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导航 > 时政要闻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一 生活用品极大丰富 百姓生活显著改善

2019-09-19 11:12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网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首都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生活用品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智能化、个性化和健康化发展,从品类单一向多样化发展;消费渠道从计划经济凭票购买到市场经济选择多样化发展;高端消费品从“少数人拥有”到“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购买能力显著增强。生活用品的发展彰显了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发展之路,首都人民生活用品日益走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和健康化,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一、生活用品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阶段(1949年-1978年)

  新中国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首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居民生活用品开始日益丰富,人民生活逐步向好。

  (一)用品类支出平稳,用品类支出占商品支出比例波动上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用品类支出比较平稳。1955年-1965年,北京市职工家庭平均每人年用品类支出在21.2-31.9元之间波动,其中,日用品支出在13.1-18.9元之间波动。此外,用品类支出在食品类、衣着类、用品类和燃料类等四类商品支出中的比重从1955年的12.4%波动上行到1965年的14.9%。

  (二)“三转一响”迅速增长,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增幅大

  国民经济进入恢复发展期后,工业化进程加快,以“三转一响”为代表的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长。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的数量分别由1955年的24.0辆、4.0台、31.2只和21.6台增长至1978的135.8辆、58.6台、208.1只和97.0台,分别增长了4.7倍、13.7倍、5.7倍和3.5倍。此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购买能力不断增强。1955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年支出为14.6元,1978年增加到23.7元,增长了62.3%。

  (三)市场供应不断改善,日用品类零售额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主要由国营商场、集体商店等销售,虽购买商品大多需要凭借票据,但随着市场供应不断改善,生活用品日渐丰富,日用品类社会零售额呈现块速增长之势,1949年,北京市日用品类社会零售额仅为0.4亿元,1978年增加到16.0亿元,是1949年的40倍。

  二、生活用品从普及到多元化阶段(1979年-2011年)

  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同时,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商品的供给量极大增加,种类极大丰富。

  (一)耐用消费品爆发式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不断加强,首都人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呈爆发式增长。198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和照相机拥有量分别为1.7台、12.3台、1.7台、46.8台和13.3台,至2000年分别增长至145.5台、102.8台、107.4台、153.4台和95.7台,分别增长了84.6倍、7.4倍、62.2倍、2.3倍和6.2倍。耐用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后渐趋饱和,2001年-2011年,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和照相机等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量分别在99-107台、134-155台、100-108台、82-113台之间波动。

  (二)高端消费产品从“少数人拥有”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规模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升级的加快,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原来少数人拥有的高端消费产品逐渐走进寻常百姓生活。199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计算机、移动电话和家用汽车分别为12.2台、1.2部和0.8辆,此后不断增长,至201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计算机、移动电话和家用汽车分别为104台、215部和38辆,分别增长了7.5倍、178.2倍和46.5倍,年均分别增长16.5%、44.9%和31.8%。

  (三)消费渠道更加多元化,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迅速

  商场类型多样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消费市场发生了明显变化,零售业态从单一逐步走向多样化,新型百货店、超市、专卖店、连锁企业等层出不穷,满足了居民各种层次、多样化个性消费需求。北京市连锁企业在2001年有129个,至2011年增长至233个,增长了80.6%。

  日用品类零售额持续增长。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迅速。1979年,北京市日用品类零售额为19.7亿元,至2011年增长至4310.0亿元,增长了217.8倍,年均增长18.3%。

  三、生活用品走向多元化和智能化阶段(2012年至今)

  (一)耐用消费品需求多元化且以升级换代为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生活用品的种类、材质、样式、性能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这一阶段居民购买主要以升级换代为主,2012年-2018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和空调的拥有量分别在95-101台、97-104台、124-141台和161-186台之间波动。

  (二)智能产品功能强大,升级换代速度加快

  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以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为载体的人工智能化时代随之到来。一方面,家用产品更加智能。一部手机可集通信、娱乐、工作、交通和学习等为一体。另一方面,家庭耐用消费品尤其是移动电话和计算机拥有量保持稳定,但升级换代速度加快。2012年-2018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在220-229台之间波动,计算机拥有量在100-114台之间波动。

  (三)“互联网+”新兴业态兴起,线上购买成新消费习惯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计算机、移动电话和网络日趋普遍化。2015年-2018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移动电话接入互联网数量从138部增长到181部,每百户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数量在90-97台之间波动。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移动支付更加便利化、快捷化、易操作化,互联网消费规模迅速扩张。2017年北京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2371.4亿元,是2014年的1.6倍。居民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线下消费逐步转为线上线下同步消费,且线上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

  (四)城乡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差距缩小

  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迅速,差距缩小。2012年-201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611元增长至2633元,增长了63.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由773元增长至1596元,增长了106.5%;城镇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在2012年是农村居民的2.1倍,到2017年为1.6倍,城乡之间差距逐渐缩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首都居民生活用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居民生活品质必将跃升更高的台阶。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