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区是一种依托国际性航空枢纽而兴起的新经济形态。根据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北京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国际商贸、国际会展和文体休闲六种产业。地处北京市顺义区的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最大的航空港,扩建后年接待旅客将从2003年的3500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6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将从75万吨增加到200万吨,年飞机起降架次将从24万多架次增加到50万架次。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北京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顺义临空经济区是首都唯一的航空口岸区域,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国内航空枢纽。其发展目标是:发展以航空港为枢纽的国际交往中心区域和空港物流基地,以商贸、商务、会展等关联产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基地,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主的高度加工型制造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顺义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思路是:以首都机场为核心,以机场扩建、国家会议中心、空港B型保税区建设为契机,按照“做强东西、拓展南北”的整体思路,以重要的经济功能区为依托,加大机场周边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国际门户区域的重要作用,做大做强临空经济。
 
 
 
  1、打造临空经济区,大力发展空港关联产业。结合国际展览中心和国门商务区的建设,发展商贸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满足临空产业发展的需要;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在此落户;以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设为契机,借助奥运效应,发展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等组成的新型现代服务业。 

   2、加强现代物流业资源整合。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工业、商业、运输、仓储等行业物流资源的整合。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进驻,凭借奥运机遇扩大品牌效应,依托首都机场,沟通国内外联系,将空港物流基地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物流基地。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一流管理体系,继续吸引高科技企业和研发中心进驻临空经济区,增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培育区域品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发展现代制造业,以现代汽车为核心企业,逐步完善汽车生产基地软硬件条件,以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本结构调整为中心,以规模适度、技术领先、生产精品为手段,加速整车厂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初步建成上下游一体的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实现以机床生产为主的机械设备制造业规模化,在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成长性好、适合区域特点的产品,努力打造新型制造业名牌。 

   4、加强管理上的协调,促进机场建设与周边产业协调发展。首都国际机场是朝阳区在顺义区的飞地,机场外围区域全部属于顺义区,机场及其周边区域地跨两个区县级行政区,存在着诸多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为促进机场及其周边区域的发展,要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基地和机场集团的协调,使机场与其周边经济发展形成有机的整体。 

   5、围绕首都国际机场,做强东西、扩展南北,形成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机场东侧进一步加快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和林河工业区的建设,完善汽车产业链条。机场西侧加快空港工业区及天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和整合,发展时效性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空港周围集研发、制造、加工、出口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机场南侧以首都机场扩建为契机,加快国门商务区的规划进程,重点吸引航空公司总部、物流服务公司、现代农业和食品制造业等时间价值指向性明显的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并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机场北侧结合机场新货运区的功能需求,围绕发展物流业,加快推进空港物流基地建设,实现物流基地与首都机场的无缝对接。
 
 

 

版权所有◎京信网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