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再次重度雾霾 治理污染要淡化政绩观
2013-11-04 07:27
来源:法制日报
  继哈尔滨因为重度雾霾,不得不停课后,近日,东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及南京等地再次陷入了雾霾天气中。为了改善大气污染,河北的一位市长痛心疾首地表示“大气污染就像一块无形的石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抬不起头”。而某市委书记甚至表示要动用“动干部”这张很敏感的牌(11月3日《人民日报》)。
  对于改善大气污染,包括整个环境污染上的一些听起来很严厉的手段,我们都不应该感到惊讶。往大了说,这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大事;往小了说,不管是呼吸还是生存,环境污染了,每一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无论是领导还是百姓。不管是从哪个角度,都有足够的理由和紧迫性来治理和整顿包括大气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
  可是,我们又对这类口号熟悉得很,从雾霾出现的那一天起,各地就说要大力治理雾霾,但结果呢?面对公众对雾霾天气的质询,南京市环保局竟然回复“周末专家休息,无人回答雾霾问题”。如此态度如雾霾一样浓浓地污染着公众的信心。人们不是不可以等待,也不是不知道,整治大气污染非一日之功,只是人们更担心,这种更像给后人用来乘凉的栽树行为,在立刻渴望乘凉、立刻享用政绩的需求面前,能有多少吸引力。
  就像城市内涝一样,其中不缺乏壮士断腕般的治理决心,但一到暴雨,依然漂浮,为什么?下水道再宽,不下雨,没有人能够发现它的长处,宋朝那条用了几百年的下水道,也不过是最近几年才让人感觉到它的好。反倒是高楼大厦、工厂马路,能够直观地看到成绩所在。一个可能需要多少年才能够让人看到好处的下水道,一个只要进入这个城市就随时可见的钢筋混凝土,再加上一种更看重GDP或者速效政绩的考核模式,领导会选择谁,一目了然。所以说,治理大气污染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能够带来多大的政绩。
  据说为了治理大气污染,北京市将“十二五”期间GDP增速由8%下调至7.5%;天津将在区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中,将生态环境分值提至22分,位居第二;河北也将在干部考核标准中,大幅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的权重。很显然,都认识到了治理大气污染的核心所在。但仅有这些远远不够。
  从各地环保局为污染企业做埋伏,甚至充当保护伞的现象上看,除了考核模式的变化,让领导有耐得住寂寞的资本之外,还必须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对于那些污染企业的管理以及潜在污染企业的引进,设置严格的整治和审核门槛,一旦出现问题,要问责到底。只有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双管齐下模式,让治理污染从源头开始,或许才是治本之策。
 
·哈尔滨刺激楼市再放“大招”:取消... ·哈尔滨首次把新能源纳入供热规划
·哈尔滨取消45项社区证明 ·哈尔滨市猪肉涨到每斤15元 环比每...
·哈尔滨首日供暖PM2.5“爆表” ·哈尔滨市内一河水变红 环保局称系...
·哈尔滨气温急剧回升 12个监测点全... ·哈尔滨社区低碳生活起步
·哈尔滨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 名牌... ·哈尔滨2日调整成品油价格 93号每升...
京ICP备08003934号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