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导航 > 京信观察
-->
解读2011年经济半年报

2011-07-19 13:44   来源: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同时,通胀形势仍然严峻。温家宝总理8天内先后4次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要求“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专家预计,短期内,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很难出现逆转,但下半年会择机展开微调,同时,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作用。

一、经济由“加速跑”转向“稳步跑”

投资领跑上半年经济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47.5%,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53.2%,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0.7%,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分别是4.65.1-0.1个百分点。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指出,上半年消费增长率较高,但剔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率并不高,进出口顺差也不多,较高的经济增速仍然主要靠投资来拉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经济增速连续四个季度稳定在9.5%-10%之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连续四个季度稳定在25%左右;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8%,连续四个季度稳定在17%左右。——编者注

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调。二季度GDP增长9.5%,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同时,出口增速从3月份的35.8%连续下滑至6月份的17.9%。专家认为,部分经济指标回调主因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下降。据《北京商报》报道,上半年汽车类消费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2.1个百分点。另外,楼市成交量增速放缓,与其关联的家具、家用电器等消费也均表现得较为“黯淡”。不过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并不会“硬着陆”。从实体经济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四个季度稳定在14%左右。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实体经济基本面良好,工业利润的增长也表明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仍然较高。

二、消费对经济的稳定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7%,环比增长1.38%,同比和环比均为1月份以来的高点。这也改变了过去两个月消费增长同比走低的趋势。上半年,刺激消费政策退出导致消费增长在2月份显著下滑,但从3月份开始始终稳定在17%左右,显示出直接反映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消费需求始终保持稳固。预计下半年消费仍将成为经济保持稳健增长的重要支撑。

摩根大通报告显示,中国消费增长占GDP增长的比例,已由2009年第4季度的47.6%上升至2011年第1季度的60.3%。相反,资本形成总额占比则由91.3%下降至44.1%,而净出口由-38.9%上升至-4.4%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指出,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一定程度减速,但从其他方面看,经济活动仍十分强劲,这表现在非汽车零售销售活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定以及薪资增长保持上行趋势。预计年内GDP将继续按类似速度增长,而终端消费开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交行金融研究中心也分析认为,尽管三季度或难以看到社会消费品增速明显反弹,但随着下半年物价涨幅回落,居民实际收入增速提高,消费需求将启稳回升,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名义增速将保持在17%左右。

促进消费仍须完善相关体制。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影响消费增速的环节很多,促进消费关键仍是完善相关体制,包括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等。这有助于消费本身在经济结构转型期中依靠其自主增长,而非完全依赖政策刺激。他指出,除了个税改革,下调进口关税短期有望对消费增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还需通过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等实际有效的措施来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三、下半年稳物价有利条件增多

五大有利条件。盛来运指出,一是今年夏粮继续丰收,有利于降低通胀预期;二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工业品供过于求的格局没有变化,尤其是这一次经济增速适当放缓,有利于减轻价格上涨的需求压力;三是6月份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回落,这有利于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四是前期稳健的货币政策尤其是连续收缩流动性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五是翘尾因素在下半年会逐月缩小。

CPI或于7月份见顶回落。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正在发挥效果,下半年通胀压力将逐步缓解。但三季度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7月份可能是物价上涨的高点,之后逐步回落。预计四季度CPI回落到4%左右,全年物价涨幅将控制在5%以内。中金公司预计7月份CPI同比上涨6%-6.3%,三季度CPI平均位于5.5%以上,四季度在4.5%左右。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则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为4.8%

四、宏观政策或将微调

货币政策或强调“稳增长、调结构”。近期,中央主要领导赴多地密集调研经济形势。温家宝总理强调“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多位专家预测,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很难出现逆转,但会择机展开微调。在坚持“控物价”的同时,将进一步强调“稳增长、调结构”。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预计,下半年或将采取结构性信贷政策,使有限的信贷资金在在建项目和新扩建项目之间,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做适度的调整,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作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表示,从目前形势看,靠货币政策抗通胀的空间正越来越小。通胀问题短期内可以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对冲,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必须通过转型、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大规模增加有效供给才能根本解决,而这些恰恰是财政政策擅长的领域。专家预计,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将加大扩张力度,其使用频率将超过货币政策。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