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区县行政措施 > 海淀区行政措施
关于印发本区“十一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的通知

颁布日期:2007年03月08日 实施日期:2007年03月08日 颁布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各镇(乡)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海淀区“十一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贯彻实施。

  特此通知。

                             二OO七年三月八日

  海淀区“十一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

  前 言

  党的十六大指出,“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提供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责和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社会进步,保护弱势群体和保障社会公众的基本权利。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承前启后的战略机遇期,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海淀区全面落实十六大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重要时期,是实现“推进历史性新跨越,建设现代化新海淀”和“三个率先”目标的战略构想,建设“生态型海淀,富裕型海淀,服务型海淀,知识型海淀”的重要历史阶段。通过对海淀区社会公共服务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制定“十一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是《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公共服务在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规划结合海淀区社会发展实际,内容涉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六项社会事业。

  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

  一、“十五”期间社会公共服务发展回顾与总结

  “十五”期间,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新跨越、新海淀”的战略构想,以发展为主线,求真务实,锐意进取,顺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

  区域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城市功能和生态形象大幅提升,统筹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构建和谐海淀初见成效。社会公共服务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项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为未来五年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拥有的巨大优势

  1、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空间布局,科技创新优势明显,技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总税收年均增长24.4%,区级财政年均增长20.3%,为社会公共服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五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正由“小康型”向“富裕型”转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1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与“九五”末期相比,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41%;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了27%;退休、退职、退养人员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分别提高了21%、23%和31%;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提高了5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了7%。随着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日益多样化。

  3、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存量丰富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区域内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全区拥有中小学及职业中学240所;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054个,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4.25张、卫生技术人员8.15人、执业医师3.52人、注册护士2.85人;街乡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273个、电影院7家;体育场馆576处;社会养老机构25家,总床位5045张。

  海淀区自然条件优越,教育资源充足,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经济实力名列前茅,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居民生活迈入小康,科技、教育、人才、经济、政治、自然等优势资源多年积淀,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良好的外部推动。

  4、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从中央到市区,各行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纵向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法规政策体系较为完备,社会公共服务各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依存和关联。“十五”时期,海淀区处于经济建设的上升期、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城市化的攻坚期,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初步普及。

  ——学校教育体系基本完备。优质教育规模得以扩大,教育总体水平得到提升,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高水平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实施全纳、便利的特殊教育。全区居民受教育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公共卫生建设得到加强。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执法监督、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多方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跨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行列。在取得抗击“非典”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召开了海淀区首届公共卫生大会,提出了打造“健康之区”的奋斗目标。建立了以公共卫生总监为纽带、条专块统的公共卫生管理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以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的群众文化活动网络;加大投入建设文化设施,海淀文化艺术中心、海淀剧院等文化设施投入使用,图书馆、博物馆对外开放;“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大批基层文化设施相继建成。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每年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达到100万人次以上,体育人口已突破全区总人口的50%;全区80%的社区居委会、77%的村委会至少配建了一套居家工程;全区设有晨晚练辅导站694个,累计培训和审批社会体育指导员3319名;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服务体系基本确立;社会保险五大险种已经建立,建立了扩面征缴奖励责任机制,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稳步推进;启动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理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改革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机制;成立了区慈善协会,推进慈善事业发展。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迅速。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重点加强了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精神病人等福利服务设施或项目建设,各类社会福利事业的运作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基本建成以国有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窗口、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5、社会公共服务理念逐步确立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部署,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未来五年社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高度关注。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从偏重经济增长,转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来;从片面强调投入、以投入决定事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注重需求的社会公共服务发展模式上来。

  海淀区行政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则,成立了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成为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受到中央及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社会各方面也极为关注,形成了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事业良好的外部环境。

  让全区人民共享和谐社会的美好和改革发展的成果,消除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成为未来社会公共服务发展方向,社会公共服务理念正深入人心。

  (二)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虽然初步建立,但尚不健全。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开始讲究生活质量,从对物质生活的关注转移到精神生活的追求,从而对社会公共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社会公共服务供求矛盾日渐突出。具体表现在:

  1、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

  近年来,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却没有相应建立和完善。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多由政府部门直接举办事业的方式提供,从而形成的政事合一、管办一体成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的体制性障碍。各公共管理部门承担了大量对所属事业单位的内部微观事务管理,分散了有限的服务资源,影响政府职能的全面履行,影响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整合,影响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影响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活力。

  与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相比,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社会公共服务发展模式重供给、轻需求,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投入、轻管理运营,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效率低、成本高的矛盾日益突出。

  2、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人民群众需求不适应

  海淀区地处京西,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特殊地理分布和人员分布对社会公共服务提出更高需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群体分化加快,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差异化,对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水平、效率、质量提出挑战。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不足,特别是优质资源供给的不足,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形成的矛盾成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与科学配置要求不适应

  社会公共服务各行业统筹发展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各行业主管部门缺少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浪费高、配置效率低的问题,社会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与有效利用任务艰巨。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社会公共服务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特别是优质配置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短缺。虽然区域内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丰富,但众多的人口使得总量相对不足;一定数量的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被挪作他用,使得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多数分布在南部人口密集区,北部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匮乏且标准偏低;一些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类同,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

  4、社会公共服务投入体制与实际发展需求不适应

  社会公共服务各领域,在人员、经费、土地等资源投入,一方面表现为投入力度相对不足,一定程度地制约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影响着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表现为投入政策缺乏长期性、连续性、稳定性,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后劲”不足;第三,投入渠道单一,社会资源优势未得以充分发挥,整合资源的手段和保证措施不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全面提高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覆盖面,让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维护社会稳定,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必须着力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

  二、“十一五”期间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环境

  “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海淀区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为“十一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海淀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实现“新跨越、新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黄金发展期,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方式转型升级、社会结构发生快速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多样化的矛盾突显期。大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全面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是建设和谐海淀、小康海淀、实现海淀区“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重要着力点,“十一五”社会发展环境对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提出客观要求。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是海淀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基本需要都能得到满足,社会各群体之间利益均衡,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公平正义得到体现和执行,并成为人们基本处世原则。

  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北京乃至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对社会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的居民对社会公共服务存在多样化的需求。满足全体居民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保证,是关系区域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海淀区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整合资源,加强建设,提高质量,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平可及,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

  今后五年是海淀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使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在海淀区工作、生活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小康社会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注重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注重社会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公平性。

  (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

  落实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理念,全力以赴支持奥运,参与奥运,服务奥运,保障奥运,是加快提升海淀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良好契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受到中央和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奥运会,向世人展示北京乃至中国的建设成就和良好风貌,不仅体现在场馆建设、科技应用和赛事组织方面,还体现在向国内外、各阶层、各界别的人士提供良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以及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方面。进一步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意识,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是筹办奥运会的迫切需要,是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和保障奥运的具体体现。

  (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

  “十一五”时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阶段。海淀区于2005年7月18日成立了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正式拉开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迈出了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第一步。“十一五”期间,要在市区两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在新的发展时期,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五)区域总体规划对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

  “十一五”时期是海淀区全面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新跨越、新海淀”战略构想,全面提高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海淀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定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拓展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对公共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全区人民对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首善之地的需要。

  三、指导思想

  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是落实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目标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把社会公共服务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覆盖面上,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放在提高农村和社区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上,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放在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上,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放在加强社会公共服务的薄弱领域上,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求我们在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总体水平的同时,注重投入结构的均衡,确保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体育、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投入;在空间结构上,加强农村地区社会公共服务;在服务对象结构上,重视占大多数的普通市民和弱势群体的需求,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享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差距。因此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应遵循如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注重公平、提高效率的原则,坚持全覆盖、均衡化原则,坚持统筹发展原则,坚持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的原则,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基本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为目的,以加强农村和社区建设为突破口,以资源整合为手段,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整体水平,让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坚持注重公平、提高效率的原则:社会群体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差异较大,要注重社会公平,力争提供公平可及的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单位是社会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占用大量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其效率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关键。

  ——坚持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只有加快社会发展,才能更好地调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特别是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向北部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差距;统筹社会公共服务各行业协调发展,在保证优先发展教育的前提下,加大对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薄弱领域的投入,确保各行业均衡发展。

  ——坚持全覆盖、均衡化原则:突出全面、统筹、协调的发展思路,实现社会公平。强调基本公共服务要在城乡之间、人群之间均衡化发展,注重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领域均衡发展和相互渗透,注重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

  ——坚持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的原则: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运行。在运行模式上,一方面政府投资由社会组织来运行,另一方面由社会投资、社会组织运行。前者政府投资项目通过招标、委托、契约等形式,与社会组织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后者则通过规划明确的项目,采取社会招商的形式,吸纳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使民间资本和政府财力“两个轮子”共同推动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

  四、总体目标

  到2010年,社会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得以创新,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基本需求相适应的高效率、高水平、高覆盖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目标。

  五、主要任务

  衡量社会公共服务质量,人是最高的尺度;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就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十一五”期间,要按照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要求,着力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合理调整和引导资源配置,努力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

  (一)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要按照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公共服务模式,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效率,构建面向基层、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1、推进社会公共服务改革创新

  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为公共服务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和谐、可持续的环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手段和服务机制,构建政府全面主导、市场配置资源的公共服务框架。

  ——实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分类管理。按照法律法规授权,或受政府委托承担执法监督、政策研究等行政职能回归政府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为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社会权利、满足其基本社会需求,向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事业单位为公益类事业单位,所需投入由政府财政保障;能够独立经营,可以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为经营性事业单位,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通过对事业单位的分类管理,突出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以人事代理为主要特征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畅通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提高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效率;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促进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管办分离”,激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发展活力。进一步转变、规范和完善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行政管理职能,从公益服务的惟一提供者转变为保证者,从直接拥有和管理转变为制定规划规则和监督评估;探索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办法,改变“所有者”和“举办者”于一身的状况,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建立政府和高水平社会中介组织共同进行质量监督、评估和认证体系;开放经营性领域服务供给市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探索创新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建立行业和内部约束机制;完善人事、收入和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对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宏观管理。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强化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健全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维护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保护好弱势群体的权益。

  2、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总体水平

  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着力解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社会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各行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大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人民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推进学习型海淀建设,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区。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北部地区和城区相对薄弱的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布局调整、资源整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保证义务教育入学率、完成率实现100%。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强化重点、发展特色,逐步建立起以医学中心、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分工合理、服务层次清晰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统筹规划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分类设置与标准化建设,使社区卫生组织覆盖率达到100%,并按照每3000人1名全科医生、每2500人1名全科护士、每2000人1名防保人员的标准,配置社区卫生人员,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惠民医院”办院方针,保证支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我区农民、城镇低保人员、流动人口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健全多元化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大公益类文化事业单位投入,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建立健全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指标本系、文化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实现全部乡镇建有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全部行政村建有较高标准的“一室一场”(文化活动室、户外文体活动场地)。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通过“五月的鲜花”、“夏日文化广场”、“海淀文化节”等区域性大型活动的开展,为全区人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提升全民身体素质。贯彻实施《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广泛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构建四级体育设施网络,实现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实现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5平方米;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以培养奥运后备人才为目标,加强体教结合,发挥区域优势,建立有利于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体制和机制;加快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竞技体育集约化、群众体育社会化、体育协会实体化、体育产业市场化”的改革目标;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增强市民体质,实现体育人口60%的目标,提升城市形象,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实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不低于60%。适应劳动力供求结构的新变化,实施公共就业服务工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的优惠政策,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把劳动力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发展多种组织形式、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和劳务派遣企业。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适当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鼓励和推动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建立基本完善的多层次、广覆盖、近距离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将农转居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集体经济积累和土地征用补偿优先用于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100%,逐步统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以发展老年福利事业为重点,逐步建立并完善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互为补充的网络化养老服务体系,实现每百名60岁以上老人拥有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大于2的目标。采取切实措施,动员社区力量参与社区福利服务,因地制宜地建立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精神病人等福利服务设施或项目,把社会福利事业办在居民的家门口。建立健全各级志愿者协会,组织热心社会福利事业的各界人士开展社会互助和义务服务,不断扩大社会福利服务兼职人员队伍,并使其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道路。

  3、健全社会公共服务协调机制

  社会公共服务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财政、税务等相关政府部门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联动机制。要建立起科学高效、权责明晰、沟通顺畅的社会公共服务管理机制,综合部门统筹调控、行业管理部门分工协作、财政有力保障、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公共服务综合协调机制。要理清各部门职责,明确谁来管、谁来办,管到什么范围,办到什么程度。同时也要整合部门利益,形成共同的社会公共利益。

  4、建立社会公共服务评价体系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指标体系。社会公共服务发展总体水平评估以及各行业协调发展缺乏量化指标,使得整个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目标多元化和模糊化。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完善公共服务指标体系,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使社会公共服务各项事业有机协调发展。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事业单位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通过对政府投入、公众满意度、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能等多维度测量和分析,引入“社会公共服务指数”概念,评价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的绩效,并将之运用到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绩效评定、收入分配、领导干部选拔、预算管理等法人治理结构管理体系中;同时运用“社会公共服务总指数”,加强对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宏观监测和评价,为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投入提供依据。

  5、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信息系统

  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及时收集、掌握区域内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并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区域内外社会公共服务信息的共享。

  搭建我区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畅通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通过对群众反馈意见的吸纳,进一步改善、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并及时发布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就业指导、劳动力需求、健康教育、休闲娱乐等社会公共服务信息,方便百姓生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二)实现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能和责任,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实现形式与手段是多样的,其所依托的组织机构也应是多种形式的。缓解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与社会需求的矛盾,需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使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

  1、举办主体多元化

  ——事业单位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主体。事业单位占有大量国有非经营性资产,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主力军,国有资产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提高事业单位活力,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是社会公共服务效率得以提高的关键。

  ——事业单位是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主体。通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改变过去养人做事的方式,采取以事养人的办法,激发事业单位活力,增强事业单位竞争意识,提高其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和水平。鉴于事业单位的特性,其必然也成为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主体。

  ——社会组织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不断深入,非公经济力量不断壮大,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已经具备了组织与资源基础。按照社会公共服务提供多元化的原则,利用政府的公共资源及行政资源,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充分供给的情况下,简化并公开行政许可程序,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服务运营,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或者财政补偿等方式,向人民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政策激励”的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2、投资渠道多样化

  改变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单一由政府投资的模式,政府集中财力发展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发挥社会自主创新的力量,盘活存量、重组资产、调整布局结构,采取资产拍卖、股份出让、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筹措资金。坚持“非禁即入”的理念,消除限制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障碍,从“允许性”理念转变到“禁止性”理念,即从“政府批准才能做”向“政府不禁止就可做”的转变,这将成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3、建设运营市场化

  推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采用委托服务、管理承包、特许经营、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或民间组织开展合作等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或生产社会服务产品,由政府出资采购向社会提供。

  4、构筑志愿服务平台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构建和谐社区不可忽视的力量。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社区逐步形成“有时间做志愿者,有能力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志愿者的聪明才智,发挥志愿者生活在社区,与居民关系紧密的优势,通过志愿行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打造社会公共服务志愿者队伍。开辟多种渠道,拓宽服务的范围,鼓励和引导社会机构和个人提供志愿服务,丰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途径。充分发挥民政、团委、妇联、红十字会等拥有志愿者、义工资源组织的作用,在现有以青少年、军人、党员、公务员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吸纳有一技之长的退休人员,壮大志愿者队伍,提高志愿服务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使志愿者队伍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到2010年志愿者队伍达到24万人。

  ——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制度。建立志愿者信息系统和注册登记制度,探索激励和回报措施,鼓励志愿事业发展,通过适当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扶持志愿事业发展。

  (三)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发展均衡化

  教育、就医、文化生活、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反映出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总量供应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发展不平衡。统筹海淀未来发展,关键在农村,基础在城区,优势在社区。建设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普通市民,与海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地域全覆盖和人群全覆盖,就要把着眼点放在北部农村地区,提升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加强社区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化,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1、重点加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建设

  从加强农村地区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入手,既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呼唤。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对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单位财政体制改革,建立起积极有效的财政支持机制,保证农村地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沿着明确的公益方向健康运行,解决农村地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养人难、留人难”后顾之忧,提高从事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社会公共服务各行业规划标准,科学规划、积极投入建设中小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文化大院(站、室)、体育场所、社会福利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为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加强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通过政府补偿、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有效方式,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鼓励农民创业,鼓励社会福利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的信息平台,对招用区域内农村劳动力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在市政建设,生态林补偿、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劳动密集型工程中优先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征地单位要为失地农民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或就业条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解决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社会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和整建制农转居人员参加社会保险问题。

  ——建立帮扶机制。北部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相对较慢,文化生活单调,经费不足,人才短缺;城区大院、社区教育资源优厚,文化生活丰富,人才聚集,形成强烈对比。探索建立城市反哺农村的长效机制,完善“手拉手”“对口帮”等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机制,通过开展“公共服务进万家”等主题活动,将医疗卫生、文化培训等内容的公共服务送到农村,探索实施城区支持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发展的有效途径,初步形成城乡统筹的发展格局。

  2、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公共服务建设

  ——发挥社区纽带作用。以社区为综合性社会公共服务的微观主体,建立起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新型社区服务网络,通过社区建设、社区规划、社区组织、社区整合,在社区层面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

  ——改革社区服务体制。完善社区服务机制,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培育社区服务组织,拓宽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完善覆盖区、街、居三级的社区服务组织体系,探索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探索社区资源利用新途径,通过社区与所在单位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使社区成为“聚民、便民、乐民、安民”的广阔天地。

  ——广泛开展创建活动。通过实施“和谐社区”、“平安社区”、“健康社区”等工程,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味,打造社区建设新格局,努力实现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和居民利益协调三大目标。

  3、有效整合区域社会公共服务资源

  ——完善基础设施,丰富社会公共服务资源。按照增量发展、存量整合、扩大规模、提升水平的原则,调整优化空间布局,构建面向基层、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格局。要坚持“够用而不落后,超前而不奢侈”的原则,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向农村、社区转移,向低保人群、贫困农民和流动人口倾斜,保证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做好新建住宅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工作,保证公共服务设施不被挪作他用,为居民提供多功能、高效率服务。

  ——整合区属资源,普及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从全区资源欠缺的农村地区入手,从农村地区比较薄弱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入手,通过资源整合,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城区优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进一步普及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缓解百姓就医难、就业难、入学难等问题。

  ——统筹区域资源,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体制上创新,采用政府补偿、地区合作、资产重组等模式,促进区域优质资源和区属资源融合,优化资源配置;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扩大驻区单位所属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的开放力度,满足周边居民社会公共服务需求。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社会公共服务组织领导

  政府是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倡导者,同时是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的规划者和管理者。作为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要确保公共财政投入,分级组织和提供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作为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倡导者,政府动员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公共服务,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供给模式多样化和运营方式市场化;作为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的规划者和管理者,政府制定规划和政策,完善法律和制度,实施行业监管,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健康发展。

  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事业,需要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既要坚持效率优先,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又要兼顾公平,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既要坚持明确的公益性目标,又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既要规范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微观治理结构,又要建立完善的宏观监督机制;既要增加政府投入,又要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机制手段和方式,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将工作重点转到规划制定、政策完善、产业指导和市场监管上来。

  (二)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财政支持

  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机制,保持社会公共服务事业费支出高于上年度财政支出比例,保持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稳步增长,保持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占全部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投入的比重稳步增长,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财力保障。

  建立健全政府补偿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各类公益性或非营利性项目提供必要的财政援助和补偿。

  调整支出结构,在保持总体投入水平增长的同时,对重点领域给予重点支持,集中财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社会救助等问题,尽快解决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向农村地区倾斜,向社区层面倾斜,向社会公共服务薄弱领域倾斜。

  (三)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人才建设

  “十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各分支体系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但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将成为我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十一五”时期,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建设高素质社会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壮大队伍,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完善机制,发挥人才作用。

  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区域资源整合的突破口来抓,用活用好用足区域人才资源。整合利用区域人才资源,创造良好环境,使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艺术指导员、社会公共服务志愿者。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人才培养。通过制定鼓励政策,引导社会公共服务人才流向农村,城市、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机构间人员培训、人才支援、委托管理等帮扶措施,强化农村地区社会公共服务的软件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基层教育、医疗、文化骨干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其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在保障开展社会公共服务必要的机构和编制基础上,通过人才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流动等配套制度,激活用人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能满足时代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造创新、充分施展才能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提升公共服务人员能力;整合区域人才资源,加强属地人才资源合作。

  (四)加强社会公共服务监督管理

  加强对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有效监督。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公共服务监督体系,实行强有力的监管。加强法制监督,用法制来规范供给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社会公众监督,让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监督导向作用。

  附件:名词解释

  附件:

  名 词 解 释

  1、公共服务:由政府出资、提供或管理的,旨在让全社会受益的服务称为公共服务,一般包括社会公共服务、国防、环境保护、科技事业和公用事业等内容。本规划所述社会公共服务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等内容。

  2、基本社会公共服务:根据社会公共服务内容和提供方式划分,可分为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和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两大类,前者由政府主导,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面向所有人群的最普及的社会公共服务;后者由政府引导,通过市场配置,由社会资源提供高层次的社会公共服务。

  3、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分类为基础,按照立足现状、着眼规范的原则,根据功能和特点,将事业单位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和从事公益活动的三大类。对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

  4、非禁即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凡事要经过允许、审批才能干,这种理念抑制了创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非禁即入”的理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法律不禁止的事都可以干。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岐山市长在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认真执行‘非禁即入’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依法实现内资外资,国有民营平等待遇。”

  5、社会公共服务志愿者:指不为任何物质报酬、不受私人利益驱使、不受法律强制,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事公益的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或人群。现阶段泛指各类志愿组织的义工、青年志愿者等。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一个重要指标,要求志愿者人数占总人数的8%。以十一五末300万人常驻人口计算,应为24万人。

  6、社会公共服务总指数:社会公共服务指数是对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核心标准,是一个量化的考评工具。它由公共服务效能、公众满意度以及公共服务投入度三个部分构成,按照经济、效率、效能和公平四个维度,对社会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各事业单位社会公共服务指数加权平均的结果即为社会公共服务总指数,它反映一个时期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总体运行状况。

 
推荐 | 关闭 | 收藏
最新发布
一周热点新闻
友情链接          
中外招商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华网 | 新华网 | 联合早报 | 新浪财经 | 搜狐财经 | 和讯网 | 金融界 | 证券之星 | 中国证券网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17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