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资源环境

北京进入夏季用水高峰期

2025-07-17 08:11 来源:北京日报

  当前,北京已进入夏季用水高峰期。汩汩而来的南水、密云水库水和本市地下水汇入北京各大水厂,水厂如“心脏”不停泵动,经多道工序净化,将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送入配水管网,流入千家万户的水龙头。

  北京市水务局持续组织开展水质督查,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端水等供水全流程进行检测,今年上半年已完成100余小区供水箱的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夏季城区用水量增近11%

  当前,北京城区日供水能力为470万立方米,夏季城区日平均供水量约340万立方米,比全年日均供水量高出11%左右,到目前为止,今年用水最高峰日为6月12日,市区供水量达到374.7万立方米,后续随着气温升高日供水量还将继续攀升,北京市供水能力可满足高峰用水需求。

  走进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中心控制室,3位工作人员聚精会神盯着屏幕,查看制水各环节水质、水量、水压等指标。第九水厂是北京市最大的地表水水厂,日供水能力达171万立方米。

  夏日供水高峰期,水厂“智慧大脑”中心控制室更加繁忙。“夏季,‘南水’等地表水源一般藻类较多,我们会接到工艺调整指令,在预处理环节增加臭氧,增加混凝剂、消毒剂的投加率,让水质安全过关。”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厂长龚德洪表示。

  在制水车间,原水经过混合池、熟化池、沉淀池、煤滤池、活性炭滤池等区域,通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四大工序,以及超滤膜、活性炭、紫外线等深度处理工艺为水质安全保驾护航,最终完成从原水到供水的“蜕变”,通过配水管网流向市民家中。

  多渠道开展水质检测

  昨天下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质分析实验室,检测员王莉正利用酶底物法检测取样水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含量,该检测指标可以辨别水中是否存在致病微生物。

  今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北京城镇区域水质督查检测,水质检测样本选取覆盖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等四种类型,供水运行全流程均有“水质体检”。

  近年来,水质检测种类也越来越全面。2025年,北京市水质督查将完成近1500个水样的检测,检测范围包括全市全部城乡供水厂、自建供水设施及350处村庄供水站和100处二次供水设施,上下半年各检测一次,检测指标7万余项次。“如果发现水质风险隐患,我们将及时通知相关单位、供水企业,寻找指标异常原因,调整出水工艺确保水质合格。”北京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周政介绍。

  生活饮用水水质网上可查

  在北京市水务局官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每隔一季度公开一次。记者查询发现,包括微生物指标、消毒剂常规指标、放射性指标等在内的水检测指标都已公开,市民可随时查询。当前,市区供水安全系数达到1.3,表明供水量充足稳定。全市供水管网环状分布,各主力水厂互联互通,编织成网,有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近年来,本市相继投产亦庄水厂、石景山水厂、良乡水厂、昌平新城地表水厂、丰台河西第三水厂等水厂,新增日供水能力115万立方米。今年,本市还将投产运行门城水厂,海淀温泉水厂具备通水条件,全市日供水能力将超过1000万立方米,为进一步提升本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京ICP备0800393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625号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