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要闻 政策法规 经济数据 功能区域 热点专题 影像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要闻 > 资源环境
“副中心经验”助力环境整治见实效

2019-11-20 10:31   来源:北京日报

  曾经堆满杂物的房前屋后,如今变得干净整洁。曾经违建林立的道路两旁,现在绿树摇曳。这两年,通州区紧抓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机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第一场“战役”,全面启动了全区360个平房村庄的整治工作。如今,村庄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了。这些乡村面貌的改变,得益于通州区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摸索出的一套成熟的“副中心经验”。

  走进通州区西集镇张各庄村,干净的乡村小路两侧是整齐的民房,房子的侧面,一幅幅绘画作品让村庄显得更加灵动。山水风景、乡村振兴等题材绘画作品从村口一直延续到村子的另一头儿,沿路而行,赏心悦目。这些绘画作品的作者叫张友良,土生土长的张各庄村人,自从村庄面貌有了新变化,他便有了在村庄作画的心思。

  “您看现在这条街,又干净又漂亮,再配上绘画好的文化墙,村民看着心里也豁亮。”张友良觉得,自己的作品不仅要画出美好的乡村景象,更要把村民的幸福心声表达出来,创作起来整个人都劲头十足。

  张各庄村的变化在通州区很多村庄里都可以看到。潞城镇前疃村,村内需要硬化的道路全部硬化,并且修建了4000延米的护坡墙、遮挡墙,现有的道路都修了下水通道,村内道路更顺畅了,村容更整洁了。于家务乡满庄村,生态改厕设施已经初步完成,不仅外观让人耳目一新,还实现污水统一处理。永乐店镇老槐庄村,按规划拆除村内后背房 21 座,还在村外新建了环村休闲小公园。

  在这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不少村内积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环境顽疾被治愈了,村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诸多环境顽疾中,村内的侵街占道、私搭乱建违法建设是块“硬骨头”,通州区站在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高度,360个村庄累计拆除村内违法建设350万平方米。全区上下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副中心经验”。

  通州区农业农村局结合区内实际情况,依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印发《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侵街占道私搭乱建、私搭棚舍拆除工作标准的建议》,在全市第一个明确了村内拆违的内容、范围、标准,并提出了长效管理建议,为拆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拆违工作推进过程中,各乡镇不仅“一把尺子量到底”,还坚持“拆”和“建”紧密结合,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拆除了违法建设,建起了民心民意设施。特别是敢于直面顽疾,瞄准村内私搭乱建难以拆除的老大难问题,动员村民开展大讨论,先后制作了两期《向前一步》节目,统一了村民的思想。党员干部带头,广大村民自觉拆除私搭乱建,全区“五级联动、上下齐心”。通过拆违,不仅拆出了好环境,也“拆”出了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拆”出了百姓响应政府号召的“公心、民心、暖心”,更“拆”出了全区上下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信心、期待心”。

  村内拆违工作推进的同时,通州区还迅速启动了“厕所革命”、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等项工程,要切实跨越这几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大山”。在公厕建设上,先后建成多个公厕样板间,保证建设成本可控、设计简洁、功能实用、节能环保。在户厕改造上,坚持“因村制宜,因户制宜”的原则,同时综合考察改厕技术模式和设备市场情况,建设了区级改厕样板间,对成本和定位均比较适合平原地区的改厕模式进行了集中的技术展示。在垃圾治理上,全区范围内消灭了非正规堆放点、露天垃圾站等顽固问题,垃圾分类试点也逐渐开始推广。污水治理工作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之中,全区基本实现了非汛期有污水径流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今年更是按照“一村庄一模式,一点位一办法”,精准解决小微水体污染问题百余处。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通州区360个平房村“清脏、治乱、控污、增绿”初见成效,垃圾有去处,违建被清除,绿色在点缀,风景层叠出,一幅美丽乡村建设的幸福图景正在通州区缓缓铺开。

 
首 页  |  经济要闻   |  政策法规   |  经济数据   |  功能区域   |  热点专题   |  影像北京
京ICP备08003934号-1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 网站声明