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导航 > 北京市行业发展信息 > 文化创意产业 > 企业资讯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崛起的文化休闲新地标

2015-12-03 14: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历经4年建设,北京首家专业音乐剧剧场——天桥艺术中心(以下简称“艺术中心”)将于11月20日正式开业,成为北京继国家大剧院之后,第二座现代化剧场集合体。作为北京南中轴路上的文化新地标,这里不仅传承着天桥百年的文化标签,更将是一个演出产业的专属领地。

  “流光戏影”的艺术中心

  艺术中心位于北京自然博物馆和天桥剧场之间,占地1.65公顷,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分地下4层、地上3层。天桥艺术中心包含1个1600座的大剧场、1个1000座的中剧场、1个400座的小剧场和1个300座的多功能厅。

  据艺术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建筑体量设计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大大化解了建筑体量感,使建筑体量符合中轴路城市形象;建筑西侧由于紧邻住宅小区,在立面设计上采取切分体块和层层后退的设计手法,有效降低大体量在视觉上的压迫感。

  艺术中心整体形象设计以现代风格为主,多层次的曲面屋顶设计提取了北京明清建筑的屋檐线条和屋檐重叠的天际线形象;立面上采用石材镂空拼装的方式既体现出对传统砖砌建筑形象上的回归,同时镂空石材空隙形成室内光影外透的效果,配合室外泛光照明,体现“流光戏影”的设计理念。

  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剧院内部通过各功能区围合,形成了“文化内街”和“内广场”的室内公共空间,将城市肌理在建筑内部得到了有效地延续,并通过牌楼、戏楼的设计强化了空间属性,也和简洁现代的建筑形象形成了时空的对话。据了解,文化内街最大的亮点在其顶部,长约70米,面积约达500平方米的巨型LED天幕,使剧院公共空间与观众形成最直接的互动。穿过文化内街,公共空间的视觉焦点——古戏楼映入眼帘,戏楼以梁思成编著的《清式营造则例》为设计依据,严格按照清式戏楼规制设计,全部采用传统材料及传统工艺实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城市历史风貌的尊重和传承。

  北京第一家专业音乐剧剧场

  据记者了解,艺术中心1600座的大剧场,以国内外知名音乐剧演出为主,辅以综艺晚会、话剧、舞剧、小型演唱会、芭蕾、歌剧、交响音乐会等。玫瑰酒红色墙壁和香槟金顶面营造出西式剧院的华丽氛围,紧扣大剧场国际级音乐剧的主题定位,同时在细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形,适当予以点缀,为整体效果增加了一些东方气质。

  大剧场是北京第一家专业音乐剧剧场,据艺术中心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舞台台口宽16米,高度10米,其中主舞台宽度21米,深度21米;两侧舞台宽度21米,深度21米,高度10米;后舞台宽度20米,深度9米,高度10米。与众不同的无假台口设计,最大限度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更好地融入演出氛围,这样的布局方式在国内剧场中尚属首次。

  1000座的中剧场,以演出话剧、中小型音乐剧、儿童剧、家庭舞台娱乐秀为主,辅以戏曲、中小型歌舞及普及教育音乐会等。小剧场有400个座位,以小剧场话剧、小型音乐剧、时尚发布会、普及教育及小型秀为主,其定位为黑匣子剧场,在简洁、工业化的设计手法下,体现出实验性剧场的特质。同时,在室内设计中反复出现的窗棂格元素在小剧场集中使用,室内外建筑语素产生互动。此外,剧场里还增加了一项人性化设计,冬天北京比较干燥,为了更好保护演员的嗓音,特在舞台区域上空增加安装了加湿系统。

  据悉,开幕之后的天桥艺术中心将面向不同欣赏需求的观众群推出不同类型的演出,除了大剧场内的开幕大戏《剧院魅影》之外,中剧场的首场演出定为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的话剧《北京法源寺》,小剧场将上演众多新锐导演的戏剧作品。届时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不仅是各种演出上演的辉煌舞台,也将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新地标。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