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广节能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重要举措
2010-07-15 14:50
来源: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据粗略估计,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27%。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40.8亿平方米,占城镇建筑面积的21.7%,比例逐年提高。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带着广大网友关心的建筑节能方面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

记者:通过近几年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我国建筑节能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果?

武涌:我国建筑节能法规体系正逐步完善。我国有《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制定了建筑节能的专门法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住房城乡建设部从对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的监管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两方面入手,推动建设领域的建筑节能工作。

1980年,北京地区1个采暖期平均每平方米消耗25公斤标准煤,以1980年的标准为基线,我国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到1996年,我国完全实施平均能耗降低30%的节能强制性标准。从“十一五”开始执行比1980年建筑平均能耗降低50%的节能强制性标准。

去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了全国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到2009年底,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9%,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为90%,基本完成国务院提出的“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0%以上”的工作目标。全年新增节能建筑面积9.6亿平方米,可形成9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全国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40.8亿平方米,占城镇建筑面积的21.7%,比例逐年提高。北京、天津、河北、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等省区市新建建筑全部或部分实施65%节能标准。

记者:很多网友不清楚自己的住房是否是节能建筑,请您谈谈节能建筑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及当前建筑节能在全国推广的情况?

武涌:工业、交通、建筑是我国消耗能源最多的三大领域。据粗略估计,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27%,建筑领域必须担负起节能减排应有的责任。前一阵我们在沈阳调研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沈阳的很多老百姓自己到街头找装修队,自发进行住房的节能改造。为什么?因为他们住的房屋发霉结露,冬天冷夏天热,临街的住房噪音还大。他们看到一些示范户改造之后的效果非常好,就自己花钱改造。改造之后的房屋冬暖夏凉,居住舒适,从长远看还能减少居住成本。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推广节能建筑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要让更多老百姓知道它的好处。

从检查结果看,一些地方对建筑节能发展趋势认识还不到位,部分省(区、市)对建筑节能的考核评价没有纳入本地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考核体系。各地对建筑节能的经济支持力度有所提高,但远远不够,尤其是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方面,各地需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具体说来,我们从调研中发现,“干烧不热”和“高烧不退”的现象还很普遍。“干烧不热”大多是没经过节能改造的建筑,供热厂把锅炉烧得很热,但由于建筑保温性能差,热量都散发掉了,屋子里面同样很冷;“高烧不退”多是经过节能改造的建筑,由于节能改造不完全,比如调节温度的阀门没有入户,导致屋内温度很高,浪费了许多热能。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把工作做细,没进行节能改造的要抓紧改造。

记者:不少网友有这样的疑问,节能建筑是否会推高房价?您怎样看待这样的观点?

武涌:按照节能65%标准建造的房屋每平方米的成本比普通住宅多出100元,而且节能建筑在使用阶段节水、节电、节气,比普通住宅高出来的购房成本5年到7年就能回收。所以,节能建筑与房价没有必然联系。

记者:加大政策引导对节能建筑的推广有重要作用,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从哪些方面推进建筑节能的推广应用工作?

武涌:除了继续完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之外,我们将继续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颁布实施北方地区65%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指导有条件地区制定并实施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研究完善经济制度,形成鼓励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建筑的财税政策体系。

在新建建筑方面,我们将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力度。全面推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民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等制度。继续推动有条件地区执行新建建筑65%的节能标准,力争“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全面实施。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实施“10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项低能耗示范工程”建设工作。

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我们将加大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力度。督促和引导地方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模式,促进地方政府加大力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抓好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规模应用,并促进建筑节能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

 
·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多领域应用 河北...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推广防治经验 助力复工复产 ·推广ETC,要兼顾“少数人需求”
·2020年全国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 ·推广低碳地产海南可走在全国前列
·北京将新增推广应用800辆以上燃料... ·京津冀将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服务冬奥
·我市推广“亩产吨粮”生产模式 ·进一步推广“三明经验” 探索福建...
京ICP备08003934号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