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资源环境
北京发现12种中国新记录物种

2021-05-13 16:16   来源:新京报

  5月13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0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去年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了北京新记录物种70种,其中12种为中国新记录物种。

  调查记录到19种外来入侵物种

  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刘炜介绍,北京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在京津冀生态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公报称,过去一年,北京中心城区通过腾退还绿、疏解建绿、见缝插绿等方式,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丰富的栖息地。平原区通过郊野公园建设及河湖湿地恢复,拓展了绿色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生态涵养区通过自然保护地建设、栖息地保护、水生态恢复,保护北京市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

  2020年,生态工作者将全市划分为212个网格开展调查,实地记录到82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群系,包括森林、灌丛、草丛、草甸与草原、湿地等类型。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已记录各类物种5086种。实地调查发现了北京新记录物种70种 , 包括维管植物3种、昆虫16种、苔藓植物40种、大型真菌11种;其中12种为中国新记录物种,包括大型真菌11种、昆虫1种。调查记录到被纳入四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外来入侵物种19种。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综合指示作用,实地调查发现了一些对环境质量敏感的指示物种分布范围扩大。如北京水毛茛(Batrachium pekinense)、黑鳍鳈(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对水质要求高的水生生物在怀柔、密云、延庆及少数中心城区均有分布,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河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对于水环境改善的效果。

  2020年,北京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70.2,连续六年持续改善,生态涵养区稳定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

  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记者查阅了前几年的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9年公报介绍,北京市地处太行山、燕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高差超过2000米,地形地貌复杂,分布着五大水系,生态环境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北京市有森林、灌丛、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市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0.17%,植物种类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8%。截至2019年底,记录高等植物198科1115属2917种(含变种、亚种、变型),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脊椎动物和昆虫43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褐马鸡、白鹤等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6种。北京市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区,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目前有确切记录鸟类497种,占全国鸟类物种数的34.4%。

  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1个,总面积13.83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2个,区级自然保护区7个。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