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导航 > 园区疫情影响监测
(第三期)服务业上市企业及园区疫情影响监测信息

2020-05-09 15:25   来源:京信网

  【受影响企业】 ●金融企业

  建设银行发起设立50亿元抗击疫情稳定发展基金,由建行全资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建行湖北省分行、湖北高投集团和湖北国翼投资共同设立和管理,用于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参与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信银行发行“疫情防控债”。为支持外贸企业平稳发展,稳定外商投资环境,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出台十条措施。主要是:全面开通防疫外贸企业的业务处理绿色通道;推出新产品和新政策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搭建“航运在线通”线上海运费支付方案;升级对外贸企业的开户和结算服务等。中信建投打出抗疫组合拳:一方面,通过加速业务线上化转型保障投资者权益;另一方面,通过捐款捐物、关注疫情影响下实体企业融资等方式帮助实体企业渡过难关。在疫情防控期间,中信建投“云办公”制度下线上研究与咨询服务活动及线上经纪业务均取得显著成效。研究与咨询服务方面,自1月31日以来,中信建投累计召开线上会议226场,较去年同期增长10倍。

  中国人保公告显示,1月份,中国人保共收入保费918.57亿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33.99亿元。

  ●科技服务企业

  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扩大春招规模,开放超过6000个就业岗位。

  ●信息服务企业

  百度升级“共度计划”,提供总价值20亿元的专项基金帮助近百万合作伙伴企业度过难关。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昆诺天勤拟出资3000万元投资北京昆仑医云科技有限公司,取得科亚医疗融资后2.42%的股权。航天信息旗下浙江诺诺网络科技免费开放电子合同线上签约,即日起至2月29日登录诺诺电子合同网站申请开通,即可免费使用,免费使用期自开通上线之日起至2020年5月1日。

  博彦科技智慧楼宇品牌“博彦集智”推出疫情防疫体温检测方案,不仅能够实现红外非接触式快速体温检测,还能实现活动轨迹回放,进一步做数据分析,实现全方位战“疫”。眸视防疫机器人在海淀医院防疫隔离病区正式使用。该机器人搭载消毒清洁系统,可自主围绕消毒目标持续进行360°无死角消毒。百度启用智能语音机器人进行疫情采集分析工作。

  光环新网公司董秘董秘高宏表示,疫情期间公司收入平稳,如满足客户对IDC新增需求,会有时间上的延误,新增收入或许会体现在下个季度。工程软件龙头公司广联达公司称,在不进一步恶化的前提下,疫情对公司不会有沉重打击。工程项目延期开工会导致工期节奏更加紧凑,对软件产品功能产生新的需求,催生公司相应产品上线。若社会经济秩序能够在二季度恢复正常,同时叠加政府的相关措施,公司的业务需求会呈现恢复性增长。

  ●文化创意企业

  总投资164亿元的光线(扬州)中国电影世界项目复工。光线传媒项目执行副总经理袁虹表示,光线传媒计划上半年在扬州拍摄3部电影,首部电影剧组拟3月份进场拍摄。整个项目建成后,可年产影视剧100部,聚集产业主体200家,年直接拍摄制作产业消费3亿元。

  ●商务服务企业

  为解决万达广场中小微商家现金流困难,万达商管集团联合微众银行推出商家纾困融资方案,预计至少100亿元资金驰援中小微商家。万达广场单个中小微商家可授信100万元额度,同时可享受优惠贷款利率政策。蓝色光标宣布自主研发的一站式在线营销平台—蓝标在线体验版正式上线。疫情期间,蓝标在线将开放给所有注册企业免费使用。

  ●现代物流企业

  京东快递推出“中药无忧寄”项目,为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的患者提供中药快递服务。

  ●旅游休闲服务企业

  为协助上下游合作伙伴顺利度过难关,去哪儿网启动“众心”扶持计划,减免指定时间段内机票、酒店、玩乐产品代理商佣金、线下门店管理费。与此同时,去哪儿网还推出了多种营销扶持方案。如,目的地流量板块提供价值1.5亿的营销资助,协助商家实现快速曝光;玩乐产品组织以复苏为主题的系列营销活动,组织景区、商家开展多种复合式营销活动,建立复苏期各类利于行业的商家共享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现代商贸企业

  美团宣布启动“春归计划”:美团外卖、美团闪购、美团买菜、快驴进货等决定和全国1000余个城市配送合作商一起,再提供20万个长期就业、灵活就业岗位。此外,美团宣布启动春季校园招聘,面向应届毕业生提供产品研发、商业分析等超1000个岗位;继续开展社会招聘,开放超过3000个产品研发、商业分析、业务运营、综合职能等岗位。京东集团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京喜直播推出“7+8”双轮扶持政策,并上线“直播小店”模式。其中,面向产业带商家,京喜直播推出“零门槛、免审核、0费用、千万级流量扶持、免费培训、本地化服务、直播小店模式”7大政策,帮助商家快速上播推广。针对滞销商家,京喜直播还开放了商家与主播的撮合平台,商家可极速提报直播推广商品。

  1月20至今,叮当快药每天的线上订单量约比去年同期订单量增长700%以上,叮当快药app日活相比同期增长超过10倍。

  ●教育企业

  为防止疫情扩散,满足不同需求人群对学习的需要,中国联通推出“沃学习”在线教育平台,汇聚行业头部教育品牌内容,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站式终身教育服务。

  东方时尚驾驶学校表示,东区智能驾驶培训示范基地的正常训练将于2月20日起恢复。

  ●房地产服务企业

  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建工集团在京的北京冬奥村人才公租房项目、首都机场线西延线等116项重点工程全面复工。新华联文旅全力开展线上售楼,联合多家主流媒体平台打造网红项目,包括西宁、长沙、银川、天津、惠州、芜湖、三亚等在内的多地项目,快速形成了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营销新模式。目前,新华联文旅各地项目已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同时,有序推进复工。

  【受影响园区】 

  ●中关村科学城

  中关村科学城已复工情况及问题。总体情况。据海淀区人民政府网站信息,从市级监测重点领域涉及海淀区情况看:市经信局监测的规上工业企业涉及海淀380家,已开工205家。从区级层面情况看:2019年营收排前30名的企业,已有23家复工,复工率76.7%,另有4家企业拟于2月底前复工。区内37家一级央企中,除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和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外,其余35家均已复工,复工率94.6%。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7个行业、5121家重点企业,按照到岗工作、弹性工作及远程工作等方式,已复工复产2209家,其余企业也将于近期复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防疫物资缺乏。小米、旷视、滴滴、比特大陆、航天科工、融通公司等一批区内重点企业均对防疫物资提出了需求。当前情况下,企业既想尽快复工复产减少损失,又担心防疫物资短缺防控不到位导致疫情蔓延,面临两难选择。返工人员不足。目前,全国各省市仍在加强疫情防控和隔离管控,外地员工返程返岗困难,且外地返京人员均需14天隔离,使得企业用工方面受到影响。供应链运转不畅。目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复工时间不一,导致企业供应链运转受阻。比如,小米、联想等重点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多在外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能正常开工,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正常生产。企业资金链紧张。目前,企业不能复工没有营收,但仍需支付工资、房租、贷款利息等固定支出。尤其是中小企业,工资、社保、房租等相关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约九成,大部分企业的现金流仅能支撑2—3个月左右,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下一步工作。一是跟进精准服务。继续分行业、分领域进一步摸清企业(项目)开复工状况和企业需求,细化企业分批分类复工方案,强化对企业(项目)开复工的指导服务。对于涉及疫情防控以及民生必需的领域,要保障条件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对于全区重点龙头企业,倡导通过在线办公、弹性办公等方式,尽快实现全面复工。二是积极协调物资。三是助推科技战“疫”。积极推广区内企业人群密集地点监测筛查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防疫筛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大推广新经济企业科技赋能疫情防控的应用场景,引导开复工企业在线办公、在线办会,减少人群聚集。四是全力组织复工要素。全力组织区内企业申请国家、市级各类专项资金,保障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协调沟通,切实解决好企业的物资运输问题和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复工复产问题。切实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灵活处理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劳动用工问题,指导企业与工会和职工协商工作时间和工资问题,最大限度稳定企业用工。五是紧盯投资促进。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项目开工建设协调调度力度,确保去年和今年供地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建设。在财政收入压力较大情况下,进一步压缩非必要支出,统筹财政资金,计划根据建设项目开复工和推进进度,采用防疫补贴等多种方式进行鼓励支持。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汇龙森科技园开发的“森空间园区多终端智慧化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助力园区企业落实好人员排查、医学观察、出入管理、卫生管理等各项防疫工作。

  【城市和生活影响】 北京近5000家便利店恢复正常营业。据《北京日报》报道,目前,本市商业服务业中连锁超市、大型商场、批发市场、商超物流等开工率均在90%以上,可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消费需求。根据近期服务类消费需求回升情况,本市正逐步推进餐饮、家政、美发美容等行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复工复产。

  30余家影院尚无复工时间表。据《北京商报》报道,目前,北京市内的30余家重点电影院均未复工,且皆无明确复工时间表。疫情期间,万达影城开展了员工业务的线上培训,并针对卫生防疫、安全管理、客户权益保障、品牌管理等多项内容制定统一规划,明确员工在疫情期间业务开展的诸项标准。博纳国际影城、保利国际影城、金逸影城、大地影院等,均已陆续通过线上渠道开设卖品店,对外销售零食、电影周边产品等。

  【专家观点】 

  对疫情影响的分析。预计疫情影响1—2月中国消费减少1.38万亿元。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预计,新冠肺炎疫情会影响1—2月消费减少1.38万亿元。其中,预计度假休闲旅游消费下降9026亿元,餐饮业消费下降4211亿元。不过在线教育消费有望增加300%,在线短视频消费将上升60%。2020年滑雪行业遭受重创已成为现实。北京市滑雪协会副主席伍斌表示,由于疫情暴发,国内雪场全部在春节期间暂停营业。初步判断,对于国内大部分滑雪场而言,2019—2020雪季已基本结束,99.9%的户外雪场只能等到下个雪季才能恢复雪季经营,而室内雪场何时能恢复营业还要看疫情发展以及政府的管控政策。按行业规律,春节以及2月、3月的滑雪人次会占到整个雪季的40%—50%。同时,受天气影响,有很大一部分户外雪场在12月中下旬才具备开门营业的条件,部分雪场甚至会在1月初才能完成首次造雪。因此,2020年滑雪行业遭受重创已成为现实。疫情不可能导致供应链大规模转移。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企业转移供应链成本高昂,全球企业在有些领域对中国供应链依赖程度很高,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大规模供应链转移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应对疫情的建议。要避免因疫情冲击带来的“超调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于春海认为,目前,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业自身,都在为企业的逐步且有序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必须认识到,在国内需求被疫情压制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事实上是无法复工复产,不能简单粗暴地要求其复工复产。对于这类企业,政策重点是帮助其维持生存,避免疫情成为正常市场机制以外的企业淘汰机制。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是短期中的成本和损失分担问题。需通过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手段,在全社会分担和稀释疫情的影响,同时需要鼓励和引导成本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理分担,包括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及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分担。这样才能避免因疫情冲击过度集中在少数行业或企业而带来的“超调问题”。此外,在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除保障抗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应的企业以及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企业,还需重点关注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企业。受疫情影响,很多出口企业难以顺利复工复产。这段时间内,国外客户必然会竭力在我国之外寻找替代性供给来源,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时间过长,或导致我国的很多出口企业逐步失去国际市场。为此,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条件下,必须创造条件有序恢复这类企业的生产和供给。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五点建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主任盛朝迅认为,保物资,夯实企业复工复产基础。企业配备防疫物资是复工的前提,但目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必须尽快化解。畅交通,保障物流通道顺畅和员工有序返岗。疫情之下,多地实现网格化管理,封村封路封小区,原本顺畅的出行受到限制,一些复工企业面临人员短缺或者原材料进不来、货物出不去的困境,必须尽快打通交通“大动脉”。要按照分区分类施策的要求,疫情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撤销所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检疫站点,恢复封闭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和阻断的国省干线公路。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也要保障低风险地区交通运输工具进入或者途径本地,实现全国道路运输基本通达。支持物流快递企业率先全面复工复产,对物流快递企业给与特殊的稳岗就业补贴,对物流工作人员可以给与为期三个月特殊补贴,并加大宣传报道和荣誉激励。优服务,保障复工企业相关需求。为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关部门和地方精准施策,出台了很多扶持措施,为推动企业有序复工,政策上还需继续加码。一是将企业复工的监管模式由“前置审批”改为“事后监管”,通过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企业复工复产防疫指南,加大监管和指导力度,保证复工有序有效进行。二是协助解决企业用工难题,通过开通专列、点对点包车等方式有序组织企业职工返程复工,打通务工人员返城的通道,确保安全返岗。三是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创新专属信贷产品、设定单笔贷款金额上限和企业数量下限等,扩大受惠面,确保更多中小微企业得到“滴灌输血”资金,避免企业资金断链引发连锁反应。重协同,推进全产业链协调运行。促创新,鼓励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网络视频、竞技游戏等线上消费发展,鼓励企业转型增加网上消费业务,支持生物医药和远程医疗新业态发展,培育新产业新动能。

  【外省市应对措施】 广东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广东省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和推动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一、进一步加大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力度

  加强防疫指引。省统一发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系列预防控制指引,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指派专人指导企业完成复工复产准备工作,确保企业在疫情防控达标前提下复工复产。落实复工条件。细化复工复产保障方案,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职工返岗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返岗,以及口罩、防护服、消毒用品、测温仪等防控物资购置问题。统筹做好防护。支持企业做好职工健康管理。鼓励大型企业设立集中隔离点。鼓励各类省级以上开发区由管委会统一设立集中隔离点。对不具备自行设置集中隔离条件的中小企业,由当地政府集中安排。拓宽招工渠道。加强省内外劳务帮扶协作,落实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度,精准摸查发布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推进线上供求匹配对接和远程招聘。

  二、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减轻社会保险负担。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的企业,允许延期至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补办补缴;补办补缴社会保险费用免收滞纳金,相关待遇正常享受,不影响参保个人权益记录。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继续对不裁员、少减员的企业实施稳岗返还失业保险费,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予以返还。鼓励受疫情影响企业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发放援企稳岗补贴。对职工因疫情接受治疗或被医学观察隔离期间企业所支付的工资待遇,按照不超过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的50%补贴企业,所需资金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中列支。鼓励企业组织职工(含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参加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补贴;平台企业(电商企业)以及新业态企业参照执行。

  三、进一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疫情防控期间,准许企业延期申报纳税。对符合延期缴纳税款条件的企业,依法延长不超过三个月的税款缴纳期限。对纳税确有困难的企业,依法合理予以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定期定额”户,合理调整定额或简化停业手续。及时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等政策。减轻企业租金负担。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能正常经营的民营承租企业免收第一个月租金,减半收取第二、三个月租金;鼓励其他物业持有人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免租金。免租金两个月以上的企业,按免租金月份数给予房产税困难减免。加大技改资金支持。企业在规定期限内通过技术改造扩大疫情防控急需重点调拨物资产能或转产上述物资的,对其符合条件的设备购置额加大奖励力度。

  四、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加强金融纾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给予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利率和减免利息支持。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开通中小企业疫情应对金融服务专区和“绿色服务通道”,统筹省级扶持中小微企业专项资金,依托平台为贷款企业提供贴息和风险补偿服务。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梳理确定全省防疫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用足用好国家专项再贷款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省级财政对相关企业扩大口罩机、防护服贴条机、负压救护车等重点急需设备及关键、紧缺零部件生产予以资金支持。对国家和省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以及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作用突出的其他卫生防疫、医药产品、医用器材企业的2020年新增贷款部分,省财政按照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予以贴息。鼓励各级财政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畜禽水产养殖企业、休闲农业企业给予适当补助。鼓励市县财政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应收账款融资等重点支持,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对创业者个人或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可视情展期1年,并继续享受财政贴息支持。支持企业担保融资和租赁融资。取消省内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反担保要求,省融资再担保公司对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范围内的融资担保业务免收担保费用,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新增融资担保费率不超过1%。融资租赁公司要调整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酌情减免不超过6个月的租金利息,免收租金罚息。优化企业小额贷款服务。监管指标优良的小额贷款公司经过批准,融资杠杆率可放宽至净资产5倍,单户贷款余额上限上调为不超过注册资本的5%且不超过1000万元。鼓励对受疫情影响企业和个人下调贷款利率、延期或展期贷款1—3个月、免除1—3个月罚息和增加信用贷款及中长期贷款。优化企业征信管理。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企业,可按照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各地贸促会要建立“绿色通道”,根据实际情况为受疫情直接影响的外贸企业出具与不可抗力相关的事实性证明。

  五、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

  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对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医疗资源、生态环境等在建和新建项目,优先保障用地用林等资源指标;对新建非盈利性医护场所,所需建设用地指标由省统筹解决;创造条件保障项目建设必须的钢材、混凝土、砂石等建筑材料及时供应。完善审批工作“直通车”制度。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采取网络、视频等技术手段开展项目评估评审,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依托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面实行项目审批“不见面”在线办理。建立疫情防控物资境外采购快速通道。完善疫情防控物资境外采购快速协调机制,设立防控物资进口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对能提供主管部门证明、涉及特殊物品的防控物资实行便利通关政策,无需进行卫生检疫审批。对疫情防控治疗物资实行“两步申报”“提前申报”“担保放行”等作业模式,确保通关“零延时”。强化涉企信息服务支撑。依托“粤商通”平台,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期间惠企政策措施,搭建企业诉求响应平台,推动各地建立诉求响应机制,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