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5月9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2025年北京市住房发展年度计划》。其相关内容如下:
优化住房用地供应:安排商品住房用地240公顷至300公顷,保障性住房用地475公顷。优先在轨道站点周边等设施较为完备地区开发建设,打造职住商活力中心。
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开展平原新城新建高品质住宅试点和中心城区既有住区可持续更新改造试点,推动“四好”建设。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房地产全过程监管。
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健全多层次租赁房源供应体系,构建多元纠纷化解体系,开展专项治理,规范市场秩序。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间)。抓好专项配租工作,帮助新市民、青年人解决住房困难。
着力提升住房质量:对已交付、拟交付和在施住宅项目加强质量监管,狠抓住宅工程渗漏裂沉质量多发问题治理。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分类实施机制,健全核心区平房成片区、整院落退租机制,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同步推进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完成老楼加装电梯600部,启动20万平方米危旧楼房改造任务。
健全物业管理服务体系:推动物业服务覆盖300个老旧小区,修订物业服务标准,每季度对物业管理类诉求前100名的小区开展专项治理。
有效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提高贷款服务质效,优化服务内容,增加“电话贷款,服务直达”服务模式,加大对购买绿色建筑和多子女家庭购房贷款支持力度。
【产业发展】
元宇宙产业发展规划发布:5月5日,《东城区加快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发布,东城区力争未来3年形成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态链企业,落地建成10大元宇宙示范应用场景项目,新培育20家相关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并成立东城区元宇宙产业联盟。
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建设规划公布:5月6日,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提出2025年北京市计划新打造不少于10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同时“一区”承接“三城”科技成果不少于600项。此外,北京市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专项行动,力争人工智能核心产值规模年内突破5000亿元,增长超过40%;还将夯实“长安链”国家区块链主链地位,建立光计算产业全国化生态链等。
北京科博会开幕: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开幕,会期为5月8日至11日。本届科博会设有信息科技、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绿色双碳、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6个专题展区,展览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