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1%。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就业市场总体平稳。
北京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公布:7月17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2025年上半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2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第一产业增加值45.7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3,356.1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21,627.5亿元,增长5.6%。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其中电子和汽车行业贡献突出,锂电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4.1%,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业等领域。
【产业发展】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开幕:7月14日,全球化工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盛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吸引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代表参会。大会以“迎接全球挑战的化学工程范式变革”为主题,首次在中国实现 “顶级学术会议+产业创新平台”联动,设置34个专题分会场、900余场前沿报告,聚焦氢能革命、绿色催化、AI赋能等前沿领域。同期举办的“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吸引130余家全球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1.1万平方米,推动化工产业链技术交流与投资合作。闭幕式上发布的《北京倡议》凝聚全球共识,为化工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北京市新增5个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7月1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2025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涵盖朝阳区新能源智控系统、海淀区商业航天卫星、顺义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昌平区合成生物制造及应用光学智能制造等领域。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计培育23个市级集群,2024年创造产值超5141亿元,研发投入达1236亿元,带动4200余家中小企业梯度发展。这些集群将通过技术协同、产业链整合,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京皖签署14项供应链合作协议,金额超50亿元:7月17日,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在北京举办,两地企业与机构围绕人工智能核心赛道签署14项合作协议,覆盖供应链金融、智能制造、数据算力等领域,意向性协议金额超50亿元。北京市海淀区发布“中关村 AI北纬社区”建设项目,合肥市释放36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两地在AI数据、算力资源等领域深度协同。
北京亦庄外资研发中心突破100家:7月1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第七批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名单,北京亦庄新增20家企业入选,累计外资研发中心达109家,占全市近40%。此次入选企业涵盖生物医药、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如阿尔特汽车凭借智能底盘技术、AI+汽车研发全流程创新入选,其与英伟达合作的智算中心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能源转型与可持续金融学术年会召开:7月14日,“2025能源转型与可持续金融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聚焦绿色金融工具创新与能源产业升级。会上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6.52亿千瓦,同比增长56.9%;北京在碳排放权交易、绿色债券等领域探索制度型开放,推动金融资本向氢能、储能等新兴能源领域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