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导航 > 价格信息监测
中美经贸冲突:原因、前景及影响

2018-04-11 14:13   来源:京信网

  近日,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基于美对华“301调查”报告,指令有关部门对从中国进口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作为还击,中国商务部发布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自美进口的约3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中美经贸冲突由此爆发,中美经贸冲突为何发生,将对我国产生什么影响?我们收集、整理了近期机构和专家的观点,供领导参考。

  一、原因分析

  贸易严重失衡是中美经贸冲突的直接原因。目前,中美贸易格局是中国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据中方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2758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65.3%;而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3752亿美元,占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46.3%。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认为,中美贸易严重失衡责任不在中国,原因主要包括:一是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国创造以发行美元获取其他国家资源和商品的模式。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时,美国经常账户失衡具有自我纠正机制,即逆差导致美元发行收缩,降低国内总需求和物价,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但随着西欧和日本崛起,美国贸易顺差逐年下滑,黄金储备大量外流。1971年美国单方面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逐渐形成了其他国家向美国输出资源和商品、美国对外输出美元、其他国家再用美元购买美国债券股票的模式。美国对外贸易开始持续逆差,且逆差规模越来越大。二是美国过度消费、中国高储蓄率拉大两国贸易差额。长期以来,美国消费意愿始终大于储蓄意愿,在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赤字成为常态;中国储蓄率常年处于高水平,进一步拉大了两国贸易差额。三是全球价值链分工决定中美贸易格局,现行贸易统计方法夸大贸易顺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以加工组装方式向全球输出商品,虽然收益只是加工组装的增加值,但当前贸易统计方法把出口商品全额计入,统计方法的漏洞导致美中贸易逆差被夸大。据中国科学院测算,2010-2013年,以贸易增加值核算的中美贸易顺差比传统方式统计的中美贸易顺差低48%—56%。三是美国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对华出口。农业、能源和高新技术行业是美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行业,但美国长期以来限制高新技术产品对华出口。有美国研究机构研究发现,美国如放宽对华出口管制,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

  贸易战只是借口,美国意在遏制中国制造。依据美国征税建议清单,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设备、新能源装备、高铁装备、生物医药等1300个产品类别将受关税影响。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战略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指出,清单涉及领域都属“中国制造2025”中的重点产业。这说明美国的意图并非为了公平,而是为了打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遏制中国崛起。  

  二、前景展望

  中美贸易“过招”或是一场“持久战”。多名中国贸易问题专家认为,未来两个月,中美两国围绕贸易争端的谈判与过招将是一个“持久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在下一阶段谈判中,如果谈判成功,将获得更多利益;如果谈判不成功、爆发贸易战,美国很可能对中国更多进口产品加征关税。中国国际贸易问题专家屠新泉认为,中国虽然宣布对美反制措施,但态度克制,中美两国仍希望避免贸易战,双方仍为谈判留有空间。

  未来或有两种情景。恒大经济研究院研报认为,未来中美经贸冲突发展形势,或有两种情景:一是短期边打边谈,以“升级—接触试探—再升级—再接触试探—双方妥协”结束的可能性大,打是为了在谈判桌上要个好价钱,斗而不破。但中长期随着中美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和经贸竞争性的增强,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二是如管控失当,中美贸易冲突全面升级,不排除后续扩大到金融战、经济战、资源战、地缘战。

  最终全面爆发的可能性小。中信证券研究部研报认为,本轮贸易冲突“缘起”与小布什政府时期相似,预计“演进”更像90年代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不会朝着80年代贸易战的方向恶化,预计最终中美会达成协议而中止贸易冲突。美方明确表明想要一笔交易,中国可能出现退让的领域有两点:一是通过扩大美国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和服务范围来缩减贸易逆差;二是给予美国企业在华投资更多的宽松条件,尤其是“技术转移”方面。

  三、造成的影响 目前,中国就美国对华“301调查”项下征税建议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起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机构和专家对两国经贸冲突升级将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威胁全球经济复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假如贸易冲突全面升级,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发展繁荣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报测算认为,假设全球发生严重贸易战,美国、中国、欧盟各自将关税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全球GDP将至少下降1.4%。一旦出现全球范围的贸易战,除了贸易额直接下降外,资本、人口、信息等要素的全球流动也会受到抑制,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复苏态势将受到巨大冲击。

  损害全球产业链。当前全球产业链的本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很多产品从欧盟、美国、日本进口零部件和中间产品,通过加工组装再出口。贸易战开打,中美两国商品的成本、价格、流动都会发生变化,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欧盟、日韩也将受影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指出,如果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中美贸易冲突对韩国的冲击可能远比对中国的冲击大。

  或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向全球蔓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刘明礼认为,从中美经贸冲突释放的信号看,征收的关税非常高,激烈程度前所未有,贸易战一旦爆发,将给第三方市场带来巨大影响。首先,两国出口产品在面对强大的贸易壁垒时,势必向第三方市场转移,欧洲市场将首当其冲。大量产品涌向欧洲,会打破欧洲的贸易平衡,影响欧洲的贸易政策,欧洲很可能从被动应对走向贸易保护,最终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向全球蔓延。

  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中美经贸冲突如持续且范围加大,主要金融市场都将有所反应。一方面,在市场恐慌情绪的渲染下,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将短期上升;另一方面,恐慌情绪叠加贸易战对于全球经贸走势影响的不确定性,或导致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面临剧烈震荡。一旦冲突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展,中美贸易相关产业链上的国家将受影响,股市或大幅波动。

  (二)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对我国经济影响或有限。中美冲突如果升级,短期内将给我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但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市场回旋余地大,发展动力足、韧性强,贸易冲突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不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认为,美国对华“301调查”提出的清单中,涉及的500亿美元商品仅占我国对美出口的11.6%,占我国总出口的2.2%,对我国经济增速的影响不到0.1个百分点,不影响全年增长目标的实现。

  对我国出口影响不大。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顾学明指出,即便中国对美600亿美元商品出口全部降为零,中国出口总额也从当前2.26万亿美元减少到2.2万亿美元,影响甚微。对美部分产品即便加征25%的关税,我国相关产品的价格仍具国际竞争优势。美方拟加征关税的产品涉及九大类产业,对美国的出口额均较小,对中国出口影响不大。中金公司宏观组认为,从中长期看,全球贸易具有替代性,中国会增加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出口总量受影响有限。

  或推升通胀预期。华泰证券研究员李超认为,在实际演进过程中,顺差国和逆差国或均产生“类滞胀”预期,因为中美贸易冲突的局面不可能是美国单边征收高关税制裁中国,中国也会拿出反制措施。如在美国对华出口量较大的农产品领域,如果中国对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开征高关税,同样会使得国内消费农产品价格上涨,以豆粕、玉米作为主饲料的养殖业也可能受到通胀压力的传导。当两国的便宜商品无法顺利向对方出口时,不管是转而寻求其他国家的较贵商品,还是承担高关税增加的成本,都可能推升两国的物价水平。但对中国而言,贸易冲突可能对钢铁等上游工业品的需求带来负面预期,或产生上游价格回落、而受农产品等因素影响下游价格上涨的预期,对整体通胀影响不大。

  (三)对我国产业的影响

  高新产业将受冲击。此次贸易冲突,既有特朗普的政治诉求,也有限制中国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的目的。综合各方观点,首当其冲是针对中国计划加征25%附加关税的行业,尤其是航空航天、信息及通信技术、机械领域,此外贸易占比较高的行业也将受影响。

  利好进口替代、自主创新行业。财通证券研报分析认为,结合出口占比和征税清单列出的具体品类,受影响较大的行业是机械、家电、电子元器件(包含LED)、钢铁、车辆及零配件。由于化学品药品、国防军工等占出口比例较小,受影响较小。中国对美出口占比较大的家具、玩具、非针织服装及其配饰、鞋靴及其配件此次不在美国征税清单的具体税品之中,因此轻工制造、纺织服装行业受影响不大。从中期看,即使贸易争端存在加剧可能,但中国支持新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决心只会更加坚定,国产替代相关行业和产品将迎来政策大力支持,长期看好国产替代行业,包括航空航天、半导体、集成电路、IT 产业、计算机软硬件、生物医药、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具体来看,国防军工:受益国际关系紧张,国产替代及自主创新有望加速。有色金属:贸易冲突升级,避险情绪提升,金银等贵金属价格有望上涨。农林牧渔:短期受益终止减税。商贸零售:通胀预期提升利好零售行业。餐饮旅游:免税业利好,出境游影响有限。医药:利好仿制药的国产替代及创新药的自主创新。电子元器件:出口影响有限,促进国产自主创新。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自主可控建设有望加速,国产化程度有望进一步提高。机械:部分出口美国占比较高行业影响偏负面,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汽车:零部件出口影响较大。交通运输:短期利空航运,后续仍需观察。

  农业从中国反制行动中受益。中国拟对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清单中,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猪肉产品关税大幅提高,利好经营生猪养殖的企业。此外,部分水果种植户也将从关税提高中受益。

  对航空业的影响。民航资源网刊文指出,美国是国内航空重要的国际市场,中美贸易战若正式爆发,短期内市场波动或加大,市场需求或降低,航空公司将面临生产经营压力。若贸易冲突加剧,将对航空货运产生较大影响。出口方面,美国征收关税范围包括比较适合空运的高新技术制造,一旦美国“301调查”结果生效,将较大影响中美间航空货运市场。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将导致美国国内通胀压力上升,美联储将加快加息节奏,美元利率升高将降低航空公司盈利能力。而受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市场避险情绪浓厚,油价震荡或加大,增加航空公司运营风险。中国后续或对美国进一步采取反制措施,飞机将是重点。进口关税是引进波音最主要的税费成本,对波音飞机征收大额关税也将大幅增加航空公司的运输成本。

  对造纸业影响有限。天风证券研报认为,美国是中国第二大漂白针叶浆供应国。就中国目前木材资源短缺的现状来看,限制木片与木浆进口的可能性较低。商务部近日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清单涉及到的7类产品均为国内自给能力较强,可替代性较强或非必需品。因此贸易冲突对中国木浆进口影响较低。中国目前是木浆造纸出口大国,但美国对中国文化纸一直采取反倾销政策,加上原材料从欧美运过来,产品在当地没有竞争力。中国木浆系纸张出口去向主要为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因此本轮贸易冲突,对中国木浆系纸张出口影响轻微。箱板瓦楞纸和包装方面,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万亿元,2017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5.33万亿元,考虑国内除消费外,工业品流通也需要瓦楞纸包装,假定国内消耗和海外出口使用箱板瓦楞纸的比重等于内销额与出口额的比例,约30%,而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占全部出口比例20%,因此对美国出口耗用国内箱板瓦楞纸的比例约6%,美国对中国约6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比例约14%,实际对中国箱板瓦楞纸总量的影响仅0.84%。中美贸易冲突对国内箱板瓦楞纸行业及纸包装的影响不大。

  对轻工行业影响不大。天风证券认为,轻工一直是中美贸易摩擦经常涉及的领域,但从2010年开始,国内轻工行业开始出口转内销,经过7年转型,目前国内轻工类上市公司对出口依赖度大为降低,仅剩部分成品家具公司对美国仍有小比例的出口,实质影响不大,定制家居公司几乎全部营收来自国内。

  (四)对大宗商品的影响

  1、对原油市场的影响

  原油市场或受重击。自美国掀起贸易冲突以来,原油价格可谓“节节败退”,油价走低,一是由于美国原油产量居高不下,二是中美不断升级的贸易冲突。业内认为,如果双方冲突扩大至原油领域,原油市场或遭重击。中国是除加拿大外美国最大的原油出口国,出口量约40万桶/天。如果原油投资者计划规避中美贸易冲突给原油带来的风险,油价或面临承压风险。能源咨询机构Petromatrix董事总经理Olivier Jakob指出,中国对美国原油施加的任何关税举措都可能对美国原油供需造成重大影响,对原油市场流动性造成严峻影响,从而波及油价。

  2、对金价的影响

  金价或开启上涨模式。近日美联储如期加息,美元利多因素出尽,欧洲央行或将在2019年开启加息通道,叠加中美贸易冲突升级,方正中期刘崇娜认为,无论货币政策方面及全球政治不确定性方面,均对黄金形成强有力支撑,金价或将开启上涨模式。

  3、对农产品的影响

  国内大豆供应将紧缺,或推升CPI。为应对贸易冲突,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信期货研究部研报认为,对美大豆征税上调,将令国内大豆供应呈现紧缺态势。一方面,国内对进口大豆需求依赖度逐年升高。随着国内养殖业发展,国内对豆粕的需求持续增加,大豆进口量不断增长。根据调研,今年开春以来国内母猪规模平稳上升,生猪规模保持平稳,后期随着国内规模企业产能释放,及部分二次育肥等叠加,预计2018年生猪养殖规模将继续平稳增长。在菜粕、DDGS、棉籽粕等其他品种不能有效替代的预期下,预计2018年国内大豆、豆粕消费需求依旧强劲。另一方面,对美大豆加征关税,将造成美国大豆进口部分缺失,虽然中国可通过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来弥补,但由于这些国家大豆出口增量有限,满足中国需求的概率较小。预计后期随中美贸易冲突升级,国产大豆价格也将上升。豆粕价格上涨将提升国内饲料成本,支撑生猪价格,最后传导至CPI。或推升通胀压力。招商证券发布研报认为,初步判断CPI中与大豆相关的细项包括粮食、食用油及猪肉禽肉类,这三项在CPI中的累计权重约7.5%。大豆价格在上涨5%、10%、20%、30%的情况下,将额外拉动CPI同比上涨0.08、0.17、0.33、0.50个百分点,显著抬升我国通胀压力。恒大研究院研报认为,基于中国大豆消费弹性和美国生产商对关税转嫁能力的不同,大豆价格上涨对我国CPI的拉动作用为0.2-0.5个百分点。

  或引发猪价波动。据商务部清单,拟加税产品包括猪肉及制品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业内认为,虽然进口猪肉在国内猪肉消费总量的占比不高,但加征25%的关税,将利好国内猪市。从今年1月末开始,国内猪价出现快速下跌态势。据最新猪价显示,国内养猪已进入严重亏损期,东北部分地区猪价甚至跌至8元-9元/公斤,远低于成本线。这轮猪价下行周期中,进口猪肉给了国内猪价很大压力。美国一直是国内主要的进口猪肉来源国之一,如果加征关税,将提升美国猪肉进口成本,利好国内生猪市场,刺激猪价止跌反弹。但长江证券研究所认为,此次加征关税对国内猪价影响预计有限:一方面,从美国进口猪肉规模整体较小,2017年进口量仅16.6万吨,占整体进口比重的13.6%,占国内消费比重仅0.31%;另一方面,由于近期猪价大幅下跌,进口猪肉目前较国内已无价格优势,猪肉进口量预计已呈下滑态势。

  若贸易冲突升级,高粱和棉花等农产品或受影响。从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口数据来看,高粱、大豆和棉花等大宗原材料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规模量级较大的农产品。长江证券研究所研报认为,若贸易冲突升级,加征关税或推动国内棉价上涨。我国拟加征关税的106项商品中包括“未梳的棉花(52010000)”“棉短绒(14042000)”等两项棉花产品。长江证券研究所研报认为,2017年美国为中国棉花进口第一大来源国,中国自美国进口棉花占比45%,远高于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的22.8%。若后续贸易冲突升级,对原产于美国的两类进口棉花加征25%关税,国内纺企美棉使用成本将骤增。国内棉价或阶段性走弱。中国为美棉主要出口目的国,对进口美棉加征25%关税,国内纺企直接进口美棉成本将明显提升。另外,虽然我国实施棉花进口配额制度,国内外棉花市场相对割裂,但目前国内处于棉花抛储阶段,在国内外联动的抛储底价确定机制下,受“外棉期货-储备棉基准价格-郑棉期货-现货市场”传导机制影响,国内棉价或将阶段性走弱。国内棉纺全产业链库存处于高位,叠加抛储因素,美棉直接进口成本上涨预期短期内对纺企成本端几无冲击。中长期国内棉花供给缺口确定性存在支撑棉价上涨,可通过澳棉、印棉及间接进口纱线等方式补足棉花供需缺口,平滑对美棉加征关税潜在成本冲击。USDA披露的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显示,2018/19年中国棉花产量预减1.8%,国内消费量预增3.0%。在应季棉花供需缺口确定性存在、国储棉花库存下滑至安全水平的背景下,2018/19年中国棉花期末库消比预计下滑20.3%—81.30%、进口量预增40%。在库消比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中长期国内棉花供给缺口支撑棉价上涨。高粱:贸易冲突升级或将导致进口量缩减。自2011年起,中国高粱进口量激增,且中国对美进口高粱依存度较高。国内高粱需求激增的主要原因是:玉米价格高企导致饲料成本高,高粱作为重要的替代产品,需求激增,且玉米进口有配额限制而高粱没有。从生产端来看,2017年高粱产量仅320万吨,自给率不足四成。长江证券研究所研报指出,目前高粱到港价和内地高粱市场价基本平衡。假设在广州港口高粱到港价的基础上加征15%的关税,进口美国高粱成本将高出国内高粱市场价300元/吨左右;假设加征关税税率为25%,进口成本将高出国内现货价格500元/吨左右。随着进口成本的增加,国内外高粱市场价格或将有所上涨;由于玉米和高粱比价关系发生变化,高粱进口量或下滑。

  对玉米和食糖影响有限。国投安信研究院研报认为,中美食糖发生贸易冲突的基础不存在,近3个榨季中国进口美国食糖分别为3.5吨、9.3吨、75.2吨,进口占比皆低于0.005%;美国向中国进口食糖规模近几年始终低于1万吨。相对于每年250-400万吨合法贸易规模来说,中美的食糖贸易可以说微乎其微。中美贸易冲突对国内玉米价格影响有限。目前涉及中美贸易的玉米商品主要为少量的进口玉米及玉米加工副产品——DDGS。2017年1月12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DDGS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税率分别为44%-54%和11%-12%不等,征收期限5年,随后DDGS进口量大幅下挫。进口玉米方面,国内玉米进口市场未完全放开,且乌克兰进口市场活跃,因此受影响有限。玉米淀粉方面,国内淀粉糖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东南亚,受中美冲突影响也有限。

  4、对化工材料的影响

  贸易冲突对塑料和橡胶产业影响有限。我的钢铁研究中心研报认为,此次中美贸易冲突对我国橡胶基础原料的影响微小,原因在于我国橡胶基础原料主要依赖进口且出口占比小,主要进口国为东南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区,主要出口国以东南亚地区为主。天然橡胶方面,对外依存度高,进口资源主要来源于东南亚主产国,出口量可忽略不计。中美贸易战对橡胶制品的影响需持续关注,若受美国制裁,对轮胎出口的影响或首当其冲。我国轮胎出口占轮胎消费的50%左右。目前,我国轮胎外胎出口美国占比约13%,位居出口目的国首位。但近年来美国对我国轮胎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和制裁异常频繁,且最终结果大多以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收尾。受此影响,自2015年以来,我国充气橡胶轮胎的出口增速表现平平。根据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世界轮胎行业的发展中心将逐渐向亚洲倾斜,未来我国轮胎企业势必将不断开拓美国以外的主要出口市场,但目前美国仍是我国最大的轮胎出口国。贸易战对我国塑料基础原料的影响不大。以两大通用塑料聚乙烯和聚丙烯为例,出口占其总产量的比重较小,2017年聚丙烯与聚乙烯的年产量分别为2236万吨和1584万吨,出口量分别为30万吨和25万吨,占比仅为1.3%和1.6%。进口方面,2017年聚丙烯共进口475万吨,主要进口国为韩国、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进口量占总量的55%。聚乙烯方面,2017年共进口1179.4万吨,主要进口国为沙特、伊朗、阿联酋、韩国、泰国等,占进口总量的85%左右。我国塑料基础原料的进出口贸易与美国联系不大。从塑料及其制品的进出口情况看,中美两国的贸易联系较为密切。若后期中美贸易冲突涉及到橡胶及塑料产业,对我国基础性原料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影响整体不大。但后期对相关下游制品的影响不容忽视。

  5、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短期内对我国钢材出口冲击有限。国投安信研究院研报认为,2017年,我国出口钢材7541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118万吨,占总出口比重仅为1.6%。近年来随着贸易摩擦、反倾销、反补贴愈演愈烈,我国直接出口至美国的钢材比例呈逐年下滑趋势。因此,本次美国进口关税调整对我国钢材出口冲击有限。但由于我国主要钢材出口国和美国主要钢材进口国高度重合,美国加征进口关税对钢材间接出口形成较大利空,或引发其他国家和地区跟进上调关税,对我国钢材中长期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我国出口至美国的机械设备等商品,多是钢材的下游产品,如出口受阻,将对国内钢材消费形成不利影响,也将对钢价构成压力。原材料方面,我国进口炼焦煤中有部分来自美国,焦炭、铁矿石和美国基本没有贸易往来。2017年,我国累计进口炼焦煤6935万吨,其中284万吨来自美国,占比4.1%,如后期提高从美进口关税,对焦煤价格有一定影响。总体上,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对原材料直接影响有限。或加剧国内不锈钢市场过剩。我国镍资源匮乏,原生镍每年为净进口状态,进口国多来自于赤道地区及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但作为镍的主要下游产品不锈钢,由于近些年我国不锈钢产量、出口量持续增长,其他国家与我国不锈钢产品的贸易冲突逐渐增多。随着中美贸易冲突逐渐升温,不仅美国对中国不锈钢成品反倾销政策将延续,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不锈钢反倾销调查也有继续增加的可能,利空不锈钢产品出口。对于不锈钢的终端产品方面,机械制造领域占到不锈钢消费的40%左右,医疗及部分金属制品占20%,交通运输方面占10%。随着贸易冲突不断升级,我国不锈钢终端产品出口也可能受到影响,加剧国内不锈钢市场过剩局面。

  四、政策建议 为应对中美经贸冲突,专家和机构纷纷建言献策,主要是:一是要积极应对,给予坚决反击。鉴于美国农产品、运输设备(飞机、汽车)、服贸等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可对这些产品提出反倾销调查或提高关税。二要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同时转向欧盟、非洲等国加大进口,争取更多跟中国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的贸易伙伴。三是充分考虑贸易冲突升级带来的影响,加大力度支持受冲突影响显著的实体产业,做好贸易冲突加剧情景下的流动性管理与金融风险防范。四是鉴于美中已由贸易冲突升级到知识产权保护壁垒方面,中国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积极应对。五是对美国不断挑起的贸易冲突要分级施策,促使美国重新回到贸易磋商上来。六是在美国加强限制的情况下,努力拓展向欧盟等其他区域的技术型产业并购。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