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导航 > 委办快讯
北京市审改办公布54项“放管服”任务细表

2016-08-17 02:26   来源:千龙网

  抓紧研究制定一批支持功能疏解、产业对接、城市改造等方面管用解渴的政策措施,指导和支持各区工作顺利开展。

  ——郭金龙

  “放管服”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点抓手,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是“放管服”的根本目的所在。从最新公布的54项任务细表中,从居委会书记和工商登记干事的讲述中,我们不难看到本市“放管服”改革稳健而清晰的步伐。

  昨天从市政府审改办获悉,随着《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正式出台,本市“放管服”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审改办昨天公布了包括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审批中介服务、督查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完成各类“奇葩证明”清理在内的54项改革任务分工细表。

  放

  上半年又有77项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

  在“放”的方面,今年上半年,又有77项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目前的精简比例达到52%。用市审改办相关负责人的话来说,已经精简到非常“瘦”的地步,北京市地方行政审批事项,已基本没多大精简空间,“但是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做,年底前我们将对国务院取消的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还要再精简一部分项目”。

  除了审批事项精简,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推进重点项目的审批改革,也将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据介绍,上半年已对全市800多审批事项的上万条申报材料进行逐项查阅,形成近400项中介服务的底单。根据工作任务分工表,今年年底前将完成所有中介服务的清理和规范。这也意味着,过去项目单位进入审批环节前,需要通过三方中介机构递交上去的审查报告,有一大部分将被取消。

  南水北调工程配套供水设施、2022年冬奥会、2019北京世园会、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审批流程改革,也是今年简政放权的一大亮点。

  管

  制定8项责任清单政府由审批改监管

  在“管”的方面,根据任务列表,本市将全面开查事中事后监管,再制定8大专项责任清单。这意味着政府部门的定位,将实现由审批到监管的转变。市审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取消审批后你们怎么监管?制定监管措施了没有?每一个部门都要被检查这些内容。”

  监管改革的另一大亮点是,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的制定。去年年底,政府部门116项通用责任清单、6大专项责任清单正式出台,各个部门“必须作为”的各项职责公之于众。

  今年,在通用责任清单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细化每个部门每一项职权运行环节对应的责任事项。此外,在去年已经制定的人口调控与服务管理、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秩序治理等6个专项责任清单基础上,今年还将编制8个专项责任清单,包括城市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缓解交通拥堵等重点领域。

  服

  200多项“奇葩证明”9月前完成清理

  在优化服务的改革方面,着力清理诸如“你妈是你妈”“某人已火化”等各类“奇葩证明”,将成为本市今年的一大重点工作。据市审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彻底清理基层的“奇葩”证明,已成立专项调研组,目前已掌握涉及21个部门、310项证明事项的底单,今年9月底前全面清理基层办的各式证明和盖章环节,除了符合法律法规又合情合理的证明事项之外,其余的“奇葩证明”将全部被取消。

  除了对“奇葩”证明的清理之外,本市政务服务体系的完善,也将作为优化服务改革的重点任务。去年11月,本市成立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形成市级层面的“一站式”办理服务窗口,目前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都已形成“一站式”政务服务窗口体系,下半年在完善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的基础上,还将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

  据了解,为了保障各部门完成54项“放管服”工作任务,本市已制定一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考评细则,将对各部门的“放管服”改革工作打分,纳入年底政府部门绩效考评,“这项分值占比还是比较大的”,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讲述

  其实居委会只能证明“居住”

  讲述人:德胜街道安德路北社区居委会亓书记

  “别的地儿不能开的证明,都来找我们开,我们就跟兜底的一样!”对于西城区德胜街道安德路北社区的亓书记来说,基层社区居委会过去需要开具的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奇葩”的证明,她的感触尤为深切,“什么打官司要我们证明人是不是敬孝,还有的要证明有无犯罪记录,有没有兄弟姐妹,这好多其实我们根本证明不了。”

  居民拿着一张自己用A4纸打印的自述证明,就跑到社区来要求盖章,在亓书记多年的工作经历中,这曾经是社区的一种常态,社保、住房、养老、就业、上学……涉及的纷繁多样的门类实在太多,她已经记不清具体数量,但印象里不少证明都很“奇怪”,根本不应由社区来开具,连家里是不是自采暖也得社区来证明。

  而这些奇怪的证明需求,这两年开始大量减少,今年已彻底消失。

  亓书记所在的安德路北社区,现在只开具一种证明,就是“居住证明”。她说:“其实,居委会只能证明一种东西——那就是居住!”证明小区里居民的居住地和人户是否合一的情况,而唯一的这一证明也不再是过去的“自述模式”,全部改为社区统一制式。“居民原来需要的那些奇葩证明,虽然好多我们开不了,但也能理解,他们也是在办事过程中被要求出具的,没有地方能开,就找居委会来开,而现今证明需求大量压减”。

  除了五花八门的证明消失之外,新的政策背景下,亓书记还有一深切感受,原来由社区受理的各种各样事务流程简易了许多,如流动人员暂住证登记,原来也在社区办理,需要提交一堆材料,进行各式复印,现在不需要在社区登记了,居民直接将材料上传到派出所即可。

  “准生证”再也不用抱着材料到处跑

  讲述人:安德路北社区居委会计生专干刘大姐

  2016年3月29日,安德路北社区的计生专干刘大姐一直清楚地记得这个日期。从这一天开始,北京市取消了《生育服务证》,也就是“准生证”,两孩以内的生育只要网上登记就可以了,自此刘大姐再也不需要抱着一堆材料到处跑手续了,刘大姐说:“赶上猪年、猴年这样扎堆要孩子的年份,看着准妈妈们来回跑真是心疼,可当时也没办法。”

  为什么办个准生证要这样麻烦?刘大姐也有一把辛酸泪,“夫妻双方都是北京户籍的、一方是北京户籍的、都不是北京户籍的,生一胎的、生二胎的……这些情况的排列组合就更多了,每种情况要提交的材料都不一样,最多的能有十几份,还得本人亲自拿过来。”社区里的准妈妈们提交了材料给刘大姐,刘大姐要先登记,然后将材料输入四五个电子库,还要带着这些材料去各个部门代办准生证,如果哪个对材料有疑问,一个电话打给刘大姐,她就要去准妈妈们登记的住址做入户查访,或者通知她们补充材料,“如果不是北京户籍,生一胎还得回老家去开证明,证明此前未生育,甭提多麻烦了,有的好几个月也办不下来。”麻烦的不止是妈妈们,刘大姐也得来回奔波,社区的办公室里鲜少能看见她的身影,不是在送材料的路上,就是在去补材料的路上,如果出现在办公室,那一定是在电脑前输入材料里的数据,“因为数据太多,电脑会死机,有时候我们几台电脑一起开,哪个能进系统就用哪个,好几个人加班到半夜很正常。”

  如今准生证取消了,曾经盖在上面的五个公章,变成了刘大姐在系统里的一个“复核”电子按键。今年3月29日开始,夫妻一方或双方为北京户籍的,拟生育第一个或第二个子女的,登录“北京市生育登记服务系统”填写相关信息,进行生育登记即可。所以现在,刘大姐的工作是复核准妈妈们在“北京市生育登记服务系统”填写的相关材料,头一天上传的资料,第二天会显示在刘大姐的系统中,她点击了“复核”之后,才能算是审核通过,3个工作日之后,登记手续就办完了,“现在完全凭个人诚信登记填写,虽然流程简单了,但是我们工作人员的责任更重了,而且我要每天登录,如果没有及时看到提交的信息,就会耽误人家的登记时间。”

  登记窗口开到企业门口办照“零距离”

  讲述人:东城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办事员李涛

  在东城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登记受理窗口干了6年的老工商李涛,昨天起得特别早,从这一天开始,他要到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政务服务站内,新成立的东城工商登记分中心上班了。航星科技园内聚集着上百家创业公司,这里还是东城区小企业创业基地。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容,登记、增资、变更等涉及工商服务的业务量大量增加。

  “真没想到,一下楼就能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了!”园区内一家企业的财务官支晓伟走进分中心,拿出从网上下载,初步填好的材料,支晓伟坐到了电脑前,李涛一张一张的仔细检查着。“您填写的经营范围还有一些不规范,我给您改一下……”

  审查校对完毕,李涛开始帮助支晓伟进行网上提报审核。“以前这活儿都是我们自己干,现在工商手把手的协助填报,我们办事的路近了,办事效率也提高了。”支晓伟不住点头。

  李涛干了21年的工商,在登记窗口服务了6年,这一次他又成了东城工商服务下沉到科技园区的排头兵。李涛说自己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工商商事服务改革的见证者,2014年工商简化了多项审批事项。过去企业需现场领取表格,至少需要往返3次才可办理完毕;现在登记窗口设到了企业门口,只需在园区内等待审批结果就可以了。而他现在更期待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系统的普及。

  工商登记窗口下沉到街道、园区是为了满足“放管服”改革之后的企业和办事人的服务需求。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年底前,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四城区的工商登记分中心将达到9家。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