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导航 > 京信观察
后疫情时代生鲜电商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0-11-23 09:46   来源:京信网

  2020年疫情的突发使传统零售商超加速拓展线上渠道,生鲜电商平台迎来发展契机。现阶段行业多种商业模式并存,竞争持续升级。随着疫情趋于平稳,生鲜企业需回归产品本身,深耕供应链,提高配送能力,保障产品质量,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壁垒。

  一、行业多模式并存迎发展契机

  疫情下生鲜电商增长势头强劲。早期在资本的加持下行业迎来爆发增长期,2014-2018年年均增长约65%。2019年随着资本态度趋于保守,加之多数生鲜电商尚未实现规模化盈利,多家平台开始出现危机,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自2019年10月起,受生鲜电商大促影响,月活跃用户数量快速增长,行业市场交易规模较上一年增长36.7%。2020年疫情的催化使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的行为愈加常态化,生鲜电商行业迎来用户量、交易量的爆发式增长,多数企业业务增量在2-3倍以上,让之前不温不火的生鲜电商迎来“绝处逢生”的发展契机。

  行业多模式并存,竞争愈发激烈。现阶段生鲜电商行业多种商业模式并存,从传统模式突破出来,陆续出现前置仓、平台到家、店仓一体化、冷柜自提、社区拼团等新模式,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前置仓模式将商品前置到距离消费者更近的场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及体验。平台到家模式承担网上引流和线下配送角色,快速实现商家接入规模化。数据显示,2019年,前置仓模式及平台到家模式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增速均超过40.0%,高于生鲜电商平均增速。社区拼团模式受益于综合成本低、稳定流量红利等优势获众多资本青睐,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持续升温,2019年交易规模增速高达534.8%。

  市场集中度高,头部效应明显。2019年生鲜电商行业前5家企业市场占有率达57.2%,以京东到家、多点、每日优鲜、盒马鲜生、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头部平台企业脱颖而出。另据2019生鲜电商综合实力排行榜显示,前十大企业中北京占据四席,多于上海(3家)、深圳(2家)、杭州(1家),分别为京东生鲜、国美生鲜、顺丰优选、中粮我买网,其中综合型电商平台、自营商品电商、垂直型电商、物流电商均有涉及,模式多样,各业态竞相较量。

  二、供应链及产品品质制约行业发展

  上游生产经营分散,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上游仍旧以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户为主,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占比较少,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60%左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生鲜上游生产高度分散,加之农业自动化技术有待发展,产品标准化、科技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整体不高。因获取各地生产信息成本高及信任机制影响,中间商很难跨越经纪商直接向农户采购,供应链冗长,层层加价使得产销两地产品差价较大,一定程度挤占了下游零售商的盈利空间。

  冷链物流短板明显,流通损耗额外成本高。国内冷链物流建设相对落后,冷链基础设备不完善,据统计,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品类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2%、34%、41%,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57%、69%,与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冷链冷藏的水平有较大差距。冷链物流操作标准的缺失以及监管不力是目前限制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先后出台相关行业标准,但大都为推荐性而非强制性,导致冷链物流企业仅以减少物流成本为目的,不按标准执行,流通损耗额外成本高。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售后服务仍有待完善。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对生鲜电商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商品不新鲜、以次充好、质量安全以及送货、退货等配套服务等方面。疫情之下,国内发生多起与进口生鲜相关的食用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事件,再次引发大众对生鲜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消费者需求正从价格敏感转向安全、品质及服务敏感,这要求生鲜电商将质量控制、服务体验贯穿于产品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

  三、补齐短板形成行业强有力竞争壁垒

  整合上游供应商渠道,建立生鲜农产品标准体系。一是拓宽产品来源渠道,整合上游供应商渠道,采用源头直采,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减少供应链环节,保证产品品质。二是立足全产业链一体化,强化对供应链全流程各环节的组织、管理和控制,补齐生产和配送环节短板。三是建立生鲜农产品标准体系,促进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实现农产品物流作业程序标准化运作。四是利用信息系统收集用户数据,指导农户按市场需求进行生鲜产品的耕种养殖,精准预估提高库存周转。

  改进冷链储存技术,提高冷链物流管理水平。一是加大专用冷藏冷冻设施设备的投入,推动冷链物流技术和装备升级。如发展冷媒技术,配送中使用超温蓄冷剂代替常用的干冰,以延长保冷时间。推动冷链包装、电动冷藏车等新物流模式与技术的应用。二是细分不同生鲜农产品,制定更加精细的冷链物流标准,保证冷链物流系统贯穿整个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 中、下游的每一个环节。三是优化物流仓库城市布局,建设线下门店附加前置仓,增加社区内生鲜自提点、无人智慧配送站数量。

  全过程把控产品质量,探索加工工艺创新改良。一是在源头严格筛选上游供应商,与上游优质种养殖基地深化合作,搭建战略合作平台,从源头确保生鲜产品质量。二是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保证信息的高效传输与可追溯,包括分销商信息追溯、物流信息追溯和销售环节信息追溯。三是可探索改变农产品的商品形态,如研发新型超细粉食品、蔬菜谷物复合食品、蔬菜茶饮料等生鲜货品的加工工艺或关键技术集成,降低生鲜产品对保鲜技术的依赖程度,从而保证商品质量。(编辑:韩沐洵)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