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导航 > 京信观察
-->
近期猪肉市场价格高涨原因及后期走势分析

2019-09-12 10:00   来源:京信网

  今年2月底生猪价格开始回升,此后逐月上行,6月下旬以来快速上涨,至今维持高位。综合来看,非洲猪瘟、猪周期、部分地方“禁养令”等因素叠加,造成生猪产能下降较多,市场供应偏紧,是本轮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近期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原因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数据,截至今年7月,16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月平均值已连续5个月环比上涨,第35周平均值比第一周高出一倍多。生猪产能持续下滑,猪肉市场供给偏紧是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而非洲猪瘟疫情叠加去产能是造成供给紧张主因。去年2月,我国生猪生产进入新一轮去产能周期,存栏下降。去年8月开始的非洲猪瘟疫情致死率高,养猪场户普遍缺乏对这种新传入病种的防控经验,恐慌情绪较重。尽管近期生猪市场价格高位运行,但养殖场户补栏意愿仍较低。据农业农村部7月26日至31日对全国400个县11191户养猪场户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仅有32.3%的场户年底前有扩大规模的意愿。部分地方片面执行“禁养令”。2017年,全国各地为了治理养殖污染,颁布了禁养令,关闭了部分不合格的养殖场。但一些地方在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过程中存在工作方式简单化、片面化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养殖户的收益和产业发展。例如盲目扩大禁养区范围,或者采取一禁了之、一拆了之的简单化方式,有的地方甚至提出了“建设无猪县”的口号。都没有很好地统筹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导致部分养殖场户的利益受到损害。目前,一些地方已逐步解除先前颁布的禁养指令。在以上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生猪产能持续下降,据农业农村部数据,7月份全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同比下降32.2%,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730.34万头,同比降低11.3%。

  另外,此轮猪价上涨还受到周期性因素影响。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运行调控处处长赵卓表示,去年年中猪价跌至周期低点,随后猪价步入新一轮上涨通道。今年下半年猪价仍属于上涨周期。

  二、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影响

  猪肉价格上涨导致消费需求下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猪肉价格较高,会分流部分需求。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监测,1-6月集贸市场猪肉消费量同比下降12%。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虽然下半年进入消费旺季,但猪肉价格上涨也会对消费产生进一步抑制,预计全年猪肉需求量减少约10%。

  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禽肉及蛋类等替代品价格上涨。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禽蛋牛奶、牛肉、羊肉和禽肉产量出现“量价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跌幅为7.7%,而牛肉前六个月同比涨幅为7.0%,羊肉更达到了10.2%。而从鸡蛋月度涨跌幅来看,也和猪肉呈现出相似走势,都是2月份出现最大跌幅后反弹。

  三、多因素推动猪肉价格平稳预期

  猪肉进口增加、替代品生产发展较快。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猪肉进口81.9万吨,增长26.4%,预计全年进口增量将超过60万吨。而且当前猪肉替代品生产增势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禽肉、牛肉、羊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6%、2.4%、1.5%。农业部畜牧业司监测分析处处长辛国昌指出,禽肉生产周期短,产能处于高位,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起到调节余缺的作用。

  猪周期即将见顶,疫情将进入平稳期。新发地专家分析,3月份以后补栏恢复,9月份以后毛猪出栏量将会明显增加,将会压缩肉价上涨的空间。中原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四奎认为,2020年上半年全国生猪价格将会达到本轮上升周期的高点。2020年下半年价格将由高位逐步回落,预计将会在2021年后进入新一轮价格下跌周期。辛国昌分析,通过政策引导和生产扶持,预计明年生猪生产将逐步恢复,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疫情方面有专家分析,一般4月到7月是疫情高发期,9月后疫情会进入相对平稳期,这将会为恢复生猪产能创造条件。目前大部分省份的疫区已全部按规定解除封锁,生猪生产和运销秩序逐步恢复。

  政策“组合拳”集中发力保供给。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明确要求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9月4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要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提出完善种猪场、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等六举措。9月5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均出台文件,要求保障生猪养殖用地需求,促进生猪生产发展。9月9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作的通知》,将进一步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促进生猪稳产保供。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除了保供给,各地各部门在流通、市场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出台了有力举措。畅流通——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对整车合法运输种猪及冷冻猪肉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保秩序——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保民生——多地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金额约24亿元。(编辑:赖紫薇)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