,努力营造一个良性、公平的市场环境;政府要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培育公众的低碳意识,促使公众养成低碳的生活、消费方式。

  实现低碳发展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发展低碳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必须起主导作用,社会中的每个企业、每个公民也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要积极转变消费观念、参与低碳决策、践行低碳生活,共同参与到低碳社会的建设当中。

  推广绿色GDP,建立科学的绿色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改变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政绩观,建立科学的绿色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政府绩效考核的标准取向应该是科学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因此,对干部进行考核时,不仅要看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更要看当地的社会发展情况。其中,和谐发展、稳定发展、公平发展应在干部政绩考核中占据重要地位。

  设立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建立“低碳评估体系”。应当增加一些诸如单位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硫和含氧化合物的排放量、污染物的排放量、绿化率、森林覆盖率等在内的有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约束性指标,并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碳排放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级政府政绩挂钩,使之成为今后考核地方经济工作的关键指标。

  要引入多维绩效评估方法。实现干部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增加社会公众对地方干部绩效考核评价的话语权。绩效评估过程中要实行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通过现代多媒体工具和手段,进行公众测评、网上评议、专家评议。

  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把对干部进行考核的结果与干部的使用、评优、奖惩挂钩,实现目标、绩效、奖惩之间的互动,并根据考核结果,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对在绩效考核中没达到要求的干部,要进行问责,以提高政府对各项低碳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度,发挥好政府的监管职能。

  

 
·北京市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将建 ·全国低碳发展体系酝酿启动
·低碳出行,理念到行动有多远 ·中国能源清洁低碳化需要多头并举
·北京市启动绿色低碳循环园区试点建设 ·让低碳绿色成为普遍价值观
·低碳时代将至 碳减排概念潜力无限 ·北京市正式发布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构建公平合理国... ·从绿色低碳发展中创造新的增长点
京ICP备08003934号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